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
河水從盤錦大洼縣雙臺入海口處,緩緩匯入遼河三角洲的大片海灘里。隨著自然流勢,悠然穿過一條條蜿蜒旖旎的“海灣”,使大片的海灘在春、夏、秋三季里,呈現出一片罕見的、遼闊的、充滿詩意的、蔚為壯觀的紅海灘。
紅海灘從春到夏到秋,色彩十分分明。春天,海草嫩綠中帶點淺紅,盎然挺拔,一派生機勃發的景象。夏天,海草漸漸由淺紅變為猩紅,隨風舞動,幻若飄展的紅旗那么生動。秋天,海草由猩紅到深紅,最后變為紫紅,如仙界的瑪瑙落入凡間,剔透晶瑩,別有情韻。
第一次去看紅海灘是在6月中旬,那時堿蓬草不足半尺高,像少女羞澀的臉蛋,紅嫩嫩的。那天,我在紅海灘遇到了10多位中學生模樣的志愿者,他們是剛參加完高考的高三學生,在這里做自然生態保護志愿者,邊撿拾垃圾邊為游人做義務講解。我這才搞清楚,紅海灘的紅原來是由于一種叫堿蓬草的植物,根須長期在海灘濕地中脫鹽浸養,吸收了陽光里的紫光波所致。堿蓬草高不盈尺,莖直立,枝細長,斜伸或開展,多級分枝,呈紅色條紋,不同季節的陽光照射,造就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紅色海灘。
當地海洋專家告訴我,堿蓬草春、夏、秋不光像魔術師一樣,以不同的色調給人以驚艷,它還可食用,營養豐富,是天然的無公害綠色蔬菜,具有降低膽固醇、降血脂和減肥功效,并可提煉加工成食用油。堿蓬草葉莖鮮嫩,口感極佳,20世紀60年代海邊人把它當成了救命的“神草”,因此沒有人餓死,如今它卻成了人們待客的佳肴。有對夫婦開了一家堿蓬包子鋪,天天客滿盈門,還上了《舌尖上的中國》。
遼闊的紅海灘覆蓋在20余萬畝灘涂上,隱天蔽日別樣紅,同與之相鄰的80余萬畝葦海交相輝映,更凸顯出它的壯觀。在靜謐的葦海深處,遼河油田的1000多名職工,早已在這里安營扎寨。每天清晨,翠鳥迎著朝霞在蘆葦蕩中穿行,啾啾歡唱將采油機吵醒,高高鉆塔在風雨中日夜不停,抒發著石油工人的壯志豪情。
清風徐來,葦林婆娑,葦海情動。我在濕地守護站欣然與一只過路養傷的丹頂鶴合影。“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奇入蘆花”,上蒼賜予了濕地生命的靈性,每年四五月至八九月,在此停留的丹頂鶴足有四五百只,這些充滿靈性的天使,一會兒翱翔天空,一會兒在地上翩躚輕舞,更多的丹頂鶴雙雙對對,幸福相依,恬靜地在葦塘邊享受著陽光撫慰。
蔥郁的葦海驀然閃現一條木制棧橋,當年東北抗聯的勇士們曾在葦海深處與日軍展開過激烈的反掃蕩斗爭。在棧橋轉彎處登上怡心閣端頂,所見的紅海灘和綠色葦海涇渭分明,交相輝映。俯瞰葦海的曼妙婀娜,眺望海灘的紫光流動,傾聽小鳥的清麗共鳴,分享海風的眷戀之情,陶醉其中。
去年秋天,我再次去看紅海灘,紅海灘向世人展現著生命的火紅,湛藍的天空下,一株株堿蓬草像睡醒的精靈,在耀眼的陽光下簇擁,織成一張巨大的紅地毯,像火一樣燎原了整個海灘,紅得晶瑩,紅得剔透,紅得浪漫,紅得熱情。我驚嘆,紅海灘美得如此從容,一定是海之生命的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