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問題引領式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先了解學生的已有水平,繼而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合適的帶有啟發性的問題,驅動學生進入到問題情境中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學習。該教學法目前被廣泛應用到課程教學中,其積極作用不可忽視。
第一,它是教師和學生互動溝通的媒介。它能夠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問題帶動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積極互動,能夠推動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掌握,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課堂學習效率;
第二,它的出現扭轉了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原有的單一教學模式。它為學生的思政學習創設了更為良好的教學環境,是遵循新課改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
第三,它能夠發展高中學生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自主性與獨立性,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對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具有獨特作用。
問題引領式教學法并不是提出的問題越多越好,它需要教師確保所提出的問題能夠立足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也需要教師保證所提出問題的數量恰到好處,對應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問題引領式教學法的關鍵在于借助問題做教學引領,它需要激活學生的思維,啟發學生的心智,能夠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同時要求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對問題所鏈接的知識進行再咀嚼和再回憶。
問題引領式教學法要求教師提出的問題多種多樣,問題的形式多種多樣,對應的群體多元多樣。只有具備多樣性,問題引領式教學法才具備藝術特征,才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其生命力才會更加凸顯。
每一節課的知識難易層次明顯,不同的知識所對應的問題也有所不同。困難的知識需要教師提出層次的問題驅動學生思考,簡單的知識則需要教師提出的自問自答式問題進行知識帶過強調。為了保證問題的提出更為恰當,教師必須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做到精心選題,確定問題指向。
創設多元多樣的情境,能夠讓思政課堂問題的提出更加立體、更加真實,能夠支撐問題的進一步提出,是輔助問題引領式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生根發芽”的重要舉措。創設情境,能夠將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放置在特定且真實的情境之中,學生的思考深度較高。
為達到多元情境創設的目的,教師可以靈活利用多媒體,善用語言,對接生活。
如在學習《人民代表大會:國家的權力機關》時,為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人民代表大會,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人民代表大會的視頻畫面,在學生直觀觀看的基礎上提出問題“人民是怎樣當家做主的”“人民行使的是怎樣的權利”。這些問題都與動畫情景緊密結合,學生能夠在觀看中思考問題,思考的深度也更深入。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公,學生也是知識思考的主體。為了深化學生的思政學習,讓問題引領式教學法更有效地應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堂。高中思政教師就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增強課堂的互動氛圍,讓學生能夠成為知識探究的主人公,在小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互相表露思想、表達見解、表述想法。
當然,小組合作教學法的應用雖然能夠輔助問題引導式教學法進一步開展。但也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探究問題,合理對學生的思考進行引導帶動。
如在學習《價格變動的影響》時,教師就可將其作為合作探究問題,即“探究價格變動的影響因素”,鼓勵學生們小組合作,實踐探究,走入市場,進行調研,尋找答案。在這樣的小組合作問題探究中,問題引領學生實踐學習思考,思政課堂教學效果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