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君康,楊瑩瑩,馬黎倩
宜興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江蘇宜興214200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急腹癥,主要表現為腹痛、發熱、嘔吐等癥狀,疾病發生與暴飲暴食、高脂血癥等因素密切相關,導致胰腺自身消化,造成腸道菌群紊亂,積聚大量炎癥因子、內毒素,致使病情加重[1]。西醫治療方法主要有胃腸減壓、抗炎、補液、抑制胰液與消化酶分泌等,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但長期用藥易產生抗藥性,影響患者預后[2-3]。隨著中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中藥劑在疾病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具有效果顯著、安全可靠等優勢。針對急性胰腺炎而言,中醫治療原則為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在臨床治療中,為了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及預后,應加強中西醫結合的應用。基于此,該文對該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對該院收治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分組方法為隨機數字表法,對照組35例,實驗組3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80歲,中位年齡(55.78±4.37)歲。實驗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78歲,中位年齡(55.16±4.42)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確診為急性胰腺炎;②知曉研究目的,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伴有精神病史;②合并惡性腫瘤;③伴有造血系統病變或者肝、腎嚴重功能障礙;④妊娠期與哺乳期女性;⑤出現腸梗阻、膽囊炎。
兩組患者均給予營養支持、解痙止痛、糾正水電解質、禁飲禁食等基礎治療。對照組應用常規西醫治療,即皮下注射生長抑素(國藥準字H20066708),2次/d,0.1 mg/次,連續治療2周。實驗組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治療與對照組相同,中醫治療選用大柴胡湯,配方為:柴胡12 g,黃芩、芍藥、半夏、枳實各9 g,生姜15 g,大棗4枚,大黃6 g。隨癥加減:若患者發熱,加連翹10 g、金銀花15 g;若患者有黃疸,加梔子、茵陳蒿各10 g。用水煎服,2次/d,200 mL/次,連續治療2周。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臨床指標及炎癥因子水平。①臨床療效評定標準[4]:患者腹痛、腹脹等癥狀徹底消失,CT檢查顯示胰腺形態恢復正常,判定為顯效;患者腹痛、腹脹等癥狀明顯減輕,CT檢查顯示胰腺形態有所好轉,判定為有效;患者未達到上述要求,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35×100.00%。②臨床指標:腹痛改善時間、血淀粉酶恢復時間、白細胞恢復時間。③炎癥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測定。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x±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ofthetwogroups[n(%)]
實驗組腹痛改善時間、血淀粉酶恢復時間、白細胞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x±s),d]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d]
實驗組治療后IL-6、TNF-α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IL-10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對比[(x±s),ng/L]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ng/L]
急性胰腺炎具有病情進展快、反復性強、并發癥多等特點[5]。在臨床中,IL-6有助于促進TNF-α分泌,加重病情;IL-10作為一種免疫抑制細胞因子,有助于消除炎癥;TNF-α能夠促進多種炎癥因子的產生,介導全身炎癥反應,所以,在急性胰腺炎治療中,保護胰腺組織、確保IL-6與IL-10之間的平衡十分關鍵[6]。生長抑素是一種人工合成環狀十四氨基酸肽,屬于神經激素,能夠抑制垂體生長激素分泌,保護胰腺組織,促進胰腺修復與再生,臨床效果良好[7]。
從中醫學角度分析,急性胰腺炎屬于“黃疸”“腹痛”等范疇,發病機制為情緒不暢、飲食不規律、濕熱內蘊,導致肝脾失調,治療應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原則[8-9]。在大柴胡湯中,柴胡為君藥,作用為解表退熱、疏肝解郁;臣藥為黃岑,作用為清熱解毒;輕用大黃配枳實,發揮行氣消痞的作用,均為臣藥;芍藥作用為柔肝緩急止痛,與大黃相配可治腹中實痛,與枳實相配可達到理氣和血的效果;半夏作用為和胃降逆,與生姜相配可治嘔逆不止,均為佐藥;生姜與大棗相配可發揮調和脾胃的作用,功兼佐使[10-11]。全方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排膿、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有效治療急性胰腺炎。該文研究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14%,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腹痛改善時間、血淀粉酶恢復時間、白細胞恢復時間分別為(4.14±1.01)d、(4.97±1.21)d、(5.07±1.23)d,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治療后IL-6、IL-10、TNF-α水平分別為(15.38±3.15)ng/L、(97.52±10.38)ng/L、(167.52±19.57)ng/L,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結果與張樹交等[12]報道非常相似,數據如下: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腹痛改善時間、血淀粉酶恢復時間、白細胞恢復時間分別為(4.05±0.53)d、(5.00±1.51)d、(5.10±1.63)d,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IL-6、IL-10、TNF-α水平分別為(15.47±5.24)ng/L、(98.67±16.54)ng/L、(168.67±24.04)ng/L,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為:大柴胡湯能夠有效保護胃腸黏膜屏障,抑制胃腸道菌群移位,促進腸蠕動,同時抑制腸道內細菌過度繁殖與毒素吸收,通過與生長抑素的聯合應用,能夠充分發揮協同作用,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更加確切,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臨床指標,還可以減輕患者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