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淑霞 寧夏朔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對于墻體保溫層這一概念,主要出現于近些時期我國建筑業的發展進程中。隨著近些年來,世界各國對于資源的重視程度的日益提高,紛紛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理念。而我國也隨之提出了一系列的關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一些制度與措施。對于建筑業的發展,也做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與規范。
而墻體保溫層的建設與發展,正是基于這樣的國情之下產生的。墻體保溫層,是我國建筑行業進行環保節能型轉變的一項有效措施。而墻體保溫層,顧名思義就是在進行基礎墻體建設的過程中,在砌墻的過程中加入保溫材料,從而使得墻體不僅具有支撐的作用,還能夠有效的阻隔外界的溫度對室溫的影響,從而達到減少室內外溫差,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1]。
但隨著近些年來,建筑行業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不再僅僅只是滿足于最基本的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好,更多開始追求起更高品質的居住享受,而對于居住環境的舒適度以及美觀程度的要求也就越來越苛刻。但進行墻體保溫層建設的過程中,往往是很難達到既滿足了居住者的環境舒適度,冬暖夏涼的體驗,又能夠達到房屋的墻體表面光滑平整,不會因為保溫材料的使用設計不當等原因造成的墻體裂縫等視覺不適感等等。
對于墻體保溫層出現裂縫的原因,首先應該追究于設計單位的有關責任。
對于墻體保溫層的建設與設計,在最開始進行規劃時,作為設計單位最先需要考慮的就是這個項目所處的地理環境的相關因素。例如:北方地區的晝夜溫差較大,且在一年四季都極易出現風沙天氣,甚至有時候會出現極端惡劣的天氣現象等;而相較于北方而言的南方地區,則是一年四季幾乎雨水不斷,陰雨連連帶來的不僅僅只是潮濕感更多的則是對于墻體的沖刷等影響。更加細化的舉例說明:以成都為例,成都位于我國的四川盆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由于受到盆地這一地理環境的影響,雨水相較于其他地區而言是更多的。并且處于板塊交接地帶,地震等地質災害發生的概率也是相較于平原地區而言,概率也是比較高的。因而設計師在進行墻體保溫層建設時就必須要做到因地制宜,依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設計師在進行建筑墻體的設計以及墻體保溫層的設計時,若是沒有綜合的考慮到這些因素,僅僅只是將保溫材料加入墻體的砌筑砂漿之中,一旦遭遇到極端氣候的影響,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出現墻體發生裂縫的現象。隨著我國建筑水平的日益提高,一些別具特色的建筑也逐漸增多,這些建筑有時會成為一個地區的地標性建筑,因而對這些地標性建筑的保溫層設計的要求,也愈加的嚴苛。
對于墻體保溫層出現裂縫,所需要追究的第二責任方可能就是建設單位。畢竟建設單位承擔了一個項目建設的所有操作。而影響保溫層的建設的一大關鍵性因素就是建筑材料的質量問題。近些年來一些豆腐渣工程的出現,也揭示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而這些豆腐渣工程的背后所帶來的的輿論的壓力,更是與日俱增的。
對于墻體保溫材料的選擇,包括保溫板的粘結性過于差,在于保溫粘結劑結合的過程中,往往達不到保溫墻體的設計要求。保溫板的自身強度過低,因而有時墻體的保溫層從最里面的保溫板開始出現裂縫等。以及保溫材料的質量不符合國家對于墻體保溫層建設的要求。但建設單位為了一己私利偷工減料,選用了一些低容重EPS板等,導致保溫板整體上的抵抗外界風壓等實際效果過低。這些建筑材料的選擇,往往也揭示了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一大弊端。那就是在建筑材料的檢測過程中,往往只注重于對肉眼所見的部分進行檢測。例如:對于鋼筋的抗壓程度,對門窗的閉合程度等。這些部分檢測往往成為了建筑領域檢測的重點,而對于保溫層的檢測,由于保溫層一方面建設的難度,相較于其他部分的建設,難度較大;另一方面保溫層建設的過程中涉及的材料重多,而且檢測花費的時間與精力也較多,因而對于這部分的檢測往往成為了建筑單位偷工減料的主要方向。
但對于保溫層的檢測,可能在短時間是可以蒙混過關,但是一旦真正的交付使用后,經歷了一些自然因素的侵襲,墻體開裂的現象也是無法掩飾的。
隨著近些年來,全國各地都陸陸續續建立起屬于本地特色的地標性建筑的熱潮。這些地標性建筑,一方面吸引了全國各地人民的關注,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客源;但是另一方面這些地標性建筑的背后,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資源也是難以預計的。尤其是對于施工方而言,如果成功了,則會帶來功名利祿,帶來自己在建筑行業內的光輝,但一旦出現任何的偏差,不僅僅會導致自身在業界內的名譽掃地,而且也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輿論的關注。因而對于這些地標性建筑的保溫層建設,更是在建設過程中的重中之重。例如:有些地標性建筑追求自身的與眾不同,故意設計的形象獨特,這樣一來對建筑單位的施工技術的要求也就愈加嚴苛。一個符合標準的保溫層建設,必須首先做好外墻的基層建設,才能夠在加入保溫材料時,發揮最大限度的保溫效果。但往往在進行基層墻體的處理時,是難度較大的,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導致保溫的粘結性達不到預先設計的標準,出現墻體開裂的現象。
對于墻體保溫層建設的第一步,就是設計單位要深入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的相關因素,最好能夠深入到實地進行研究與探訪。在做好足夠了解的前提下,在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能,對于保溫層設計過程中相關要素的配比以及計算進行嚴苛的把控,從而發揮好自身的職業素養,而不僅僅只是為了完成項目建設的任務而已。
例如:對于北方地區建筑項目就要同南方地區的項目做好合理的區分,如果僅僅只是按照南方的保溫層設計標準去設計北方地區的建筑項目,那么則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因為北方的大風等天氣導致墻體開裂的現象。反之對于南方的建筑項目若是按照北方的標準進行設計,那么雨水的高強度沖刷也是對于保溫層設計的嚴峻考驗。
注重墻體保溫層設計的因地制宜,是進行保溫層建設過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因而設計單位一定要具有的高度的責任感與事業心,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2]。
在墻體保溫層的施工環節,同樣也是需要建設單位做到高標準嚴要求的。那么對于建筑材料的選擇時,首先就不能因為個別材料的價格問題而避重就輕的選擇一些低質量的材料,接下來就具體的對建筑材料的選擇進行一一介紹。
首先是對于保溫材料的選擇,第一按照保溫材料的抗擊壓力的程度,第二按照保溫材料的可承受的最大變形的極限。舉例說明:以EPS板為例,建筑業的標準要求為每m3的容重至少應當達到18kg,而對于拉伸的強度也至少應當達到0.1MPa。這是對于保溫板的一些具體要求,但部分項目在進行材料的選擇時,往往達不到這個標準,選用一批低容重的保溫板,從而對于保溫板的抗壓以及變形程度的要求就過低,很容易出現保溫板經受不住風壓,中間部分破損脫落的情況。
其次對于防水材料的選擇,對防水材料的位置處于保溫層的外部,因而對于保溫層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在經受雨水的沖刷時,防水面層的作用就是維護保溫層不受雨水的侵襲,發揮原有的保溫效果。因而對于防水材料的選擇也必須嚴格按照行業的標準進行合理的選擇。第一就是要具備柔韌性。舉例說明:以保溫砂漿以及發泡水泥板為例,這些材料在吸收水分過后,就極易出現自身強度的降低,從而影響到保溫層,最終導致墻體保溫層的開裂現象的產生。
再次對于保溫層的砂漿選擇,一般來說,進行墻體保溫層的建設時,可供選擇的砂漿包括:一般的水泥砂漿以及高強度的抗裂砂漿。這兩種砂漿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會隨著時間以及墻體受侵襲的程度產生相應的變化,在最開始的項目交付階段可能變化并不是特別明顯[3]。因而有些建筑單位為了減少材料的費用,在檢測的過程中選用一般砂漿也可以輕松的蒙混過關。但嚴格來說,對于保溫層的水泥砂漿的選擇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對于保溫層建設的規范與要求進行選擇。抗裂砂漿,首先具有良好的收縮功能,當室內外溫差過大時,可以發揮良好的調節功能,不至于因為熱脹冷縮的原因導致墻體的開裂。其次就是抗裂砂漿具有良好的粘結性,只有具備良好的粘結性才能夠使得保溫層各材料之間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好保溫層的作用[4]。
最后對于粘結材料的選擇,必須依據所選用的墻體建筑材料進行一一匹配,而不是以偏概全性的選擇同一種材料。如果粘結材料不符合墻體的粘結需求,過大則會導致墻體的開裂,過小同樣也會造成墻體的粘結力不夠,出現粘結不牢的情況。因而對于粘結材料的選擇,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大范圍的使用粘結材料之前,先進行小面積的試驗,檢測是否符合目前項目所使用的的墻體保溫材料[5]。畢竟一旦出現保溫材料整體的粘結后導致的后續問題,所帶來的返工等問題的,這面臨的經濟損失同樣對于建筑單位而言也是不少的。因而防患于未然,是進行粘結材料選擇的最合理的方法。
對于保溫材料的建筑施工,這看似簡單的操作工序背后,實際上是對建筑工人的施工水平的一次考驗。因而對于施工人員的選擇時,第一需要根據工人對于保溫層建設的能力與水平;第二需要做好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增強其保溫層建設的專業技能;第三需要做好監督與檢測的工作。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為工人的操作行為導致的一些不必要的人為因素的干擾,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現返工的情況,最大程度的減少建筑單位以及業主的損失,最快最有效的為業主提供一個良好舒適的居住環境[6]。
保溫層這一理念的出現與發展,背后所體現的是我國對于社會的轉型與升級。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是我國目前所不斷奮進的方向與目標。而建筑業作為一個較為特殊的產業,其中涉及的產業類型眾多。從建筑材料的采購,到建筑工人的選擇,以及最后的項目的銷售等階段,都揭示了這個產業的特殊性。而保溫層建設,作為近些年來,建筑業發展的一大難題,也逐漸成為了公眾進行購房時的重要考察點。因而推進墻體的保溫層建設,盡最大可能的避免出現墻體開裂的情況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