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
摘 要:網絡文學是一種新生的文學類型,在如今這個網絡數字化的時代里,網絡文學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其與傳統的文學之間既有著區別,也相互緊密聯系。不同于傳統的文學寫作主導形式,網絡文學者具有自由性和世俗性的特征,這就讓網絡文學的發展對傳統文學產生了深層次的影響。因此本文圍繞著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比較進行了探究,以期能夠促進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共同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網絡文學;傳統文學;比較分析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網絡文學得到了迅速的崛起,并且將會對傳統文學造成猛烈的沖擊。因為網絡時代是一個開放性的時代,網絡文學也是大眾參與的文學。網絡文學不僅能夠吸引一大批的傳統文學讀者的注意,更重要的是網絡文學是通過網絡來進行傳播的。在網絡時代中,發表作品不再需要名人推薦或在編輯部有熟人,只要你擁有一臺不差的電腦,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自由發表自己的文學作品。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相比較,看似區別很大,實則是同根。就文學的創作來源而言,這兩者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是文學來源于生活,也都是作者通過文學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一、在文本載體與文類界限方面的比較
在傳統文學作品中,主要就是以書本、雜志和報紙等紙質載體文本進行的,它們都是陳列在書架和擺放在桌案前的。而網絡文學則是以電子符號的軟載體形式存儲在電腦中的,其也是傳輸在互聯網上。在傳統的文學類型中,各種分類的界限都是非常明確的。由于印刷文本是需要面向大眾和流通于市面的,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所以在印刷前需要對原稿進行嚴格地審查和篩選,最后挑選出來的大多數都是具有豐富價值和潛力的作品。但是在網絡文學中,文類界限已經變得更加模糊和淡化,其更加具有隨意性。網絡文學作品都是通過一些知名的網站和閱讀軟件來為作者提供寫作平臺的,而讀者就需要在這些平臺中自行選擇書本進行閱讀,這樣不僅自由隨意,而且也更加地方便和快捷[1]。
二、在創作模式方面的比較
(一)在構思方式方面
傳統文學創作構思方式是個人的藝術思維,其是基于作者個人的生活經驗和生命感悟,不斷為內容探尋好的形式,利用整體的藝術觀來釋放出作者自我潛在的藝術創造力,從而為作品打造出審美原創的藝術胚胎。但是網絡文學則有所不同,網絡文學的作業在寫作時很自由和隨意,不需要對藝術的構思進行完善。網絡文學對于網絡讀者們來說就是一種生活狀態,他們很喜歡第一時間去感受,不會去細細思考和品味。作者也只是很坦然地寫下自己對于人生的思考、對社會的解說。他們的創作手段不相同,傳統的文學作者們都是坐在桌前用筆去耕耘,而網絡作者則是利用計算機,讓鍵盤代替了筆桿[2]。
(二)在創作文本方面
網絡世界中的信息是非常豐富的,有著很多的信息,但多數人都是在瀏覽信息而并不是在閱讀。網絡文學作品通常都是淺顯易懂的小文章,并且它們的題材很新穎,這都是為了迎合讀者的閱讀感受,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在傳統的文學作品中都是以書本的形式讓人們隨意閱讀的,讓讀者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去欣賞和研究。
(三)在創作文體方面
網絡文學的體裁多數都是小說、詩歌和散文等。在傳統的文學作品中小說的數量與其他文體作品數量相比顯得更多。因為小說可以讓作者通過詳細且生動地描寫一個故事,更好地展現出自己的寫作意圖,并將自己的思想融入作品當中,讓作品能夠更好地表達出傳統作家的寫作目的和觀點。
(四)在創作目的方面
傳統的文學創作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也是反映社會情況的鏡子。作家們就需要將這樣的天分奉獻給社會公眾的福利事業,也需要對人生擁有真摯的態度和關心人們苦惱的意愿,同時也要鼓勵人們應該堅決和人生當中各種罪惡與苦難相抗爭,體現出堅決奮斗的精神[3]。但網絡文學卻與之不同,有很多的網絡寫手創作作品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或者純粹是為了宣泄自己的情緒和自娛自樂,較少擁有宏圖大志。
三、在主體構建形式方面的比較
(一)傳播方式的不同
網民們在網站中發表文章非常簡單,其最大的優勢就是要會運用簡單便捷的傳播表達方式,發表方式就是點擊發送,僅僅只需要幾十秒的時間就能夠將網民們的文學作品發表完成。而傳統的作家想要發表作品則需要比較復雜的程序,與網絡文學簡單便捷的發表方式相比較繁瑣。但其與網絡相比,紙質的文學作品也有其特有的優勢,書面閱讀要比網絡手機、電腦讀屏顯得更加舒適自由得多,同時似乎也更加地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二)寫作的主體不同
在傳統的文學創作中其主體有著個體性、職業性和規范性。而網絡文學的寫作主體則具有群眾性、虛擬性與隨意性。網絡寫手的身份與傳統的作家身份相比更加復雜。網絡文學創作的主體就是網絡讀者的一部分,他們很多都是高知識階層,年齡段較低,同時也是非專業作家和身份的隱秘者。而傳統的作家通常都是來自正規的高校,并接受過良好的寫作指導,這些作家會認為好的作品一定要讓人們能夠從其中有所感悟。所以,這些傳統作家們的寫作不僅是體現他們對生命的感悟,更多的也是為了讓人們明白一種道理和觀念。而想要寫好一部作品,作者們除了需要擁有好的文筆外,還需要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充足的材料積累與靈動的思考。這就需要作者們一定要有時間去磨煉[4]。因此,傳統作者和網絡文學作家相比顯得較為老成。
(三)內部構成的不同
就語言來說,網絡文學是年輕的,其需要的是激情與躁動,而拒絕深刻的沉默,所以網絡文學中的語言比較簡單,更加符合大眾的口味。但傳統的文學對語言內涵更加以注重,文章看起來平凡樸素毫無出彩之處,但是其語言內所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就結構方面來說,網絡文學的自由隨意性較大,通常都是松散不合情理的,而傳統的文學結構則要緊密很多。網絡文學也更加重視故事的可讀性,傳統文學則更加地注重故事內在的意義。
四、在藝術形式方面的比較
紙質文學作品的結構是固定的,一旦印刷完成發行后就不能夠再次進行更改,而網絡文學在形式和結構中則是開放性的,作者們可以通過讀者們的反饋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刪減、修改或添加,甚至與讀者們共同來完成寫作。并且超文本的技術也讓作者能夠更加地方便于在作品中加入文藝雜談、聲音與圖像等,這就讓作品表現的多媒體性,網頁的形式也呈現出了動態性,藝術形式上呈現出了多元化。另外,語言的不同,使傳統的文學占據著主導地位,嚴謹的語言態度,使其內部含有一種使命意識和文化立場。而網絡文學語言則表現出來一種特殊變異的風格,其中的語言類型有著以下幾種:其一,符號化和數字化的語言。其二,簡潔化和口語化的語言。其三,新奇化與幽默化的語言。網絡語言可以讓讀者們感受到智慧與趣味,這也就顯示出了網絡文學中原創的生機與活力,充分地讓文學中的表現力得到了提高。在文學作品中其本質就是語言的藝術,在這一方面網絡文學就很難與傳統文學相媲美[5]。
就產生的影響方面來說。網絡文學是一種娛樂性的寫作,其更多地是具有游戲的功能,并不能承擔對社會現象的整體性思考和描述的義務和責任。他們只是為了個體情感的宣泄和表達,這就似乎像是文學的原始狀態,人人都可以無拘無束地運用文學來書寫情感和意志,這是多元化社會中的一種現代文化景觀。
五、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文學的出現,帶來了文學自身與人對文學觀念的雙重轉變,其能夠使我們從平時生活的焦慮中尋求到精神的釋放,這也成為網絡文學存在的意義。雖然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有著很多的區別,但同時網絡文學也是在傳統文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們相互融合、交叉,一起推動著文學的快速發展。所以我們應該利用全面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并妥善地處理好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夠讓文學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參考文獻
[1]劉彤,馬媛媛.新媒體背景下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比較研究[J].速讀(下旬),2017(02):239.
[2]薛姍.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和諧發展探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2):51.
[3]黃瑞.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比較[J].青春歲月,2015(10):59.
[4]霍雨佳.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融合發展[J].活力,2018(20):70.
[5]岳穎.網絡文學對傳統文學的沖擊和影響探究[J].青年文學家,2017(2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