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新 劉印華 孫洋
(1 武警貴州省總隊醫院急診醫學科 貴州 貴陽 550005)
(2 武警貴州省總隊醫院外一科 貴州 貴陽 550005)
急腹癥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腹腔內外臟器的病理變化而表現為腹部的急性疼痛,其特點為起病急驟、病情變化快、可隨時加重而危及生命,常涉及內、外、婦產各科的疾病,其治療方法需根據病情個體化,如治療不當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后果,甚至死亡[1]。現對我院急診科2017 年5 月—2020 年1 月接診的416 例急性腹痛患者資料(腹部外傷除外)進行回顧,現分析如下。
我院急診醫學科2017 年5 月—2020 年1 月共接急性腹痛416 例,占接診患者人數10.6%。本組男227 例,女189 例,年齡16 ~82 歲,病程30min ~7d。
伴有畏、發熱64 例,伴消化道癥狀298 例,伴泌尿系癥狀92 例,伴呼吸、心血管系統癥狀37 例。
詳細詢問患者的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過敏史,生育年齡女性患者追問月經生育史,以腹部為重點的全身體格檢查,針對性的輔助檢查。診斷明確的患者收入專科病房或急診采取相應的治療。診斷不明確的患者在急癥室觀察,予以禁食禁飲、觀察腹痛情況、對癥支持治療,嚴密的病情觀察及反復的體格檢查后明確診斷。
病因構成分析:內科疾病198 例(47.60%),外科疾病165 例(39.66%),婦科疾病34 例(8.17%),非特異性腹痛19 例(4.57%)。
急腹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之一,一般首診急診醫學科,約占急診救治患者的10%以上。急診醫學醫師接診急腹癥患者時,通過詳細的詢問病史。可以初步判斷是器質性病變,還是功能性病變。詳細了解既往史,可以增強急診醫師對病情的進一步判斷,可明確此次腹痛是新發還是復發。明確腹痛的性質,可進一步判斷疾病的部位和臟器,是炎癥性,還是梗阻性,或是兩者合并。仔細全面的體格檢查不僅能夠明確診斷,對判斷患者病情的變化及轉歸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急腹癥診斷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漏診和誤診。其中以腸系膜疾病、急性心梗、內科內分泌疾病如DKA 等腹外疾病引起的腹痛等少見病,易使急診醫師誤診或漏診[2]。不同病因引起的腹痛具有一定相似臨床癥狀,所出現誤診的原因一方面可能與首診醫師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先入為主,采取經驗性治療,沒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但更嚴重的失誤在于對病史采集不全面、不詳細,也沒有全面進行體格檢查。盡管用于急腹癥診斷的方法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但詳細的病史采集和仔細的體格檢查,是任何儀器設備所不能取代的;任何輔助檢查的結果,都必須和臨床相結合,但不能完全取代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3]。
急性腹痛患者的治療應遵循以下原則[4]:(1)首先判斷是否為外科疾病所致,如確診為外科腹痛,還需進一步確診是否需急診手術處理。若為腹腔外疾病所致,如心梗、DKA 等,則需內科進一步處理;(2)詳細詢問病史,全面系統地進行體格檢查,各種輔助檢查的結果需與臨床相結合,必要時及時請相關科室會診;(3)熟悉掌握各種急腹癥的臨床特征,避免先入為主。先判斷病變的性質,再選擇恰當的治療原則,治療期間,動態觀察病情變化;(4)做好醫患溝通,把病人的病情變化及時向病人本人及其家屬溝通,特別是出現危及生命的病情時,更需取得病人家屬的理解;(5)未明確診斷時,需使用麻醉劑及止痛劑,要嚴格掌握使用指征。具臨床分析,有一部分急性腹痛患者不能查出明確病因,國內外稱為急性非特異性腹痛(NSAP),多見于青年女性,其腹痛與月經周期無關。急性非特異性腹痛是短暫的、自限性的,常不危及生命,少部分患者腹痛可持續很長時間或短期內復發,其治療主要是根據腹部疼痛情況積極保守治療,不使用止痛劑,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可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減少病人的焦慮。如發現有病情變化,需及時選擇性進行一些輔助檢查,如B 超、CT、血尿HCG 等,確診后積極治療[5]。
急腹癥由于病因復雜,臨床癥狀個體差異較大,對急診醫學科醫師如何正確診斷和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急腹癥的診治中,應了解急性腹痛的復雜性、多變性,輔助檢查的局限性及個體對治療反應的差異性。重視病史的采集,反復查體、嚴密觀察、避免先入為主,遵循科學的診斷思路、綜合考慮,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并給予合理的處理。
綜上所述,急診醫學科醫師只有較全面地掌握各專業的知識和診斷技術,才能在急腹癥的診治中做到不誤診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