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鄒崗鎮中心衛生院,湖北 孝感,432000)
小兒腹瀉,大部分是由于吃了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消化道感染。對于這類患兒在飲食上要少吃一些高脂、高蛋白的食物,以減輕消化道的負擔,有助于恢復消化功能,這也能起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如伴隨嘔吐則可以禁食,以腸外營養補充日常所需;病情延續較長者應注意食物的營養均衡,以防止曹養不良的發生。母乳喂養的患兒發生腹瀉,可以繼續哺乳,但要縮短每次哺乳的時間,按照“少食多餐”的方法喂養。因為母乳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從而加重消化道負擔,可將這部分擠出。人工喂養和混合喂養的腹瀉患兒,可暫時改用嬰幼兒配方奶粉喂養,該類奶粉營養均衡、滅菌徹底、可有效減輕腸胃負擔,或改用全脂奶粉喂養,可將全脂奶粉煮沸后冷卻,反復去掉表面的奶皮,半脫脂奶粉僅去一次奶皮即可喂養;該類奶粉不宜長期喂養,僅作為患病期間的替代,否則會引起維生素A缺乏。此外,還可選擇以下幾種飲食治療,首先可用米湯加鹽,米湯加鹽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種口服補液方案.即在米湯內加少許食鹽,最適合農村家庭的推廣。其次可以炒米粉,使用微火妙米粉,使其顏色變為稍黃且碳化,而后煮成米面湯食用,易于消化,還有止瀉作用。還可以用胡蘿卜洗凈切碎煮爛加少許鹽,此湯含有果膠能促進大便成形并吸附細菌及毒素,胡蘿卜素還可防止腹瀉引起的維生A缺乏。另外可以用蘋果泥喂養,將蘋果洗干凈切開,用小匙刮取,蘋果泥含有果膠和膠質撰酸,也有吸附或收斂作用,對止瀉有益。幾種方法可在患兒患病期間搭配喂養,使患兒營養均衡。
小兒腹瀉時往往不單純是腹瀉,常伴有發熱、嘔吐等癥狀。這就需要一個很好的環境,包括病房條件、護理條件、飲食條件等,安靜休息并要細心護理,病房內保持通風、保持清潔。腹瀉伴嘔吐的患兒要采取右側高枕臥位,以免嘔吐時發生窒息,不可劇烈活動,勤換尿布,每次腹瀉后,要洗凈肛門周圍,否則會刺激皮膚發紅,清洗時用溫開水,從前向后洗,也就是先洗外陰,再洗肛門,以防止尿路感染,尤其對女孩更應這樣做,清洗完后用柔軟干毛巾輕輕擦凈,之后撲爽身粉,保持皮膚干燥;如發現肛周皮膚發紅,可用紅汞擦拭后用魚肝油涂抹患處,此時患處盡量不用使用尿片或尿不濕,待好轉后再使用。如患兒有發燒,應及時對癥處理,在家可用物理降溫,如用冷毛巾敷頭,或枕冷水袋,40℃溫水擦澡等。還可以服用退熱藥如美林,如發熱未退可加用退熱貼,并多飲開水,如腹瀉次數較多且呈水樣可使用媽咪愛、每日2次,1次1袋。對于飲食、嘔吐物及排便量應有出入量的記錄。腹瀉的患兒最好專人精心護理,奶具每日開水煮沸消毒。在喂養方面,應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食物要營養豐富易于消化,而且要溫熱。禁咸、辣、辛、冷飲食,否則會引起胃腸蠕動,加重腹瀉。脫水補液時應按時、按量正確輸入,并觀察翰液反應、首次排尿時間、觀察皮膚彈性及脫水的癥狀與體征,含鉀液體不宜過快。有佝僂病及營養不良患兒腹瀉應注意補液后所致低鈣性抽摘。同時觀察腹瀉惠兒大便的次數、性質、量的多少、病情的變化,及時向醫師報告,為患兒的康復做好細致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