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組織胚胎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趙英俠
“長痘?也許是內分泌失調了;便秘?可能是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規律?多半是內分泌失調;脾氣變差?肯定是內分泌失調……”內分泌失調儼然成了不少人口中的“背鍋俠”,他們習慣將身體的“風吹草動”都歸因為內分泌失調。但真要問內分泌失調是什么意思,大部分人都答不上來。今天,便同大家講講什么是內分泌失調,以及中西醫如何調治內分泌失調的問題。
在講內分泌失調前,我們需先了解什么是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系統是神經系統以外另一重要的機能調節系統,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在形態結構上獨立存在的肉眼可見器官,即內分泌器官,如垂體、松果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胸腺及腎上腺等;二為分散存在于其他器官組織中的內分泌細胞團,即內分泌組織,如胰腺內的胰島、睪丸內的間質細胞、卵巢內的卵泡細胞及黃體細胞。內分泌系統的作用是傳遞信息,參與調節機體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活動,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
正常情況下,體內的各種激素保持著相對平衡,但如因某些原因(基本病因如內分泌腺腫瘤、內分泌腺破壞等,誘發因素如生理、營養、環境、情緒等)導致這種平衡被打破(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即稱為內分泌失調(又名內分泌紊亂)。
當人體內分泌系統出現紊亂時,隨之就會出現各種體征,尤其是女性,癥狀更為明顯:患者皮膚可能出現黃斑、色斑,若雄性激素分泌過多還會出現體毛過多的情況;還會出現一些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不調等,一些乳腺疾病也與內分泌失調有關,嚴重的還會導致不孕。男性內分泌失調若為睪丸內分泌異常的病變,如原發性睪丸功能低下,常見的有克萊恩弗爾特綜合征、營養不良等;繼發性睪丸功能低下,如雄激素受體缺乏所表現的男性假兩性畸形等;若為垂體病變,如垂體功能亢進,早期可出現性欲增加、體型改變等,繼而便發生性欲減退、精液異常、陽痿等并導致不育;垂體功能低下,會出現性欲、性交能力降低,睪丸萎縮,精子生成障礙。
此外,一些我們非常熟悉的疾病其實都與內分泌有關,如糖尿病,這是內分泌科最常見的疾病,我國目前約有1.2億糖尿病患者;甲狀腺疾病,我國甲狀腺疾病的發病人數更是已經超過2億。
在西醫看來,若一個系統“失去秩序”的時間越長,就越難使它恢復平衡。所以西醫建議,如果懷疑或發現有內分泌失調的臨床表現,應盡早找出并糾正導致激素失衡的原因,進行有效的藥物、飲食和生活方式干預,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
對于導致內分泌功能亢進的疾病,可通過藥物來抑制激素的合成,如用咪唑類或磺脲類藥物治療甲亢;也可通過藥物來阻斷激素受體,如用米非司酮治療庫欣綜合征;還可通過藥物來維持機體中的激素平衡,如用安體舒通治療醛固酮增多癥。對于導致內分泌功能亢進的內分泌腫瘤或腺體增生,可通過手術切除病變腫瘤或增生組織,也可通過放射線照射或內服同位素來進行治療,如患有甲亢的病患可以通過口服同位素碘來進行治療,治療效果明顯。
對于內分泌功能減退,最常見的辦法是用外源激素的替代治療或補充治療,原則是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從而維持體內的激素平衡,如用氫化可的松治療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可補充暫時性的激素不足。有時可考慮用器官移植術來治療,如通過垂體移植治療垂體功能低下癥。移植手術確實能夠起到作用,但要注意可能存在一定的排異反應。
和西醫一樣,中醫同樣建議,如果懷疑或發現有內分泌失調的臨床表現,應盡早找出并糾正導致激素失衡的原因。不過,中醫對內分泌紊亂的理解同西醫完全不同。
中醫理論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與腑有表里關系,通過經絡聯系,有調和氣血,平衡陰陽作用。這與現代醫學認為,內分泌是一個系統,各器官都具分泌激素功能,起到協調、制約、激發、平衡作用的概念有異曲同工之處。
中醫認為內分泌失調多屬陰陽氣血的失調及肝腎的病變。腎中精氣衰弱,腎陰虛不能滋養血脈,血脈損傷,氣機淤滯而致血行淤阻,若精血虧虛,沖任失養,則天癸不至。肝主藏血,能調節全身血量的分布;肝氣的疏泄功能,不但與情志有關,疏暢氣機,而且能調節氣血,疏散津液,貫通陰陽。肝血不足、血不養筋等病理變化,均與內分泌機能失調的病證有關。體內的陰陽氣血作為整體機能的基礎,皆由肝腎功能進行調節。
中醫治療女性內分泌失調的重點在于益氣活血、補腎納氣、疏肝解郁、滋陰降火、固本培元。根據中醫的辨證施治原則,對功能亢進者多給予養陰治療;而對于功能減退者,其往往表現有氣血兩虛、腎虛等,一般是采用補血益氣、補腎等方法。遇到情志不遂、精神緊張、睡眠質量差的患者,適當給予疏肝解郁、補益脾胃等治療,使情況得以改善,從根本上調理內分泌,消除體內的淤積,恢復氣血平衡。
內分泌失調不僅表現為內分泌腺本身的病變,由于情志、勞傷因素及許多疾病的病理過程中,皆可導致內分泌系統功能的紊亂,所以治療時根據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進行辯證,結合中藥、針灸及功法鍛煉等進行治療,往往能達到較好的療效。當然,治療時應該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總之,對于內分泌系統疾病,不論中醫西醫,都是有招的,通過針對性治療手段一般是可以治愈的。較為輕微的內分泌系統疾病可以在短期內得到治愈,嚴重的疾病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或手術來治療,且術后到康復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由內分泌失調引起的疾病,在治療后也存在復發的風險,因此,正常的生理規律對維持機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日常注重飲食均衡、勤加鍛煉、勞逸結合、保持平和心態和樂觀情緒等,有助于維持人體內分泌系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