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耀
(北京中寰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
如今,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建筑結構設計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是維護建筑整體安全的重要環節。因此,設計人員一方面要切實執行建筑設計規范,另一方面也必須高度重視建筑安全性分析。基于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探究建筑結構安全設計要點,推動我國建筑事業更好發展。
安全性主要指建筑施工中對外部作用力、偶發事件的承受能力。建筑結構設計具有明顯的綜合性特征,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在安全性計算中,人員需使用的專業知識較多,基于力學原理分析完成受力計算,合理考慮建筑形體和構件的合理布置。結構設計者應根據建筑的功能、空間規劃、荷載分布等要素,確定結構的具體形式、受力構件的布置方式,從而提高計算的精確度,確保結構滿足工程設計的各項要求,維護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與此同時,結構設計中,設計者需充分了解建筑材料的特點和施工工藝對材料的影響,關注地區天氣變化和季節變化,以此全面提高建筑結構的設計水平。
建筑企業缺乏安全意識會直接影響建筑結構的安全性,雖然我國出臺了多項有關建筑結構設計安全的制度,但是部分企業依然在工程建設中遵循效益第一的原則,只關注經濟效益,并未嚴格執行制度和規范,更有甚者出現私自改造建筑結構和偷工減料的情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建筑結構的安全隱患。此外,設計人員尚未樹立較強的安全意識,這也是建筑結構缺乏安全保障的關鍵性因素,設計人員是結構設計的執行者,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對建筑結構設計具有顯著作用。但現如今,很多設計人員并不重視設計工作,所以也削弱了建筑結構的安全性。
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該情況在繁華的都市更明顯,城市房價處于長期上漲趨勢,開發商致力于開發高層或超高層建筑。在結構的設計中,一方面要深度考慮建筑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也需在滿足經濟性原則的基礎上,滿足建筑安全性設計的要求。如此,建筑結構設計工作也成為這一階段的重點。設計人員應將重點放在架構設計方式、架構的平面及豎向布置、建筑的美觀性和傳力路徑合理性方面。但是很多單位并未將上述問題作為工程設計和建設中的重點內容,出現了工程結構布置不合理等問題,引發不同形式的安全事故。
建筑設計中需將抗震設計作為重要內容。目前,部分特殊區域頻繁出現地震災害,且地震會產生諸多無法逆轉的危害。但部分設計人員并未充分了解抗震設計的總體要求,未做好防震設計工作,無法維護建筑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發生事故后,工作人員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我國地域十分廣闊,不同區域存在較大的差異,出現地震災害和事故的概率和嚴重性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為此,工作人員應學會靈活應對,增強預防工作的針對性,進而將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作為工作重點。
建筑企業和設計人員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安全意識。首先,建筑企業要正確認識建筑安全的重要意義,如建筑安全存在明顯問題,這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形象和信譽。所以,務必高度重視設計工作。在設計工作中,可以指派專業素質過硬且工作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完成工程計算工作,使計算工作滿足國家規定要求的同時,也符合工程實際情況,維護工程結構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為結構安全保駕護航。再者,設計人員也應以理性的視角看待建筑安全的積極作用,加大對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視力度,在實際施工作業中嚴格執行設計規范和標準,從而有效加強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與合理性。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建筑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建筑人員的工作意識也得到增強,人們更加重視建筑本身的結構安全。為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我國有關部門也對建筑結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制定了多個法律法規和政策。因此,在工程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必須認真落實政策和規范要求。工作人員可以依據建筑結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范,保證建筑結構設計標準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同時也可最大限度減少后期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另外,人員還需就結構可能出現的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和防控措施,以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保障住戶的安全性。在建筑工程設計和建設的過程中,如出現問題,設計人員應第一時間向上級部門匯報,該操作也是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的有效途徑。
3.3.1 配筋
鋼筋在建筑工程中尤為關鍵,這是維持建筑結構穩定性的核心內容。剪力墻設計中,需依據結構設計的要求完成配筋設計。為增強鋼筋分配的合理性,可以在外側設置橫向鋼筋,內側設置縱向鋼筋。而建筑地下結構可能會受到土體壓力的影響,為保持墻體的抗側壓能力,可將縱向鋼筋設置于外側,將橫向鋼筋設置在內側,增大墻體的剛度(見圖1)。

圖1 某工程地下室擋土墻配筋大樣
3.3.2 基礎
地基基礎能夠承受建筑結構自重,維護建筑結構的穩定性。高層建筑中,基礎設計尤為關鍵,所以設計前,必須認真分析周邊的環境和地質條件,全方位考慮地下水對基礎的不利影響。
3.3.3 樓板
樓板設計中,應深度考慮主次梁的受力情況,單獨處理受力較大的部分,這一方面可確保其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另一方面也可減少鋼筋使用量,從而降低工程投資(見圖2)。
3.3.4 結構優化

圖2 某鋼結構樓板拼接結構設計
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對工程效果影響顯著,所以,在結構設計的過程中,務必始終堅持科學合理的原則,以輕質低耗的材料為首選。再者,為加強結構的耐久性,建筑內部結構還要具備較強的靈活性,以滿足不同功能的要求,最大限度降低重建的概率,在增大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推動后續升級改造工作的順利開展。
設計人員需全方位考量影響建筑安全的主要因素,依據不同地區的概況完成抗震指標的設計工作,對地震頻率高且強度較大的地區,可以適度提升抗震指標。此外,結合地區的地質環境勘察施工現場,完成結構設計。有條件應以剪力墻結構設計為首選,以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間,審查工作尤為重要。該項工作在建筑結構設計階段同樣發揮著關鍵作用。為維護結構的安全,務必做好全面審查工作。審查工作人員需審查圖紙的完整性以及圖紙中的關鍵部位及細節,檢查總平面設計圖和立體圖。審查中,工作人員需要做到密切配合,增強設計圖紙的可靠性和準確性。與此同時,還應做好材料審查工作,以便更好地滿足設計要求。只有做好材料檢測工作方可保證材料質量,維護建筑結構的安全。
建筑設計對建筑的安全性具有顯著影響。建筑結構需承擔較大荷載,維持建筑的穩定性和平衡性。因此,在建筑設計中,必須高度重視結構設計,完善結構抗震性能,注重結構設計合理性,做好樓板、配筋的設計工作,以增大整體工程的安全系數,加快現代化城市的前進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