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陳 杰

在共享出行正值“風口”前幾年,關于國內共享出行第一股的猜測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在國內共享出行領域第一股“難產”的陣痛中,嘀嗒出行正啟動港股IPO,吸引了業界的關注。
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開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2018年,因行業內發生的安全事故順風車業務受到質疑,嘀嗒在順風車市場并未停止前行。嘀嗒的招股書顯示,按2019年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嘀嗒是中國最大的順風車平臺,占據66.5%的市場份額。
而隨著順風車業務的成熟,2019年嘀嗒順風車業務毛利率高達83.1%。目前,嘀嗒收入組成中,順風車收入占絕大比例,2019年順風車收入占比達到91.9%,2020上半年占比達到87.8%。
在過去六年中,嘀嗒通過云計算、定位導航、高級算法及移動技術等前沿科技,將以往熟人之間的零星拼車行為,轉變為陌生人分享相近出行路線的大規模常規出行行為,并有效解決了順風出行的信任和效率問題。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已經在全國366個城市提供順風車服務,大約有1920萬位注冊順風車車主和980萬位認證通過的順風車車主。
對于順風車業務足夠專注,讓嘀嗒出行終得回報,其不僅占據著國內順風車市場第一的位置,更是將共享出行這一理論上的商業模式跑通且實現盈利。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四輪出行市場(出租車揚招、出租車網約、網約車、順風車)的交易總額預計將由2019年的7119億元增至2025年的1100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將為7.5%。順風車市場將成為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而出租車在未來仍將是中國四輪出行市場中最大的細分市場,2019年,出租車在中國四輪出行市場中占據68.6%的份額,預期到2025年在53.9%左右,繼續保持第一。2019年,出租車揚招部分GTV占據出租車總GTV的96.3%,未來將繼續與網招模式平行發展。
一條腿走跑顯然難以得到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也正是基于這一認知,在順風車業務步入正軌后,嘀嗒出行開始在出行領域尋找新的業務方向,而出租車業務便是其隨后的選擇。
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已在86個城市提供出租車網約服務,并與17個城市的市級或區級出租車協會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19年下半年,嘀嗒開拓“智慧出租車”新業務,在提供出租車網約業務的同時另辟蹊徑,推出“出租車打車助手”和“智慧碼”,打通乘客、司機、計價器、頂燈、車輛、出租車公司和管理部門之間的數據連接,為出租車揚招業態提升效率服務和體驗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并成為中國數字化揚招業務的開拓者及領先出行平臺。
目前,嘀嗒已與西安、沈陽、徐州、南京4個城市開展全面智慧出租車合作。2020年6月,在智慧出租車示范城市西安,嘀嗒已為約940萬次出租車出行提供數字化服務,占市內出租車出行總趟次64.0%,其中59.1%會產生用戶反饋,出租車智慧碼日均掃碼31.2萬次。
嘀嗒出行一路走來被業界認為是“悶聲發財”,在一眾平臺深陷虧損泥沼之中時,嘀嗒的盈利模式已經跑通。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即便是上市后的嘀嗒出行在未來的發展上就能順風順水,其挑戰及困難依然明顯。
外界對于順風車行業的審視,不少是來自于此前順風車服務中出現的一些安全問題。嘀嗒在招股書中提及,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眾是否接受順風車及嘀嗒的服務。
而在主營的風順車業務競爭方面,嘀嗒其實一直面臨著十分激烈的市場競爭。2018年宣布下線的滴滴順風車自去年12月10日重新上線后,一直在放寬服務范圍,并且于今年3月宣布恢復夜間服務。而除了滴滴重新開展順風車業務,首汽約車、神州優車、曹操出行等平臺也已布局順風車業務。
在出租車方面,來自對手滴滴的壓力也開始加大。今年6月,滴滴出行對出租車事業部進行了組織架構升級及人事調整,對這一業務的重視力度明顯增強。
此外,支付問題也可能成為嘀嗒的風險之一,其可能會被視為在并無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情況下作為非金融機構進行支付服務。
較為明顯的挑戰及困難對于嘀嗒而言也并非壞事,而要分散風險,則需要等到嘀嗒的出租車業務羽翼豐滿,目前看來,這業務離真正成熟還需要一定的成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