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旦修
2015年,學者周敏對“娛樂專業主義”做出界定,認為“娛樂專業主義指電視從業者在娛樂節目制作中必須持有的專業技能、行為規范與職業倫理,以及一種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的文化理念與服務公眾的自覺態度”①。誕生于互聯網消費時代的網絡劇野蠻生長,以惡搞、低俗等反抗傳統話語的方式娛樂大眾,表現出低俗、庸俗甚至是惡俗的傾向。如“樂視網多部力推的網絡劇《STB超級教師》《光環之后》《北京傲客》《整垮前男友》等都因內容低俗化、庸俗化等原因,觸碰政策監管的紅線而遭遇下線或是冷處理”②。網絡劇雖然充分展現了草根娛樂精神,但也威脅著原有的大眾娛樂生態,特別是對網絡青年用戶的健康成長有負面作用,同時也不利于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傳播。
因此,一方面需要對網絡劇加強整治,另一方面亟待更新網絡劇的內容與傳播方式,深入推進對網絡劇娛樂專業主義的探索與表達,這對網絡劇的健康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CNNIC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網民構成保持年輕化的趨勢,網民整體學歷結構保持向低學歷人群擴散的趨勢。一方面,作為網絡劇目標受眾的網絡青年用戶熟悉山寨、火星語、雷人、無厘頭、惡搞、剎馬特等亞文化元素,了解熱門的娛樂話題?!耙话銇碚f,也只有具備如此知識結構和文化背景的網絡用戶,才能弄明白網絡劇文本的指向性,才能看懂并喜歡上稍顯前衛的網絡劇,否則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③另一方面,日益多樣化的傳播媒介帶來了海量信息資源,網絡青年用戶的文化消費習慣開始轉移,情節簡單、敘事碎片化、耗時不多的網絡劇成為應景之作。他們可以忙里偷閑,點擊網絡劇看上幾分鐘,不必擔心劇情不銜接或者沉迷于故事中。因此,后現代語境下的網絡劇相對于傳統電視劇來說,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主流價值顛覆,迎合了網絡青年用戶的文化消費習性,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神壓力,形成了一種大眾式的娛樂狂歡。
隨著網絡青年用戶文化素養的逐步提高,當粗制濫造的網絡劇難以吸引他們時,就推動了網絡劇娛樂專業主義的探索與表達。比如,探索“槍案”懸疑警匪題材的《重生》,展現都市小清新愛情的《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凸顯類型元素的古墓探險題材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拓展都市科幻題材的《不完美的她》……今天的網絡劇已經具備多元化的情節核,采用網狀敘事模式,強調傳者與受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形成了一種非線性召喚結構,滿足了網絡青年用戶的娛樂專業主義訴求,從而成就了網絡劇由感性狂歡向娛樂專業主義的轉變。
網絡劇的娛樂專業主義表現為互動與顛覆的特質?;颖憩F為再度中心化的互動傳播,顛覆表現為多元化情節核與網狀敘事模式以及非線性召喚結構。
12集的《唐人街探案》是網友直接參與創作的一部網絡劇。網友通過報名參加選拔扮演劇中主角,網絡劇播出過程中,網友通過留言、評論或發彈幕了解有關信息,并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與主創人員進行探討,甚至情節走向、演員去留也由網友投票決定,真正實現了傳者與受者的互動。在網絡環境中,網友因為共同喜愛的網絡劇匯集在一起成為趣緣群體,通過發布在留言板或者網絡劇論壇中的評論進行交流探討,在他們搭建溝通平臺的過程中,群體的去中心化特征得以凸顯。然而,在網友參與網絡劇創作,與劇作者或者制片人互動的過程中,網友來源、網友之間的關系影響著群體的結構和相對地位的呈現,出現“一般網友”“網友中的精英”和“網友管理者”等身份,網友之間的平均聯系減少,互動再次呈現出明顯的中心化趨勢。網絡劇制作方不再是單純的內容提供者,他們關注網友提出的建議,尤其是對相關領域有獨到見解的網友的建議,進一步對《唐人街探案》進行補充和調整,完善故事情節等。
一個好的情節核可以產生出許多精彩的情節。網絡劇在時間上力求簡短精煉,多元化的情節核使情節更集中,結構更緊密。例如,網絡劇《我是余歡水》雖然只有12集,但鋪排了多元化的情節核:一是余歡水因在公司業績差而處處碰壁;二是余歡水因發展差受到老婆的鄙夷,最終離婚;三是余歡水因誤診成為胰腺癌患者;四是余歡水為了兒子私下與器官販賣組織簽訂協議;五是余歡水和臨終關懷組織志愿者簽約,完成遺愿清單;六是余歡水與公司三位舞弊貪腐的上層斗智斗勇;等等??梢钥闯觯搫∫杂鄽g水為中心情節核,劇作者將看似毫無關聯的情節核交叉排列在一起,生成網狀情節。網絡劇《我是余歡水》的多元化情節核與網狀敘事模式立體地表現余歡水從一個一無是處的自卑者因某種機緣巧合開啟了悲喜人生,雖然荒誕,但卻擊中了很多都市中年人的痛點,引起了網絡用戶的強烈共鳴。同時,此種多元化情節核與網狀敘事模式的探索,正是網絡劇娛樂專業主義發展的重要標志。
“召喚結構”由接受美學學者伊瑟爾提出。他認為文本具有一種召喚粉絲生產消費的結構機制,這種召喚性內化于文本中,包含著“意義空白”等特征。網絡劇像是一個空白的圖式化結構,其展現的元文本不確定性和結構的非線性,通過引發粉絲的思維行動來填補這些“意義空白”,刺激粉絲對網絡劇進行創造式消費。同時,網絡劇弱化了時間觀念,將時間轉變為空間,將網絡社區變成一個在線空間,把物理觀念的時間擠壓在賽博空間里。網民不僅能夠隨時隨地觀看網絡劇集,而且隨著網絡劇的制作者和用戶的界限愈發模糊,網絡劇制作者失去了掌控自己作品的權力,把這種權力交給了在線空間中的用戶,用戶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對網絡劇的看法和評價,甚至可以改變網絡劇集的故事情節走向。比如,基于網絡小說《鬼吹燈》改編的系列網絡劇《黃皮子墳》《龍嶺迷窟》等,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時空觀。尼葛洛龐帝提出:“在互聯網絡上,我們將能看到許多人在‘據說已經完成’的各種作品上進行各種數字化操作,將作品改頭換面……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藝術表現方式得以更生動和更具參與性的新時代?!雹芫W絡劇不同于傳統電視劇,它使制作者和用戶成為“元文本的隱在讀者”,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元文本的不確定性和作品結構的多線性,被一種召喚式結構吸引,激發了用戶對網絡劇集的能動介入。
網絡劇的娛樂專業主義對其低俗、庸俗、惡俗的傾向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糾偏,激活了“草根”娛樂精神,緩解了現代快節奏生活帶來的壓力,促進了健康娛樂的積極發展。特別是對網絡青年用戶來說,網絡劇的娛樂專業主義提升了他們的文化素養,增強了他們的娛樂體驗,實現了他們的全面發展。
通過娛樂專業主義的探索,網絡劇的思想性、藝術性與娛樂性都有了質的提升,令用戶耳目一新。2020年,愛奇藝生產、播出的《無心法師3》講述無心法師在唐朝民間捉妖的故事,借妖說人事,訴說人情冷暖,令人唏噓。同時,該劇構圖精美,視聽語言專業,富于藝術韻味。娛樂專業主義的探索與表達還催生了一系列優質的網絡劇,如《民國奇探》《成化十四年》《兩世歡》《獵心者》等。這些優質的網絡劇將不斷提升網絡青年用戶的文化素養;而文化素養得以提升的網絡青年用戶在與制作者的互動與顛覆中,又將促進網絡劇的娛樂專業主義發展。

網絡劇使大眾釋放壓力,宣泄情緒,獲得更好的娛樂體驗。網絡世界中,人們的興趣與愛好被不斷細分和增長,個性化的網絡劇為因趣緣聯結的網絡青年用戶提供了高度契合的精神食糧,網絡劇中展現的娛樂專業主義契合了個體的碎片化娛樂取向,對實現網絡青年用戶的全面發展具有深刻意義。例如,網絡甜寵精神代表作《種菜女神》《唐磚》《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運用碎片化敘事、草根人物的強烈自嘲來顛覆傳統故事形態,網絡情景喜劇《少年有點酷》《鑒愛男女》《薛定諤的貓》承襲傳統敘事特征,以飽滿細膩的劇情贏得網絡青年用戶的好評,另類題材網絡劇《狐門秘事》《未知生物》《悍城》《無主之城》涉及靈異、穿越、探案、黑幫等邊緣性題材,與傳統電視劇存在明顯差異,滿足大眾獵奇心理的同時又使之緩解了壓力。
網絡劇《地球臉紅了》《執念師》等塑造的審美新范式在滿足網絡青年用戶娛樂沖動的同時,也實現了其藝術感知上的快樂審美。有著宏闊視野的網絡劇《無心法師3》《九州天空城2》等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里,提高了網絡青年用戶的人生認知。詮釋社會正義的網絡劇《原生之罪》《獵心者》等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在養化人心。可以看出,網絡劇的娛樂專業主義在正能量的弘揚、認知價值的傳播以及審美意識的表達等方面有積極影響,有助于促進網絡青年用戶全面發展。
注釋:
①周敏.娛樂專業主義芻議[J].編輯之友,2015(02):65-69.
②吳秋雅,杜樺.博弈與分化之年——2014年中國網絡自制劇發展綜述[J].當代電影,2015(03):188-192.
③李志明,王春英.傳播學視角下的網絡劇特征探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11):53-54.
④[美]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 譯.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