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慶捷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有效地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讓課堂充滿活力,有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以及探究能力的發展,從而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質量。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積極促進課堂教學多元化的發展,合理地開發各種形式的信息技術手段,促進高中物理課程信息化改革的落實。
關鍵詞:高中物理;信息技術;教學
物理知識當中包含著很多抽象的內容,物理概念、規律等都是抽象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如果教師一味地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手段,很容易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也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成長。而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將抽象的問題直觀地呈現出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高中物理教師要積極探究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讓信息技術發揮出更大的教學價值。
一、應用信息技術創設物理情景
信息技術在創設情境這一途徑上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聲音、圖像、視頻等情景,吸引學生的目光,激活學生的視覺思維,讓原本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起來,從而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良好的感性認識,進而讓學生在活躍思維的引導下逐步地認識物理現象,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效率。
比如,在教學“彈力”這一節內容時,當講到“任何物體都會產生彈性形變”這一點時,很多學生都發出了質疑的聲音,認為木頭、桌子等這些東西和一些比較輕的物體接觸時就不會產生形變。這個時候,如果直接告訴學生結論,那么學生在心理上還是會很難接受這一科學事實,因此,我使用了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將水杯和桌面接觸時,桌面和水杯的細微形變放大化,通過突出細節來帶給學生直觀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物理觀念。總之,在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要積極使用信息技術的手段來構建物理情景,讓學生置身于物理情景當中,通過反復的觀察和認真的思考來實現知識的構建,增強學生的直覺。
二、發揮信息技術的實驗演示功能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現在學習的知識大多是通過實驗驗證得到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時間、教學資源、學生實踐能力等的限制,教師很難完全落實實驗教學的目標,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將一些無法在課堂上實現的實驗以演示的方式展示出來,從而打破傳統課堂的限制,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為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比如,在教學“萬有引力定律”這一節內容時,我在網絡上搜集了與萬有引力驗證有關的實驗,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了出來,讓學生認識“扭秤實驗”。在演示實驗的幫助下,學生了解到了演示實驗儀的構造,掌握了實驗的原則,以及如何利用這個實驗儀來證明萬有引力的存在。這樣,在虛擬演示實驗的幫助下,學生可以高效率地掌握教學的重要內容,從而拉近學生與抽象物理知識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下學習物理文化。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開發各種有效的網絡實驗教學資源,讓學生可以不被空間和時間約束,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利用信息技術擴大課堂容量
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先進知識、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應當對此付出足夠多的關注。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教師有必要大力開發信息技術資源,利用較短的時間向學生傳遞更多的物理信息,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消化和吸收課堂上的信息,從而擴大課堂的容量,奠定學生扎實的物理信息基礎,優化學生對物理的認識。
比如,在教學“宇宙航行”這一節內容時,我利用從網絡上搜到的信息來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甚至人類歷史上對航天事業的探索。學生在平時也都看過很多與宇宙有關的電影、電視劇等視頻,那么現實中的宇宙與電影當中呈現的是一樣的嗎?我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去參與到接下來的媒體資料閱讀中去,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讓學生正確認識到航天事業的重要性以及困難,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觀念,了解到物理學習的重要價值。物理是一門文化,包含十分豐富的信息,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來向學生呈現更多的物理文化,引導學生形成開放的學習觀念,而不是只關注教材,如此,才能夠真正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幫助學生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展需求。
本文針對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一番敘述。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合理使用對于促進物理課程改革有著突破性的意義,需要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深刻地認識到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彌補這些不足,為學生提供更具有活力、探究性的課堂,幫助學生建立起完善的物理知識體系,豐富高中物理課程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紀光宗. 信息技術融入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D].魯東大學,2016.
[2]慕洪偉. 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課程整合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延邊大學,2015.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尚志市尚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