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將軍
問個問題:《王者榮耀》游戲需要出圈嗎
當然!因為《王者榮耀》缺的不是流量,而是主流社會的認同。雖然電競、游戲產業(yè)不斷發(fā)展,用戶多、變現力強,但是社會的主流輿論依然把打游戲視為“上癮”和不務正業(yè)。
與之面臨一樣局面的品牌還有B站、泡泡瑪特、豆瓣、愛豆……這些品牌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它們的文化感都十分濃烈,是主流文化邊緣的一個有點封閉的圈子,不容易被圈外人理解。
對這些品牌來說,就不能只停留在注意力層面出圈,而是要做文化力的出圈,從讓更多人知道,到讓更多人認可。
文化出圈最大的困擾是:如何才能既小眾又大眾 這看似是個悖論,所以很多品牌在擴張期的做法是逐步稀釋自己,從而迎合大眾的口味。比如Keep,去年推出了一則廣告《這都算Keep》,意思是擠地鐵、扔垃圾、蹦迪、唱K、刷碗等生活里的各種事情統統都算Keep。從創(chuàng)意的角度來看,這沒有問題;但是從品牌定位、市場出圈的角度來看,Keep猶如在走鋼絲,如果處理不好,Keep會流失忠實用戶,丟掉廣大市場。
那么,文化力的出圈應該怎么做呢

我覺得我們可以從B站的跨年晚會上讀出一點端倪。2020年,成功出圈的品牌案例之一就是B站的跨年晚會,這場晚會讓B戰(zhàn)股價在兩日后漲了18%。我們可以從晚會的節(jié)目單里,看岀B站出圈的幾招棋。比如,洛天依唱的不是《投食歌》而是《茉莉花》,GAI唱的不是《火鍋底料》而是電影《哪吒》的主題曲……
這是一種什么做法呢 B站的幾個節(jié)目在用B站自己的方式,去重新詮釋主流文化。所以,文化出圈的關鍵就在于“對世界話語權的爭奪”。因為一切亞文化都是年輕的文化,年輕的文化都在反抗上一輩的主流文化。比如B站里的鬼畜視頻雖然只是一種視頻混剪而已,但是它卻通過視頻和音頻的再次組合,表達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意思。
這是新銳文化對主流文化的一種消解和反抗。而所謂的話語權,不可能依靠稀釋自己、迎合大眾獲得,而是要用品牌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繹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