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育山
(贛榆瑞慈醫院,江蘇 贛榆 222100)
在對肋骨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得知,肋骨分布于人體的胸部兩側,與胸骨、胸椎相連,從而形成完整的胸廓。當胸部受到損傷時,肋骨骨折是最為常見的損傷表現[1]。兒童的肋骨富有彈性,通常不易折斷,而成人以及老人,其肋骨彈性減弱或消失,因而極易發生骨折。在對肋骨骨折患者的治療中,首先需要對患者肋骨骨折的數量、部位進行準確的診斷,才能夠更為有效地對肋骨骨折患者進行治療[2-3]。但是在對患者的診斷中,采用胸部平片通常會因肋骨位置影響,從而導致無法對骨折情況進行準確的表現,因而無法準確地對患者骨折的部位與數量進行診斷,從而極易造成漏診以及誤診[4-5]。為了提高對肋骨骨折患者的診斷準確性,本次采用16 排螺旋CT 對肋骨骨折患者進行診斷,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自2017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154 例外傷性肋骨骨折患者,男83 例,女71 例,年齡27~76 歲,平均(63.15±3.96)歲。所有患者均存在肋骨壓痛,經初步診斷為肋骨骨折。其中67 例患者為車禍受傷,34 例患者為墜落受傷,23 例患者為跌倒撞傷,26 例患者為外力擊打受傷。
納入標準:經初步診斷為肋骨骨折患者。
排除標準: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無法正常交流的患者;不愿進行配合的患者。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已知曉并自愿簽署知情通知書。
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正片以及受傷疼痛肋骨部位的X 線檢查。
待進行X 光檢查后,采用西門子 Emotion16排螺旋CT 機對患者進行檢查。參數設置為:電壓120 kV,電流100 mA,掃描厚度1 mm,螺距1.2,掃描范圍為患者整個胸腔。待掃描完成后,將數據上傳至工作站,采用MPR、CPR、SSD 進行三維重建,從而獲得全肋骨圖像,并對肋骨進行逐根觀察,若發現有骨折現象,則調整角度使圖片效果更佳,并進行重點觀察。
對比患者采用兩種檢查方式的骨折診出率。通過兩種診斷方式的診斷結果以及臨床診斷與影像學結果對比兩種診斷方式的準確率。
對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統計。
對患者的骨折類型進行統計。
采用SPSS 19.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采用X 線對154 例患者進行診斷,骨折的診出數量為159 處骨折,占總數的70.04%,采用16 排螺旋CT 對154 例患者進行診斷,其骨折的診出數量為227 處骨折,占總數的100.00%,χ2=35.239,P=0.000,兩種診斷結果相比,差異顯著(P<0.05)。
通過對154 例肋骨骨折患者采用16 層螺旋CT進行檢查,總共檢查出了227 根肋骨發生骨折現象。其中單發性骨折為98 例,共98 根肋骨發生骨折,多發性骨折為56 例,共有129 根肋骨發生骨折。在所有骨折現象中,位于左側的骨折數為83 根,位于右側的骨折數為144 根。
通過采用16 排螺旋CT 進行掃描檢查,其中67根肋骨屬于粉碎性骨折,71 根肋骨屬于凹陷性骨折,57 根肋骨屬于錯位骨折,32 根肋骨屬于線性骨折。
在臨床醫學中所使用的16 排螺旋CT,采用的是一種新型大功率、高毫安的輸出球管,其自身所攜帶的探測器多達16 排,螺旋掃描速度更為迅速。因此能夠獲得更為清晰優良的CT圖像。根據胡開賓等[6]的研究指出,骨關節骨折是一種嚴重而復雜的損傷,解剖結構復雜、關節活動受限、部位隱匿、偽影發生率高等因素的干擾[7-8]。
在對肋骨骨折患者的診斷中,由于其胸廓前后較厚,并且肋骨結構較為單一,因而在對其進行拍攝時因角度等問題極易發生漏診以及誤診的情況發生。本次研究通過采用16 層螺旋CT 對154 例患者進行診斷,其結果如下:采用X 線對154 例患者進行診斷,骨折的診出數量為159 處骨折,占總數的70.04%,采用16 排螺旋CT 對154 例患者進行診斷,其骨折的診出數量為227 處骨折,占總數的100.00%,χ2=35.239,P=0.000,兩種診斷結果相比,P<0.05;通過對154 例肋骨骨折患者采用16 層螺旋CT 進行檢查,總共檢查出了227 根肋骨發生骨折現象。其中單發性骨折為98 例,共98 根肋骨發生骨折,多發性骨折為56 例,共有129 根肋骨發生骨折。在所有骨折現象中,位于左側的骨折數為83 根,位于右側的骨折數為144 根;通過采用16 排螺旋CT進行掃描檢查,其中67 根肋骨屬于粉碎性骨折,71根肋骨屬于凹陷性骨折,57 根肋骨屬于錯位骨折,32 根肋骨屬于線性骨折。因此我們認為,對肋骨骨折患者采用16 排螺旋CT 進行檢查具有更好的準確性,能夠更準確地對患者的骨折情況進行鑒定[9-10]。
綜上所述,采用16 排螺旋CT 對肋骨骨折患者進行診斷,能夠顯著提高對患者診斷的準確率,值得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