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逢朝代鼎革,文化藝術會出現一定斷裂,因為新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好不容易到手的江山,自然會大力打壓藝術創作的自由,一切為了穩固政權需要。這樣會出現兩個端口:一端為迎合統治需要的藝術,以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為能事。此類藝術家自然享盡榮華富貴,如清初“四王”等;一端或成為“異端”,他們甘于孤貧,為前朝守節,“而今不食嗟來食”“一肩挑盡古今愁”,堅守藝術本體,清初“四僧”即為典型。值得肯定的是,在藝術史上大放光彩的恰是后者。“四僧”中的髠殘又是后者中特殊的一位,作為傳統山水畫家既注重寫生又強調傳統筆墨的典型,其山水畫有突出的當代意義。本期專題繼續髠殘的藝術展示、闡釋與個案探討,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