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穎
(江蘇省興化市景范教育集團文峰小學,江蘇 興化 225700)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促進學生智育與美育的協同發展是小學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其中小學音樂是培養學生音樂鑒賞力、審美能力與音樂樂感的重要載體,加強有效教學,構建高效音樂課堂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根本出發點。然而,如果直接采取常規音樂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忽視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興趣愛好,容易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音樂核心素養培養效果。因此,加快革新音樂課堂教學理念與方法,創新運用游戲教學法勢在必行。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音樂在基礎教育階段中課程體系構建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尤其小學階段是學生音樂素養的啟蒙階段,培養成效關系到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培養質量以及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成敗。但是如果直接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采用側重音樂知識與技能的講解式或滲透式教學模式,會直接束縛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中自主能動性的發揮,會使他們失去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或者參與音樂技能訓練的熱情,進而會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游戲教學法本質上是用一種游戲的方式來開展授課,讓學生一邊玩一邊學。由于游戲非常契合小學生的思維、認知與個人喜好等,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教學的時候,可以使小學生一邊參與音樂類游戲活動一邊接受音樂教育。該種音樂課教學方式的趣味性更強,更容易調動小學生參與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也更容易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使他們逐步從“要我學”“要我唱”“要我練”逐步向“我要學”“我愛唱”“我想練”方向轉變,最終促使班級中的全體小學生都可以在提升自身音樂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有。
鑒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思維與認知都還處于趨于成熟化的發展狀態,所以在組織他們開展音樂類游戲活動的時候需要做到提前備課,科學制定音樂游戲教學方案。歸結起來,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期間,相應的教學方案設計要注意遵從如下幾個基本原則。其一,以生為本原則。在設計音樂游戲期間,需要考慮授課對象的思維認知與學習特征等。不同年級的小學生本身的生理與心理發展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在設計相應音樂游戲的時候需要進行差異化設計,如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設計不同的音樂游戲,或者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設計同一種音樂游戲期間,對它們的難度進行層次化設計;其二,以音樂為中心原則。音樂游戲設計的本質是要使所設計的音樂游戲活動更好地服務于教師的音樂教學,不能單純側重游戲的趣味性而失去了內在本質,如要服務于學生音樂演唱能力、審美能力等音樂學科關鍵能力發展;其三,以核心素養為目標原則。在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理念廣泛普及的今天,包括音樂學科在內的全部音樂課程教學都要注意立足于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發展,如在選擇音樂游戲形式與內容、科學設計游戲時間等方面,都需要盡可能地促進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形成。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更加側重學生語感的培養,專業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內容占比比較小,這部分音樂知識教學如果直接采取講述方式,容易引起小學生的反感。實際上,單純采取理論知識常規講授的授課方式會使整堂小學音樂課堂的音樂教學氛圍顯得枯燥、乏味,無法使他們對音樂學科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與探索欲。而音樂本質上屬于一種側重“聽”的學科,為了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樂感,提升他們的音樂綜合素質,就需要首先抓住小學生的聽覺,將游戲與他們的聽覺進行有效結合,力求可以借助這些側重小學生聽覺能力發展的游戲來刺激他們,這樣更有利于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理論知識的興趣。
例如在平日開展小學音樂教學與訓練活動期間,教師要注意立足于培養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夯實學生音樂理論知識基礎,靈活地運用一些能夠刺激學生聽覺的趣味音樂游戲,以此可以激發他們學習這些音樂方面理論知識的興趣,降低他們整體學習難度。比如在為小學生解釋音的強弱、高低、長短以及節奏變化的快慢等方面理論層面音樂知識時,就可以設置一些聽覺類音樂游戲,讓他們在參與音樂游戲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體會、感知、理解與認識這些重點音樂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方式顯然比常規的講解式教學效果要好得多,如可以為小學生科學地設計一個有節奏的拍掌趣味游戲活動,讓不同組別中的小學生可以在拍掌的時候,將拍掌力度與音階的大小進行對應,要依據從1到7的音階變化來指導不同組別的小學生,還可以在開展這種拍掌游戲的過程中進行集體唱拍,即從音符1到7的時候要逐步加大拍掌的力度,反復進行拍掌操作,借助這種音樂游戲活動的開展,可以顯著增加小學音樂教學或訓練的趣味性,這對他們音準和音節的理解力、感知力與表達力的發展都有很大幫助。
基于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用時需要遵從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原則,游戲活動的開展不能夠只為了娛樂,必須要充分發揮音樂游戲在培養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的積極作用。因此,在開展音樂游戲教學期間,除了注重組織音樂游戲活動之外,也要注意強化游戲的音樂功能,具體需要結合小學音樂教學目標與內容,科學選擇和確定音樂游戲活動的形式。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學當中,要以音樂知識為載體,從培養小學生音樂關鍵學科能力與音樂藝術素養出發,以趣味化游戲方式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力求借助多樣化的音樂游戲活動來指導小學生學習和發展音樂,并且鼓勵他們開展深入合作,促進他們創造力的發展。但是考慮到小學生自身音樂素養培養的一個基本特征是促進學生音樂表現力的發展,所以要注意結合小學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與目標,立足于培養和提升的識譜能力、演唱能力與創造能力,以角色扮演類型的音樂游戲活動開展來幫助他們塑造正確的價值觀與態度。
例如在指導小學生學習《生起了爐火架柴燒》《獻給人民獻給黨》等音樂作品期間,教師可以首先向班級小學生介紹下蘇州評彈與錫劇這兩種我國江蘇地區廣為流傳的地方戲曲,結合《林海雪原》(京?。┡c《紅嫂》(揚?。﹣頌樗麄児噍斠恍﹤鹘y戲曲文化方面的知識。與此同時,還要注意結合音樂游戲教學的方式,指導小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游戲活動,具體需要從這些戲曲作品中摘選出一部分小學生自身感興趣的音樂戲曲部分,并鼓勵和指導他們扮演其中的角色形象,力求可以更好地表現出戲曲故事。通過這種角色扮演游戲活動的開展,可以幫助小學生對這首戲曲作品所包含的革命理念與價值等形成深刻認知,并指導他們懂得珍惜和熱愛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勇于承擔傳承與發展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責任。針對涉及到以人物或動物為主題的歌曲作品教學,同樣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游戲的方式來輔助他們理解這些角色形象,如可以首先指導他們讀一讀歌詞,之后再對其中涉及到的角色形象進行感受,緊接著指導他們進行自主扮演,最終可以使他們在扮演中深刻理解所學音樂知識。
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目標之一是促進小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提升他們的音樂創造力,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要善于運用音樂藝術來對小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行激發,深入挖掘他們內在的創新潛能,這是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方面,可以抓住小學生好奇心強,探究欲高等特性,靈活地運用創編類音樂游戲活動來提升他們的音樂創造力。
例如在學習某些通俗易懂的歌曲期間,可以指導小學生自主進行音樂舞蹈動作創編,讓他們利用身體的律動來配合歌曲的旋律和節奏,或者可以在音樂課堂上指導小學生靈活運用各種各樣的樂器,自主創編自己感興趣的音樂,或者按照教師的提示來進行大膽、自由創編,如可以指導小學生利用不同種類的音樂樂器來對課間休息時走廊中學生的吵鬧聲進行創編等,借助這種音樂創編實踐活動的開展鍛煉學生操作音樂樂器的能力,促進他們音樂創造力與團結合作能力發展。又或者可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匯總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童謠或兒歌等作品中的歌詞,如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歌曲當中編入自己喜歡的一些童謠或兒歌的歌詞,這樣的音樂創編實踐活動可以幫助他們更容易掌握所學的音樂知識,促進他們音樂創造能力發展。
小學生本身具有很強的表現欲與自尊心,尤其是在面對困難與挑戰的時候表現為不服輸的心態。而如果可以靈活地開展一些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比賽或競賽類音樂游戲活動,那么可以顯著激發小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使他們更加盡情地參與到音樂競賽游戲活動當中,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學習到必要的音樂知識,還有利于促進他們音樂綜合素養發展。
例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學生分別用眼罩蒙上自己的眼睛,另一組學生對立站在這組學生的面前,并且對著他們念一小節音樂節奏,期間不同學生念出來的音樂節奏不能相同。然后可以讓這組學生之間彼此交換剛才所站立的位置,由蒙眼組的小學生找到剛才站立在自己對面念音樂節奏的學生,讓他們比一比哪一名學生最快找到目標對象?;谶@種趣味競賽小游戲的開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游戲的興趣,鍛煉他們的音樂聽力能力。此外,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靈活穿插搶答游戲(個人搶答、小組搶答)等一些趣味競賽類音樂游戲,這同樣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效果。
總之,游戲教學是輔助小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構建高效音樂課堂的一個有效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要注意在遵從以生為本、以音樂為中心和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等設計原則的基礎上,靈活運用聽覺游戲、創編游戲、扮演游戲和比賽游戲,確保可以不斷提升小學音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