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敏
(忻州師范學院音樂系,山西 太原 030006)
高校是人才培育的陣地,也是知識的匯聚之地,為國家發展以及社會建設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需要在進一步的教書育人工作當中發揮積極作用,變革教學模式,滿足優秀人才的培育需求。音樂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部分,對于高校音樂教學來說,視唱練耳教學是基礎,也是學生音樂學習當中的必修科目,對增強學生音樂技能,提高學生音樂學習基礎水平來說有著重要意義。為促進學生視唱練耳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必須積極突破固化理念以及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將增加教學互動性作為重要改革方向,把互動教學策略應用到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當中,為學生的職業素質進步指引方向、鋪平道路,同時也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互動,改變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局面。
互動教學是在群體學習實踐中,借助學生互動以及師生互動合作方法完成相應學習任務的教學模式?;咏虒W是一種現代化的教育理念與教育策略,經過了教育實踐的驗證,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者以及學生的認可。互動教學的核心內容在于實踐、分享、探究、合作等等,倡導在教育教學當中加強各個教學要素之間的互動交流,最終推動學生應用素質以及綜合能力的發展。互動教學策略和其他教學策略相比,具有非常明顯的特征。一是導學性。在互動教學策略的實際應用當中,教師的角色和以往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是知識傳授者,而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指導以及參與者,以便充分發揮導學作用,以便在師生互動當中引導學生找準學習方向,明確學習任務,順利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二是主體性。在課堂教學當中互動教學開展的基礎是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如果學生不能夠在課堂學習當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愿意主動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那么互動學習的優勢也無法得到體現。為了提高學生的互動學習效果,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發揮主體作用的平臺,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群體互動當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互動學習中釋放自己的潛能;三是高效性。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開展理論知識的機械性灌輸,導致師生缺少互動交流而不能夠提升效率?;咏虒W則重視學生的情感與學習體驗,既能夠增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也可以讓學生找準自己的努力方向,調整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滿足建設高效率課堂的要求。
在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的改革力度也在逐步增加,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變革傳統教學策略。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是音樂教學當中的基礎課程,關乎學生音樂技能與素養的發展,必須在教育改革當中抓住機遇,變革教學模式,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也為教學質量的改善提供保證。把互動教學策略引入高校視唱練耳教學非常必要,而且是升華學科教育價值的必要舉措。一是能夠迎合時代要求。從本質上進行分析,互動教學就是在多元互動當中完成教學任務,推動師生共同發展與進步。在高校教育創新發展的背景之下,互動教學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科學先進的教學手段,而是成為一種創新觀念,在學科教學當中顯現出了很高價值。將互動教學策略引入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更能契合時代要求,滿足專業發展需要,推動學生專業素質培養;二是能夠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咏虒W和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的整合,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活躍寬松的課程學習環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當中增強創造力以及想象力,也讓學生的專業素質與綜合素質在互動當中不斷走向完善,為他們之后迎接社會競爭,提升競爭優勢打好基礎;三是能夠契合教學改革需求。高校學生個性鮮明,具備獨立意識,運用傳統教學方法違背學生的成長規律,也會降低課程價值的發揮效果。互動策略的應用可以為教學改革帶來活力,也能夠在課程創新當中促進教育模式與時俱進。
視唱練耳是高校音樂教學的基礎內容,是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為促進互動策略與課程的結合,教師必須做到嚴于律己,以強烈飽滿的熱情投入教學活動,給予學生更大的鼓勵和支持,在公平公正原則的支持之下打造和諧師生關系,為教學效率提升提供保證。為保證良好師生互動關系的建立,首先教師需要做到平等對待所有學生,建立正確師生觀。具體來說,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音樂感受,避免將自身想法強加在學生身上,而在互動活動的組織實施當中也不將自己放在中心地位,而是讓學生在互動當中發現并解決自己的問題。面對學生在學習中的失誤,教師要保持寬容的心態,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鼓舞他們,幫助他們收獲成功。教師還需要積極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理念,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愛護,尤其是要加強情感互動,在必要的情況下進行師生角色互換,讓學生擁有提問和溝通表達的主動權。例如在視唱練耳教學當中,為了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視唱方法,教師就可以先肯定學生在基礎技能學習當中的積極表現,發現學生的進步以及不足,并利用委婉方式指出學生在視唱當中和相應標準存在的差距,體現出對學生的肯定以及尊重,在構建和諧師生互動關系的同時,保證互動策略在教學當中的合理應用。
在以往的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當中,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門課程理論和實踐關聯密切,出現了理論和實踐教學脫節的情況。要改變這樣的做法,就需要積極引入互動教學策略,注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要善于用理論指導實踐,并借助實踐訓練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鞏固提升,最終確保二者相輔相成。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善于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豐富互動訓練形式,提高互動效果。視唱練耳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于是在教學當中,教師要更新理念,科學安排多樣化的互動訓練任務。比方說在視唱練習訓練環節,教師就可以引入幾種不同的互動方法,如分組唱、輪唱、卡農模仿、哼鳴視唱。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互動方法的自由選擇,讓學生因為多元化的互動方法而始終擁有強烈的學習熱情。如在節奏訓練當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認識節奏,還要教會學生對節奏進行理性認知的思維方法,不斷增強學生的節奏組織、聽辨、視奏等方面的能力。在節奏訓練當中,教師可以是讓學生分組練習,互相評價,也可以通過師生互動的方法來完成。
在對以往的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分析之后,發現傳統教學手段往往是把鋼琴作為輔助工具來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學生聽到的所有內容均是在鋼琴標準音后彈奏的,但單一的鋼琴音色和單調乏味的技術訓練卻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無法在師生之間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最終降低了師生互動的有效性。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入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讓學生的互動更加豐富,增加學生的互動動力。比如教師可提前設計多媒體課件,節省課上反復彈奏的時間,留出更多時間對學生的互動學習情況進行輔導。在視唱伴奏部分,除了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之外,還可以引入其他數百種音色與類別不同的打擊樂器,編配視唱伴奏,增強學生對多元化伴奏風格的了解。在多聲部的視唱訓練當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制作針對某個聲部的旋律,和學生共同演唱,促使學生在分析自己演唱的同時聆聽聲部標準形式,不斷矯正自己的歌唱,提高綜合學習水平。
將互動教學引入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創新學習帶來活力,也對教師調整教學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動教學的實施當中,教師應該融入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既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又要強調多種不同教學內容之間的有效互動,為培育復合型人才創造良好條件。在視唱練耳教學當中,教師要改變一味沿用西方音樂模式的情況,讓學生增進對民族音樂以及西方音樂的了解,在二者的結合和互動當中增強學生的綜合演唱水平。例如在視唱練耳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西方歌劇素材的內容,引導學生在歌劇表演活動中掌握多樣化的演唱技巧與演唱方法,還要和民族音樂內容進行適當的對比分析,在對比互動當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創新素質。
視唱練耳是高校音樂基礎課程,這門課程開設的重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音樂能力,最終為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發展奠定基礎。在以往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往往不會將師生互動作為重點,而是將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作為主要內容,導致學生在被動接受當中無法感受音樂的樂趣,也降低了教學效果。為了推動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的改進和創新,教師需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思路,恰當引入互動教學模式,通過互動策略的應用在師生之間構建橋梁和紐帶,也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和深度合作,逐步增強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最大化發揮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的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