■ 王志梅
1949年7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在南京正式成立,宋任窮任總團部主任(即總團長)。8月,中央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中央貿易部根據黨中央指示,從華北各地抽調了財稅、銀行、貿易三個系統的干部組建西南服務團云南支隊財經大隊隨軍南下。財經大隊10月從北京陸續出發,攜帶人民幣、黃金、貨物,克服重重困難,跋涉近萬里,于1950年2月來到云南開展軍事接管、建政工作。同時,這支隊伍也是開拓云南財貿工作的“種子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省級財貿部門立即著手籌建干部訓練班,財經大隊各隊干部兼任了干訓班及干校(云南財經大學的前身)的首任班主任、校長、專業教員,為云南財經大學的創建奠定了堅強基礎。
1949年8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遵照黨中央關于組建赴云南的“財經大隊”的指示,由中央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中央貿易部具體負責,從華北抽調干部組建財政稅務(以下簡稱財稅隊)、銀行隊、貿易隊。抽調的條件是:政治立場堅定,身體條件好,熟悉業務,表現積極,有一定獨立工作能力的財經干部。各部行先后抽調了265 人,其中,1937年6月以前參加革命的5 人,抗日時期參加革命的120人,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138 人;黨員181人,團員39 人,黨團員占83%;廳局級以上干部3 人,縣團級干部14 人,科級干部38 人,男同志225 人,女同志40 人。
財經大隊由中共山西省太原市委常委、副市長吳作民、中國人民銀行河北省分行副行長李鐵亞和河北省稅務局長翟昌宗等三人帶隊。為加強黨的領導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財經大隊成立了黨的總支委員會,由吳作民同志任總支書記,各隊建立了黨支部,銀行隊還建立了團支部。
1.銀行隊
1949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根據中央指示從河北省人民銀行系統抽調干部組建銀行隊。組建后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西南服務團云南支隊第十二直屬隊(后稱銀行隊),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由中國人民銀行河北省分行副行長李鐵亞同志總負責,蘇林任隊長,朱圃任副隊長,馬健英任黨支部書記。銀行隊共51 人:1937年6月以前參加革命1 人,抗日戰爭時期參加的28 人,解放戰爭時期參加的23人;黨員39 人,團員6 人;地師級干部1 人,縣、團級干部4 人,區營級干部12 人;男同志36 人,女同志15 人;30 歲以下的48 人。銀行隊隊員絕大多數都有數年革命經歷,是開辟新區金融工作的骨干力量。
2.財稅隊
1949年9月初,中共河北省委及省人民政府根據中央決定,從河北省所屬通縣、唐山、石家莊、邢臺、衡水等專區及邯鄲市、省財政廳抽調了稅務干部100 余人,財政干部30 余人,集中到河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保定市組織學習,主要內容是形勢教育與認識支援新解放區的必要性。11月中旬,由河北省稅務局長翟昌宗同志帶領,離開保定前往北京與已集中待命的從北京市稅務局抽調的稅務干部19 人(其中有女同志三人)會合,這樣財稅隊共有154 人,其中黨員83 人,團員9 人,黨團員占總人數的60%,抗日時期參加工作的66 人,占總人數的43%。財稅隊編為三個中隊:
財稅一隊,是以唐山地區稅務干部為主組成,共43 人。隊長張云祥,副隊長、黨支部書記韓紹增。
財稅二隊,是以通縣、石家莊地區稅務干部為主組成,共52 人。隊長韓子洲,副隊長賈波,指導員、黨支部書記郝文祥。
財稅三隊是以唐山、通縣、石家莊、邢臺、衡水等地區及河北省財政廳、邯鄲市抽調的財政干部組成,共59 人,隊長任希文,副隊長、黨支部書記張鐵良、副隊長潘振忠。
3.貿易隊
1949年10月,中央貿易部遵照中央精神,從天津市、河北市、北京市抽調貿易干部組建貿易隊,共41 人:其中1937年6月參加革命的2人,抗日時期的24 人,解放戰爭時期的15 人;黨員34 人,團員5 人,黨團員占95%;縣團級干部2 人,科級干部11 人;男同志37 人,女同志4人。貿易隊隊長、黨支部書記劉潔、副隊長崔潔泉。下設四個組,并指定了各組的組長。貿易隊成立了黨支部,隊長兼任黨支部書記。
財經大隊所屬各隊,都是在北京集中,而后南下的。
1949年8月底,銀行隊的51 位同志首先到達北京集中學習。人民銀行總行長南漢宸作了動員報告,指出當前的任務就是去接管舊的官僚資本銀行,建立我們新中國人民自己的金融機構,統一人民幣市場,支持恢復發展生產。
10月1日,北京30 萬人舉行隆重慶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經批準,被抽調參加西南服務團的銀行隊的同志,被安排在天安門城樓下觀禮。
11月中旬,由河北省稅務局長翟昌宗同志帶領的財稅隊到達北京與北京市稅務局抽調的稅務干部19 人會合。
11月下旬,貿易隊被抽調的41 人也先后到達北京集中。
11月,財稅隊和貿易隊在北京集中后,先后聽了政務院財委秘書長、財政部副部長、貿易部副部長等領導同志的報告。報告著重講了接管云南的任務:要以你們這批同志為骨干,依靠工人階級,團結新區人民群眾,開辟新區工作,發展和擴大財政、金融和貿易隊伍,要進行征糧、征稅、恢復生產,開展物資流通,搞好市場管理、穩定物價,統一貨幣,使人民幣盡快占領市場。
財經大隊所屬各隊,由于抽調和組建的時間有先有后,所以從北京出發的時間也不相同。
1949年10月10日,銀行隊押運著從總行調撥的人民幣(舊幣)200 億元,銀元2 萬元,黃金5000 兩,在李鐵亞同志的率領下,從北京豐臺站乘火車先行出發,當時京漢路北段未修復,火車行進路線是從北京到天津,經津浦線,再轉隴海路到鄭州,于15日到了漢口。在漢口期間,銀行隊每人配發一套干部軍裝及白布紅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胸章,黨支部還組織全體隊員重新學習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時宋任窮政委率云南支隊到達漢口,李鐵亞向宋任窮匯報了銀行隊的基本情況。宋任窮指示:要保管好,不得泄密,不要出岔子,很快到長沙集中。在漢口期間,宋任窮政委、二野后勤副司令員劉岱峰、西南區行長鄧辰先后給銀行隊作了重要講話,他們著重講了財貿和銀行工作,為接管建行后的業務開展打下了明確的思想基礎。
10月25日,銀行隊由漢口乘船前往長沙。30日,到達長沙,所帶的黃金、銀元、人民幣搬運放在長沙復興銀行,除王春波等八位同志看守外,其余同志集中到馬家坪與云南支隊其他同志住在一起。在馬家坪住在農民家中,用稻草搭地鋪,吃飯仍用行軍鍋煮,水是從長江里打,菜經常是一碗辣椒。艱苦的條件考驗著每一個戰士的革命意志。
11月6日,在長沙湖南大學禮堂,劉伯承、鄧小平、宋任窮、黃克誠(當時的湖南省委書記)、金明等同志接見了銀行隊同志。鄧小平同志首先介紹了國際國內的形勢,并說明了大家去解放大西南的重要性,強調解放大西南就是完成解放全中國的歷史使命。9日,銀行隊在長沙含光女子中學聽宋任窮政委講新區工作政策:一是要建政;二是要安民;三是要宣傳黨的政策。同時還講了稅收、征糧、發行人民幣等財政經濟工作方面的問題。
12月9日,財稅隊和貿易隊在吳作民、翟昌宗同志率領下,乘鐵道部配給的火車從北京出發,經天津沿津浦路到徐州,轉隴海路到鄭州,再沿平漢路于12日到達武漢。
12月15日,銀行隊乘四野護送的汽車從長沙到達芷江,當時芷江剛解放不久,土匪、殘敵經常向城內偷襲騷擾,城內僅有少量部隊防守,電話不通,芷江地委書記劉昌同志支援了四十多支步槍,兩挺機槍和一把手榴彈,全隊武裝起來,日夜看守貨幣。16日,《長江日報》發表了國民黨云南省政府主席盧漢率部起義的消息。同志們得知這一消息后,無不歡欣鼓舞。
12月18日,財經大隊按二野指示,通知財稅隊和貿易隊,準備隨軍經湖南、貴州步行到云南。因此,動員同志們一律輕裝,每人攜帶的行李不得超過7 公斤,同志們都積極行動起來,把多余的東西作了處理。正當準備起程時,20日,財經大隊接到二野通知:由于昆明已和平解放,應爭取早到云南,決定財稅隊和貿易隊改乘輪船到重慶接受任務。27日,財稅隊和貿易隊由武漢改乘江輪逆江而上,船小人多,還載有軍火物資,大部分同志被安排在船底煤堆上,大家只能背靠背坐著過夜。
12月30日,財稅隊和貿易隊在宜昌換船,改乘永泰號繼續前進。當時由于四川剛解放,社會治安不好,還有零星土匪擾亂,為確保行軍安全,晚上輪船停開。1950年的元旦,同志們是在輪船上度過的。
1950年1月4日,財稅隊和貿易隊到達重慶,在重慶期間,全體同志聽取西南大區財委副主任劉岱峰和西南財政部副部長貝仲選等領導同志的報告,明確了去云南開辟新區的任務:一是在云南省黨政統一領導下,做好軍事接管工作;二是鋪攤子、建機構,迅速發展和擴大財政、金融和貿易隊伍;三是迅速組織力量,征糧收稅,統一貨幣,人民幣盡快占領市場,開展城鄉物資交流,管好市場,穩定物價。貿易隊在重慶還采購了大量棉紗棉布等物資,作為開辟云南工作之用。因此,同志們即是南下工作隊員,又是運送物資的武裝押運員。
1950年1月5日,銀行隊乘二野配備的汽車從芷江出發向貴陽前進。9日到達貴陽。
1950年1月20日,財稅隊和貿易隊由重慶改乘汽車經貴陽到達貴州省盤縣,每日車行百多公里,沿途不時有土匪劫路的警報,各隊嚴陣以待,在途經貴陽時,同銀行隊會合,這時云南支隊財經大隊的全部人員到齊。27日,財經大隊全體同志在盤縣聽宋任窮政委傳達中央關于云南工作“要團結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針報告,這對后來的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盤縣期間,財經大隊研究了進城接管的準備工作: 一是吳作民同志帶領任希文等同志隨宋任窮同志到貴州安龍縣與四兵團司令部會合,擬定征收1949年公糧累進稅的初步方案;二是派出毛更甦、劉華、蘇林三同志持宋任窮同志信件先到昆明,在地下黨同志的密切協助下,調查全面的經濟情況;三是確定由貿易隊到沾益后派出黎明等四位同志攜帶一批銀元到昆明,在地下黨同志協助下,從市場上采購一批棉布、棉紗,以便進城后立即投放市場,支持人民幣發行。
1950年2月9日,財經大隊由盤縣進入云南沾益,與六支隊、四野部隊舉行了聯歡會師大會。
2月17日春節,財經大隊轉移到昆明東郊小石壩集中學習,在此增加了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一批同志,在思想上做好進城接管和開展工作的準備。
1950年2月20日,陳賡、宋任窮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兵團和西南服務團云南支隊進駐昆明,僅有30 萬人口的昆明,出動12 萬之眾,載歌載舞,夾道歡迎。2月24日,云南省地師以上領導干部會議在昆明召開,宣布云南全境獲得解放,中共云南省委正式成立。
1950年3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昆明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以下簡稱昆明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陳賡任昆明市軍管會主任。西南服務團財經大隊所屬的幾個隊,也分別改為財經接管部下屬的財政、糧食、稅務、金融和貿易等接管組。財經大隊隊長吳作民被任命為昆明市軍事接管委員財經接管部主任。翟昌宗任昆明市軍事接管委員會財經接管部財政組軍代表。李鐵亞任金融接管組組長。
財經大隊進入昆明后,團部從其它大隊調入300 多人,共600 多人,成為開拓云南財貿工作的“種子干部”。3月7日至10日,在軍管會成立后,根據工作需要,財經大隊各隊隊長分別進入財政、銀行、貿易部門。隊員除少數留在省級財貿部門,大多分赴專市開展工作,隊員背起行李,愉快接受任務,走向新的工作崗位。至此,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云南支隊財經大隊的歷史使命宣告結束。
3月4日,昆明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財經部糧食組接管云南省財政廳田賦處。6日,昆明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財經部貿易組接管中央信托局、茶葉公司、豬鬃公司等單位。7日,昆明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財經接管部接管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會計處、國民黨審計部駐云南審計處。
3月8日,昆明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明令宣布人民幣為唯一合法的貨幣,禁止金、銀、外幣和其他貨幣流通,同時,中國人民銀行云南省分行成立,開始接管云南省銀行、中國銀行昆明分行、交通銀行昆明分行、云南富滇新銀行等金融機構。首任行長李鐵亞。
3月9日,昆明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財經接管部接管了原云南省合作事業管理處、云南省合作金庫和云南省合作社聯合社的文書檔案、資產、房屋及在冊員工186 人。
財經接管部財政組接管工作,于三月底基本告一段落。解放前的云南財政,收入很少,支出靠發行紙幣及低成色的半開銀元維持,所以財政上除接收大米一百二十萬斤外,就是接管了一筆債務——財政透支銀行銀元(大頭)133.3 萬余元。
金融接管組對34 家銀行及其設于各縣辦事處的賬目進行清查封庫,先后接管了13 家金融機構。3月底4月初,在各級黨委和軍管會的領導下,金融接管組完成接管任務。在全省接管的銀行中,共接管黃金15,899 市兩,白銀17,989市兩,銀元246,088 元,半開338,980 元,美鈔26,836 元,港幣288,835 元,緬甸盧幣75,902元,越幣41,102 元,新加坡幣146 元。
通過軍事接管,在較短時間內建立起過渡性的管理體制,穩定了社會秩序,從根本上保證了全省各項事業步入正軌,為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奠定了基礎。
1950年3月17日,云南省貿易總公司成立。1951年4月16日,在省貿易總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云南省人民政府商業廳,首任副廳長竇力新。
1950年3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財政廳正式成立,財委副主任吳作民兼任省財政廳長,翟昌宗任副廳長。
1950年5月1日,云南省合作總社籌備處成立。同年12月改為昆明市合作總社,劃歸昆明市人民政府領導。1951年2月成立云南省人民政府合作事業指導處。1952年10月改為云南省合作社聯合社籌備委員會。1954年7月成立云南省合作社聯合處,劉華任處長。1954年11月更名為云南省供銷合作社。
省級財貿機構相繼建立后,立即開展征糧收稅,發行人民幣,組織物資供應、以穩定市場,保障人民生活,建立和鞏固人民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