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杭州華方醫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大數據(big data)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1]。根據大數據特有的屬性,可以將大數據的特點歸納為四個:類型多、高效、數據極大、價值密度低。正是由于大數據的這些屬性特點,給醫院的經營管理帶來了新的發展環境,并引導醫院的經營管理向新方向前行。
在大數據背景下,思維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因大數據的可視化特性,將原本擁有復雜脈絡的情況簡單化,從而讓醫院管理人員,可以更好掌握醫院所有的運作動態[2]。而關于新的價值觀,其主要是醫院在大數據的數據庫支撐下,產生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以精準的醫療服務質量,樹立患者口碑,贏得患者的信任。
隨著我國醫療行業的不斷發展,產生了很多醫療數據。從一份關于我國醫療衛生的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當前我國醫院就醫人數逐年上升,人們的醫療意識越來越強烈,僅在2012 年,到醫院就醫的人數就達到了25.00 億人,這些就醫人數的背后,有他們對健康的需求、他們用藥習慣以及更優的治療方式等,對于這些數據,大數據技術可以將其很好的整合在一起,使得醫院管理人員,能在這些海量的醫療數據中,找到符合醫院發展的切實道路[3]。
在大數據中,可以很好發現消費者的消費傾向,從而更好把握消費者在消費時的心理及其消費特點。患者在進行治療時,大數據可以很好記錄其發病原因、診斷歷程、選藥偏好等,可以根據病人的這些特點,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服務,在優化患者就醫環節的同時,讓醫院的運轉更加高效。此外,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下,讓醫院對患者的病情掌握的也更加全面,從而為其提供更精準的服務,通過運用大數據,可以分析大數據中與患者類似的病情,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量身制定治療方案,從而更好的進行病情治療[4]。
對于當前醫院的建設發展而言,大數據信息技術的融入,讓醫院更好的把握了產生的數據資源,從而讓醫院的運轉更加高效[5]。大數據技術平臺的建設非常重要,相對于傳統信息平臺而言,大數據平臺的建設更加復雜,其要求更高科技含量的設備,更流暢的運行環境。因此,醫院要加大對大數據應用平臺的建設,增加投入成本,增加管理控制,深入挖掘數據平臺的應用范圍,將大數據平臺的作用最大化。此外,大數據平臺的應用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因此還應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將大數據與醫療兩個方面的技術有機結合,將人才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切實提升人才的職業技術,提升醫院信息管理層次,讓醫院的管理能力能夠匹配當前的大數據應用環境[6]。
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客戶是其持續發展的根本,對于醫院發展而言,患者是其能夠持續進步的根源[7]。只有在根源上解決患者實際需求,才能更好的留住患者。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正好可以讓患者擁有更好的治療體驗,其通過為患者建立快速掛號通道(網絡預約),網絡平臺就診等形式,優化患者的就醫方式,拓展患者就醫渠道,讓治療服務更加人性化,從而增加患者滿意度,爭取更多的就醫患者[8]。例如,在當前的某些信息化醫院中,運用大數據中的某類技術,統籌醫院資源,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并在一定條件下為病人提供定制服務,提升診療運作效率和病人滿意度。
從大數據的實際應用實例中可以看出,其技術特點主要有:要全體不要抽樣,要效率不要絕對精確,要相關不要因果。在數據的支撐下,醫院的決策運行的更加靈敏,讓醫院更好的:消除某些思維定式和主觀帶來的消極影響,讓醫院在更高的位置上,洞察醫院全局運作,從而提出切實可行的戰略方向[9]。此外,在醫院競爭力的變現越來越取決于供應鏈的整體效能的背景之下,醫院還可以在確保患者隱私和商業機密的前提下,通過與供應鏈上各合作伙伴的數據共享、交換或者交易,動態檢測行業趨勢、聚焦優先目標、優化服務組合、避免無端浪費、探索全新的業務模式等,將這些優勢數據的作用充分的提取出來,將數據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10]。當然應該注意的是: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在于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醫院的經營管理帶來了新的環境,醫院的管理人員,應正確認識大數據技術對醫院經營管理的作用,運用正確的思維,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下,在海量的數據中,挖掘患者的實際情況,從而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治療。此外,管理人員還應在大數據技術的背景下,把握好當前醫院發展的新方向,不僅要加大對數據建設的投入,切實提升醫院的信息管理水平,以大數據為基點,優化醫院人性化服務,應用數據助力決策運行,挖掘優勢數據,形成優勢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