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市東街道計劃生育協會堅持“政策引導、協會牽頭、保險托底,群眾受益”的工作思路,以實施精準幫扶、改進公共服務和加強社會管理為重要抓手,依托“全科大網格”全科整合、全域覆蓋優勢,開出公共衛生“八大處方”,兜牢民生安全網底,暢通服務“最后一公里”。
“互聯網+線下宣教”同頻共振,筑就宣傳輿論新高地。市東街道利用每年的“5·29會員日”“5·20母乳喂養宣傳日”“7·11世界人口日”“9·12無陷寶貝計劃”“9·26避孕日”等相關紀念日和節假日,通過懸掛標語橫幅、設立咨詢臺、擺放宣傳展板、增設避孕藥具發放點,組建“關愛生命1000天”項目服務微信群,依托“健康市東”“市東健協”“朝陽市東”三大微信公眾平臺,培育省級示范基地,開設健康管理驛站、童趣空間、幸福女人作坊、心情驛站、法律咨詢等功能室,為婦幼、青少年和心理有疾病的人群提供活動空間和安排專家指導,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無縫隙、全覆蓋的宣傳服務新模式,匯聚推動大健康發展的強大合力。
做好“三級預防”,提高孕產婦健康素養、防治出生缺陷。街道將孕育健康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強與衛生健康機構等部門的合作,全面推廣開展一、二、三級預防,進行包括婚檢、孕前優生檢查、孕早期增補葉酸等項目的宣傳教育;積極推進產前篩查、產前診斷,預防控制缺陷兒的出生;對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兒進行早期篩查,努力做到早治療、早康復,提升母嬰保健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孕產婦健康素養、預防出生缺陷,提升出生人口素質。
培養在技術上幫帶、在產業建設上引路的“領頭雁”,帶動群眾共同致富。打造“會員之家”活動陣地,建立志愿者隊伍,開展亮身份、亮承諾活動,吸納女性致富帶頭人、公益事業熱心人、巾幗志愿者、技術特長人員等加入協會組織,吸引社會工作人才、專家學者、社會組織等力量共同參與,開展技能培訓、增設愛心工作崗位、成立計生家庭維權服務站,以達到“培養一人、帶動一片”的典型引領效應。
開通“七彩健康屋”綠色通道,實現特色服務“觸手可及”。“七彩健康屋”包括黨員先鋒、協會動態、關愛生命1000天、炫彩青春、醉美夕陽、康養講堂、心靈驛站、協會專家團八大板塊。通過利用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形式,開展新婚夫婦家庭教育課堂、準媽媽家庭教育課堂、心理沙龍、早教課程、親子體驗課、健康咨詢;舉辦中醫保健大課堂活動,孕婦瑜伽課程、法律專題講座,使轄區群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收獲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
開展“關愛生命1000天”公益項目,筑牢人口出生“第一道防線”。
聚焦孕產婦健康服務,通過“政府購買+企業贊助+資源共享”的方式,整合健康協會的醫療、健身、養生文化等資源,打造孕產婦“溫暖之家”,組建專業醫護團隊。服務對象可根據自身實際,點擊“關愛生命1000天”板塊,選擇對應的孕期時間、服務內容,提交預約服務,使群眾動動手指就能享受家門口帶來的便捷、優質服務體驗。
開展中老年婦女子宮內膜癌篩查項目,為基層社區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提高健康服務涵蓋面,開展為期3年的基層社區中老年婦女子宮內膜癌篩查項目,建立目標人群數據庫和健康檔案,為目標人群提供針對性服務,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深入開展暖心行動,打造群眾滿意的惠民工程。完善計生特殊家庭精神慰藉、走訪慰問、志愿服務、保險保障和信息管理五項制度,組織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查體,并做好失獨家庭精神慰藉、走訪慰問、志愿服務、保險保障等方面的服務。成立疼痛康復中心,引進最新光、電、磁、熱理療器械,中西醫結合加速康復進程,提高慢性疼痛患者的生存質量。
建好“大網格”畫好“同心圓”,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
街道依托“全科大網格”全科整合、全域覆蓋優勢,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線上線下立體化的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扎實做好基礎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公共服務代辦等各項工作,形成“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的格局。
市東街道牢固樹立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大健康理念,著眼熱點、難點、堵點問題下功夫,提升管理服務的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切實把計劃生育協會組織建設成家庭權益的維護者、人民健康行動的促進者、人民健康管理的協助者、公共衛生的參與者,打造群眾滿意的惠民工程,做百姓幸福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