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公道中學 劉麗麗
何為家?家是一個人一生開始的地方,是與家人共同生活的地方,有喜怒哀樂的地方,也是最平凡的地方。何為國?國是一個人一生人生理想的港灣,有孕育著大地的母親,有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人民,還有主權的政體。何為情懷?情懷就是一個人的希望和一生的情感寄托。家國情懷就是個體(個人)對主體(家國)的一種情感和依戀,這是一種長期積淀在人們心中的情感,需要不斷強化。因此要將這種情懷鐫刻在學生的心中,將其與高中歷史緊密結合,讓學生自覺承擔起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從內心深處愛國、愛家,讓其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為之奮斗終生的使命。
家國情懷是一個人一生的必修課,和我國的傳統文化有關,和國家文化實力有關,和國家的綜合實力相關,因此要將家國情懷的底線始終貫穿在高中歷史課程之中。但是很多歷史教師在傳統課程的影響下,不重視也無法發現兩者之間的銜接點,一味地灌輸知識和講解題目,學生聽得是糊里糊涂,教師也自認為自己對學生的教學下了功夫和心思,但是結果并不理想。學生的學習成績依舊平平,家國情懷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存在固化的現象,思路得不到解放,很多時候面對一些現實問題時無法進行多維度以及更深層次的評論和看法。
愛國情懷是一個人一生的必修課,因此作為重要教育階段的高中教育也要為愛國情懷的培養出一份力。高中歷史課本中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從古今的歷史文化和政治、經濟、科技等以及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因此兩者之間的契合點非常多。
如今我們談到的家國情懷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優良傳統,可謂是一脈相傳。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逐步進入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更重要的是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地球村”這個概念幾乎深入人心,也就是家和國的概念應該被賦予新的含義,應當擴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我們需要學習和貫徹的基本方針。世界意識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并未得到很好的體現,導致學生學習歷史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歷史是已經發生的事件,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情,教師講解歷史知識需要從三個維度進行,一是歷史事件的相關,比如這個事件發生的背景、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二是歷史分析能力,對歷史事件能夠客觀分析,從多維度進行分析,這就是思維;三是情感,家國情懷是其重點,家國情懷是歷史教學中的一種情感,這種情感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進去。高中歷史教師應當將這三者緊密結合,在講授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分析能力等,情感的培養應當與科學的方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例如:我們在教學“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學生了解到鴉片戰爭的起因是西方國家想要侵略中國的一個借口或者說是一個跳板,是他們惡意通過這種卑鄙的手段實現自己骯臟的侵略目的,但是英國對這段歷史的表述是:鴉片戰爭是英國和中國在爭取貿易權。這兩種解釋應當都給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自行進行判斷,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歷史事件的評判,而不是遇到問題就從主觀考慮。歷史教師應當培養的是真正擁有理智的家國情懷的人,不要一味灌輸知識,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成長。
中國自古以來就“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等關于“和”的理念,新中國在外交方面一直秉承的就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因此家國情懷應當和和平理念相結合。這也是開拓學生歷史思維和培養學生世界格局觀念以及避免極端情感的策略。例如:在教學抗日戰爭歷史的時候,應當讓學生意識到日本帝國主義思想才是問題的根源。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批判日本帝國主義思想,這樣能夠讓學生從更高層面上理解抗日戰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其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層面上理解,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體現了不屈不撓不畏強權的民族精神。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思想不斷奮進和不斷努力,因為這個世界需要和平,每一個人都需要和平,每一個人都應該為世界的和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高中歷史不僅涉及中國歷史,還有世界歷史。教師不應該將這兩部分隔離開來,而是要通過恰當的邏輯將其結合起來?!陡咧袣v史課程標準》中的家國情懷要求學生的情懷應當是從國際視野出發的,增強學生的世界意識,樹立的不僅僅是為社會為自己國家服務的理念,更應當是為全人類服務的理念。例如:我們在教學中國文化的源頭——諸子百家的相關歷史文化知識的時候,不應僅講授那個時期中國出現的很多的大家和書籍,還應該給學生講述在同樣的時期,古希臘也出現了很多的大家,哲學家、數學家等。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將視野放在全球,而不是僅僅局限于中國。這樣也有助于學生在學習其他科目的時候聯想到這些著名的人物,這對擴充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涵養有很好的幫助,同時也是學科交叉學習的良好鋪墊。本案例中提到的是從時間角度出發的,這樣從橫向并列中外相關知識點,幫助學生將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相結合,讓學生可以從更大的角度和層面看待問題。教師也可以從縱向并列知識點,或者是按照意義或者故事背景相結合,我國的很多歷史事件都是有一定的社會背景的,可以相互串聯起來,這樣的方式方法需要教師認真備課,清楚掌握其中的含義。
本文圍繞高中歷史家國情懷的教育從誤區談到策略,主要的問題在于家國情懷是否是歷史教學的主線以及這種情懷教學的方式方法,要掌握其中的度,擴展學生的思維和高度才是理智和客觀的家國情懷,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始終將家國情懷作為教學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