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丹丹 相梅 牟薇薇
摘 要:《功夫熊貓》當中具有多種中國元素,不論是其圖像處理、聲音展現,還是文本對話,都是電影語篇里比較典型的中國元素展現的方式。基于此,文章主要從系統功能語言的角度,論述多模態角度下的《功夫熊貓》中的中國元素,為其他電影當中中國元素以及東方美學的展現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功夫熊貓》;中國元素;東方美學
隨著文化產業的國際化發展,中國元素在世界電影當中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也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功夫熊貓》這部電影由杰克·布萊克、達斯汀·霍夫曼主演,屬于喜劇、動作、動畫、冒險類的影片,由約翰·斯蒂芬森執導,是成功展現中國元素的好萊塢電影,受到了全球人民的廣泛歡迎。無論是在票房上還是美術成就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中國動畫的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的道路[1]。
一、《功夫熊貓》當中展現的東方美學
語言技能中的“看”,通常指利用多模態語篇中的圖形、表格、動畫、符號以及視頻等等來理解意義,分析元素的具體應用。因此,從多模態語篇的角度分析《功夫熊貓》當中的中國元素展現,就是從圖表中的信息理解符號和動畫的意義角度看待這種元素的組合應用。
(一)人物形象
《功夫熊貓》的人物形象上有無處不在的中國符號,不論是主人公的動物題材選取,還是釣魚男孩戴著斗笠的一身短打扮,甚至是《功夫熊貓》的打斗動作,畫面當中無處不在的寫意山水畫、太極、針灸、漢服等等,都彰顯著中國元素。影片中烏龜大師是將阿寶引上功夫這條道路的人,而烏龜本身就是在中國文化元素的一種圖騰,象征著長壽,象征著平緩和穩定,他給阿寶精神上面的引導,使阿寶更關注自己內心的成長。嬌嬌虎這個形象取材于中國當中的古典老虎形象,老虎堅毅勇敢、性情兇猛,她作為阿寶在翡翠宮的生活阻礙者,經常貶低阿寶,但是她一直是阿寶想要好好學習的對象。除此之外,影片當中的鴨子形象設計、螳螂形象設計都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元素。主人公阿寶更是取材于中國的國寶,它通過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武林高手,但是在陰差陽錯當中也吃個不停。
(二)動作與表情
《功夫熊貓》當中元素和人物的應用是極其靈活的,在打斗當中,不論是打斗的動作,還是打斗的名字,打斗時所穿著的衣服,都彰顯了典型的中國文化。人物的動作和表情極其的細膩,將中國文化的點點滴滴滲透到了電影當中的每一個情節,人物打斗時的背景,也給人以意境深遠的感覺,充滿了中國古典的氣息。例如,引導阿寶走上功夫路徑的龜仙人,在羽化成仙時,其動作和表情就取材于中國老莊哲學,展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雖然一定程度上也是西方視角對于中國文化的審視,在具體的表現上有一定的曲解,但是創作者已經非常尊重中國文化的內涵,在動作和表情的設計上展現出了十足的誠意,這源于創作團隊對于中國易經長期的觀察和系統性的研究,秉持著一種學習和包容的心態,對于中國功夫深入的理解。
(三)畫面與場景
《功夫熊貓》當中有著非常豐富而細節的畫面元素設計,這種中國文化的滲透使觀眾在第一時間就可以被畫面抓住,感受到濃郁的中國的氣息。《功夫熊貓》這部影片一出場的角色,身著的打扮,就是中國武打角色常見的短打扮,他們以輕巧的動作跳躍到空中,展現了中國式的畫面和場景。同時,阿寶生活的場景有詩意的山水畫、房子上掛著大紅的燈籠,打斗的動作有太極的古樸意味。人物在休閑時還會經常打麻將,這種麻將也是中國的一種常見娛樂方式。在治療打斗造成的損傷時,采取的針灸方法,是中醫常見的治療方法。除此之外,人物還穿著漢服這種典型的中國古裝元素,人物吃飯使用的工具是筷子而不是刀叉。運輸工具是手推車,在每一個廟門之前,還有一座牌坊。典型的廟宇,顏色也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可以說,在《功夫熊貓》的畫面以及場景當中,中國元素無處不在。
二、《功夫熊貓》當中中國元素的視覺模式
(一)再現意義
《功夫熊貓》這部電影對于中國古典的武俠元素進行了再現,這種再現已經不局限于簡單地用中國符號展現,而是通過多位元素的靈活運用,展現出了中國最講究的意境之美。例如仙鶴這個角色,他的招式優雅,舉重若輕,動作有如行云流水,不花無謂的“氣”,而“氣”這種理念就是中國武俠當中最為明顯的一種動作和標示。《功夫熊貓》通過這種再現的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化當中的冷靜沉著,仙鶴不論在遇上任何糾紛時,都盡可能地去和諧,如果迫不得已需要動手,他卻不會手下留情,盡全力取勝。這種韜光養晦又勇猛進取看似矛盾,但卻是中國文化當中比較難理解的、一種有實力的善良精神。《功夫熊貓》通過對武功和功夫這一概念的理解和處理,展現了主創團隊的創作主張和價值取向。
(二)互動意義
《功夫熊貓》當中,不論是太郎還是阿卜,都將“神龍秘籍”作為終極武學,而最厲害的打斗其實卻沒有任何的招式,這種異曲同工的湯料秘方在阿伯父親的烹飪當中也有所展現。這就體現了中國功夫“無招勝有招”的武學境界,人物的不同武學境界都是通過互動來形成的,不論是《功夫熊貓》當中的飛虎女、毒蛇,還是猛螳螂、靈猴,甚至是雪豹,都彰顯了這種互動的意義[2]。例如,《功夫熊貓》當中的飛虎女,速度與力量兼備,體格強壯出招剛烈威猛,充滿攻擊性,而毒蛇以柔制剛,動作纖巧玲瓏,更擅長用自己修長的身體緊緊纏住對手。不同的人物在人物的設計上和出的招式上,都展現出了東方的世界觀和道家的思想。雖然這種體現仍然無法擺脫西方視角對于中國文化的審視,但是這部影片已經可以比較完整以及完美地展現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意境,對各種元素的應用進行得心應手的把握,凸顯了動畫電影的娛樂性和文化元素的系統性,已經非常難得。
(三)構圖意義
在構圖方面,《功夫熊貓》這部電影有著巧妙的人物設定,大膽的動畫創作思路以及輕松搞笑的幽默氛圍,同時還充分發揮了好萊塢電影在敘事節奏上面的高度商業化邏輯,面對厚厚的傳統文化,這部電影做出了創新和突破,給予了動畫創作者信念。創作團隊應用高超的想象力和整合能力,突破了傳統文化的限制,沒有深陷于對傳統文化的再現,而是對傳統文化進行構圖式的展現[3]。動作當中比較經典的飛檐走壁、吸星大法,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概念,彰顯了一個全新的動物武俠世界。這種構圖上面的意義形成了一個全新的、令中國觀眾印象深刻的場景。從中可以看出,動畫創作不是僅僅簡單地照搬傳統文化的元素,而是要真正理解文化背后的思想內涵,去對元素進行整合,在此基礎上進行繼承和創新,擁有良好的心態以及執著的投入,百分之百的敬意,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結論
綜上所述,動畫創作當中的中國風一直受到了國際創作者的歡迎,這也對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做出了有力的指導。從多模態的角度分析《功夫熊貓》當中的語言、圖畫、動作、人物設計,可以幫助我們系統性地掌握動畫創作的技能去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不斷提高動畫創作的多模態手段,使觀眾能夠感同身受。
參考文獻
[1]金雅茹.從文體學角度分析動畫電影《功夫熊貓》中的中國元素[J].牡丹,2020(12):197–198.
[2]郝勝,來思淵.解讀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文化元素運用——以動畫電影《功夫熊貓》為例[J].藝術評鑒,2019(17):157–158.
[3]吳云,羅增安.《功夫熊貓》的中國設計元素[J].知識文庫,2019(1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