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婉琳
(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四川內江,641000)
在現階段來說,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死亡率和致殘率較高,同時對人們的健康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在現階段急性缺血性腦卒中[1]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腦血管循環發生障礙,導致的大腦半球功能受損。通過對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在現階段是被證實為減少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致殘率的有效方式。近年來國外康復專家,提倡采用早期康復護理模式護理方式,通過對患者的腦功能進行重組,從而恢復患者的腦功能。
1.1 一般資料通過選取50 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其患者的治療時間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隨后進行腦卒中患者的臨床分組,25 例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一般組,采用傳統訓練和護理方式。另一組稱為研究的觀察組,采用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療法。一般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年齡最低為50歲,最高不超過75 歲,其年齡平均值為(65.73±1.24)歲。觀察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年齡最低為51 歲,最高不超過76 歲,其年齡平均值為(65.89±1.32)歲。通過進行兩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資料查驗,不具備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對于一般組來說,對常規的治療方式進行臨床運用。首先給予患者常規營養給予,在進行電解質的糾正過程下,加強相關心理護理,對吞咽障礙患者容易出現的并發癥進行處理。對于觀察組來說,其對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療法進行運用:第一,進行心理干預。腦卒中患者容易產生不良心理,對于其嚴重時將會影響整體心理情緒,護理人員應通過進行鼓勵,并給與患者信心。第二,進行健康宣教。對于護理人員來說應對患者進行吞咽障礙相關體征、癥狀的詳細講解,使其能夠對患者吞咽障礙發生原因等情況進行認知,并確?;颊吣軌虬踩萄?。第三,進行康復訓練。(1)對患者進行相關皮膚部位的消毒處理,合理進行穴位的選用,起毫針和頭皮應呈15 度角[2],在腱膜的下層進行皮膚的進入,在指下感覺不松不緊的同時進行用針操作。每次進行一分,隨后緩差一寸,在此基礎上進行5 遍。通過采用間歇性留針為兩小時,每隔30 分鐘進行行針,進行持續治療。采用仰臥位,在進行針灸時對患者的咽喉部進行刺激,改善其功能。(2)進行舌部訓練。通過指導,使患者進行舌部伸縮運動。以舌尖發力,向上頂,隨后進行上下齒的觸碰,通過每天進行10 次練習,提升整體協調性和控制能力。(3)進行唇部訓練。相關護理人員應進行患者唇部發音的指導,在每次進行唇部發音時,應進行持續發音,在有效鍛煉相關肌肉收縮能力的基礎上,改善患者的[3]。第四,進行患者的飲食、進食訓練。部分患者容易出現咳嗽等癥狀,首先進行吞咽障礙患者體位的調整,讓患者進行頭稍前屈等相關鍛煉,在患者得到一定改善后引導患者進行食物的反復咀嚼。
1.3 觀察指標通過對一般組和觀察組腦卒中患者訓練前后的生活質量、恢復狀況進行臨床比對,以10 分作為滿分。
1.4 統計學意義匯總并分析觀察主體的研究數據,并利用SPSS22.0 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百分比資料以[例(%)]描述,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描述,行t檢驗。當P 值低于0.05 時,說明存在較高的檢驗價值。
通過對一般組和觀察組腦卒中患者相關功能評分和生活質量比對,其中一般組中護理前的生活質量評分為3.4±2.1,其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為4.6±0.6。對于一般組護理前的評分為5.2±1.0,其護理后的評分為6.3±2.1。觀察組中護理前的生活質量評分為3.3±2.2,其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為6.8±1.3。對于觀察組護理前的評分為5.0±1.1,其護理后的評分為7.4±1.3。通過進行比較,觀察組的生活質量以及在訓練后都得到了一定提升。
在當前來說,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表現為運動功能性障礙,然而部分腦卒中患者,由于訓練方法不正確或者介入康復護理延遲從而導致偏差,致使患者出現肌肉萎縮和痙攣[4]現象,因此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康復訓練,能有效減少由運動障礙引發的偏差。通過采用多方位的早期康復護理模式護理模式,在在早訓練和早康復時做到患病療程縮短,從而確保患者能夠生活自理,減輕障礙[3]。
康復醫學作為新階段的一門新興學科,對于腦卒中的臨床效果提升具有一定的作用??祻妥o理作為現階段的重要分支,主要通過進行多方面護理,以此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從而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恢復。通過進行比較,觀察組的生活質量以及在訓練后都得到了一定提升。綜上所述,應用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現階段具有一定意義,能夠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有效訓練,臨床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