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平武縣中醫醫院內科,四川 綿陽,622550)
由于人體的腦血管發生硬化現象或是出現病變,因此導致腦出血的發生。由于其發病時病情危及,具有較高的致殘率以及較高的死亡率,因此對于腦血管的治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而腦出血的發病人群通常為老年人,因此就應當積極地采取措施為患者進行治療,以及時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此,我院神經內科針對腦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臨床急救措施對其進行臨床治療,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具體治療方法報告如下:
選取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為期1年的時間里我院收治的40例腦出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在32歲至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03±3.6)歲。其中,此40例腦出血患者中,有25例患者為半球出血,10例患者為腦干出血,5例患者為小腦出血。出血量大于30毫升的患者有10例,其余患者的出血量小于30毫升。通常對患者進行大于2小時小于48小時的急救。患者入院時,40例腦出血患者存在昏迷癥狀或是癱瘓癥狀。其中6例患者重度昏迷,13例患者中度昏迷,21例患者為輕度昏迷。
符合下列條件者方可納入本次研究當中:根據相關診斷表明所患疾病為腦出血者;對中草藥等無不良反應者;無重要器官,如心臟、肝、腎等功能障礙者;無精神進行性疾病者;具有本次研究的知情權,同意進行本次研究者;可以順利完成本次研究,不會中途出院者。
(1)中藥治療方法:患者到達醫院后,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辯證分析。之后在對其進行對癥治療。
1.對于急性期中臟腑陽閉患者,取羚羊角1克、水蛭6克、菊花12克、益母草12克、白芍12克、夏枯草12克、丹皮12克、黃岑12克、龜板20克、川牛膝20克、生地20克、山楂20克,以水煎服,每天1劑。
2.對于陽閉兼陰閉患者,取水蛭6克、半夏12克、菖蒲12克、橘紅12克、竹茹12克、茯苓12克、枳殼12克、膽南星12克、川牛膝20克,以水煎服,每天1劑。
3.對于出現嘔血的患者,取生甘草5克、三七粉5克、干地龍10克、廣陳皮10克、芒硝10克、郁金12克、丹參及生大黃各15克、丹皮25克、仙鶴草30克,以水煎服,每天1劑。
4.對于出現抽搐的患者,取蜈蚣3克、生甘草5克、三七粉5克、全竭5克、干地龍10克、廣陳皮10克、芒硝10克、郁金12克、丹參及生大黃各15克,以水煎服,每天1劑。
(2)針灸治療方法:選取直徑為0.35毫米,50毫米長的不銹鋼針灸針為患者進行治療。頭針區域宜選擇患者的雙側血管舒張收縮區以及雙側血管運動區,體針區域通常選擇患者的雙側風池穴、腎俞穴、大腸俞穴,患者患側的臂胳穴、手三里穴、合谷穴、髀關穴、箕門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等穴位。針灸前,選擇濃度為50%的酒精為患者即將施針處的皮膚進行消毒,頭針運用平刺手法刺進患者皮膚,當刺至足夠深度,快速捻轉針灸針。平均每分鐘捻轉250轉,持續半小時左右。每次捻針需持續3分鐘,每隔10分鐘捻針一次,同時配合做肢體運動。體針進針時通常選擇平補平瀉方法進行,每隔10分鐘捻針一次,每次留針半小時左右。
(3)中成藥治療方法:為痰熱腑實證患者選擇選擇20毫升醒腦靜與250毫升的生理鹽水進行充分混合,每天一次,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或是選擇20毫升的丹參注射液與250毫升的生理鹽水進行充分混合,每天一次,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
(4)藥物熏洗治療方法:選擇桑枝12克、牛膝12克、兩面針12克、紅花12克、伸筋草12克、透骨草12克、用水煎成濃度為3000毫升的藥液對患處進行熏洗,每次一劑,每次持續熏洗30分鐘,每天熏洗一次。
對40例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患者的住院時間等進行觀察。
以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標準對神經內科采用急救措施治療效果進行評定。其中,顯效即,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患者得到成功救治;有效即,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無效即,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改善,或是患者出現死亡情況。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經過治療后,4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其發生率為15%。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6.1±4.3)天。
(2)治療效果:經過治療后,40例腦出血患者中,顯效者27例,有效者13例,無效者0例,總有效率為100%。
綜上所述,腦出血是一種突發疾病。患有腦出血的患者通常會感到頭痛劇烈難忍,同時也會伴有顱內壓升高、嘔吐等癥狀,嚴重者則很有可能出現昏迷。造成腦出血的原因相對復雜,如情緒激動、勞累、活動過度等都有可能導致腦出血的發生。腦出血可以在短時間內致使患者昏迷甚至會造成患者中樞呼吸循環系統功能衰竭,因此,該種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鑒于此,我院神經內科主要針對腦出血患者實施急救治療,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經過急救治療后,患者的顱內壓降低、出血量減少,同時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也得到了明顯控制,由此證實此方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