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劍鋒 王成科
摘? 要:現代化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推動了我國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模式的轉變。公共體育作為職業院校課程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肩負著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作用。當前職業院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模式遵循課內外一體化原則,經過一段時間的踐行和應用,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如何進一步挖掘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勢,優化“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運行效果,成為現階段職業院校相關教師的研究重點。
關鍵詞:公共體育? 課內外一體化? 發展成效? 前景展望
中圖分類號:G807.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10(a)-0167-04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has promoted the renewal of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mod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on in and out of class. After a period of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and out of class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How to further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es"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and optimize the operation effect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es" has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of relevant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the present stage.
Key Words: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between class and outside; Development effect; Prospect
1? 簡要概述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具體內涵及意義
1.1 何謂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
“課內外一體化”是指,根據當前社會的實際需要和教育教學的具體要求,要轉變原本單一的教學模式,實現課內外、校內外的協同合作。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將課內的體育教育教學和課外的體育活動、體育競賽、相應的訓練活動、體育娛樂等實現了靈活的結合。通過上述有效結合,進而達成院校公共體育教育的目標。這種公共體育教學模式即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課內外教學的基本特征在于將體育課堂教學與實際操練進行了有機結合,遵循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實現了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的有機融合,職業院校公共體育的教學效果得到了顯著提升。
1.2 職業院校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的意義
職業院校作為向社會培養職業人才的重要陣地,關注學生知識、文化、健康等多方面的提高。在社會的新人才需求的影響下,職業院校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致力于培養學生扎實的體育知識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對于扎實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極為重要[1]。
2? 現階段職業院校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發展成效
課內外一體化模式在體育教育中的應用已經有近幾十年的實踐,經過大量優秀、先進的體育工作者的投入研究,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改革得到了發展。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應用,許多專家認識到現階段“課內外一體化”模式的運行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伴隨著現代化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教育需求和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對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體育可內外一體化項目的運行,旨在通過推廣體育知識和鍛煉方法、技巧,增強人的身體素質、促進人的身體健康,以及提高人們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人終身體育的觀念。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職業院校公共體育課程中的應用,需要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和評價機制。通過反復實踐和檢驗,課內外一體化應用于公共體育教育已經取得初步成效。現階段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突破了傳統體育課堂教學的局限,將體育課內與課外進行緊密結合[2],有效地活躍了公共體育教育的生命力,豐富了學生的課內課外生活,對于促進學生綜合體育能力和調動學生的體育熱情有著重要的意義,逐漸成為公共體育教學模式的主流。
2.1 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自主選擇全面覆蓋
職業院校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堅持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課內外一體化將體育知識、基本技能和終身體育意識作為課堂教學培養的主要內容,建立了統一的課內外教學目標,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和設置了清晰的課外活動目標,開設了種類豐富且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體育項目,極大程度地提升了公共體育課外活動的有效性和實用性。課內外一體化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了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體育教學服務,且根據教育教學內容的不同,設置了分層次的教學目標,并根據不同層次設置了不同的分值,確保公共體育綜合評價的科學、有效。設置的課外活動進一步為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做出了重要的貢獻[3]。院校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得到了充分的覆蓋,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課程內容。課內外一體化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興趣項目、上課時間、活動地點,充分尊重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通過靈活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課程內容根據項目難度、運動量的不同進行了科學、清晰的分類,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
2.2 活動項目多樣性增強,有效提高體育鍛煉實效
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實現了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的并重。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保障課內教學的有效落實的同時,加大力度豐富體育課外活動,為學生爭取了更多的鍛煉時間和空間。課外體育活動種類豐富,學生能夠根據自身興趣和需要進行選擇,體育鍛煉更加靈活和有趣味性。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充分的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堅持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致力于學生體育技能的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區別于傳統的公共體育教學模式,學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在進行體育活動、體育鍛煉時,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自身的節奏制訂適合自己的鍛煉計劃。無論是集體項目、擔任項目還是課外俱樂部、社團或活動,都為職業院校學生課堂中體育技能的實踐訓練創造了良好的空間。課外訓練也為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發展做出推動,有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通過科學、有序、靈活的指導和調配,充分尊重了男生與女生之間的差異。課外活動不再受場地、人數、時間的限制,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自主興趣,營造了充滿趣味性的體育鍛煉氛圍。
2.3 建設完善院校體育文化,致力于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職業院校現代化體育項目在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是時下得到了進一步的開發,這也推動了職業院校體育文化的多元化發展。豐富的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對于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促進職業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學校定期舉辦課外體育活動,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校園文化體系,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活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濃厚,能夠轉變傳統職業院校學生一味學習的枯燥局面。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外活動釋放壓力和緩解疲勞。通過課外活動,學生的體質、身體素質得到增強,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公平競爭精神,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和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極大程度地提升了職業院校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有助于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全面型人才[4]。
3? 職業院校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前景展望
職業院校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還需要長時間的實踐和探究。職業院校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進一步完善體育課程教學體系,推動課內外一體化模式朝著科學化、系統化、靈活化方向發展。
3.1 基于生態理念探究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
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受到實施環境的制約的同時,也影響著周圍環境。為了進一步挖掘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本質,盡快解決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中面臨的困境,需要基于生態理念,推動課內外一體化模式與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機融合。職業院校需要根據體育教學改革的趨勢和實際情況,分析環境因素,做好自身定位,建立自身的體育特色。通過構建完善的發展構架,探索適合自己的、科學的發展道路。進而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夠有效地適應環境和利用環境、影響環境的高素質、全面型人才。進一步提高人才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5]。
3.2 基于數據觀分析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管理體系的發展
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明顯的變化,也逐步地影響人們的思維模式。職業院校公共體育教學管理中,能夠借助互聯網個人檔案管理,記錄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和參與課外活動、體育鍛煉的情況。職業院校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應當基于“大數據觀念”構建完善的教學管理體系。這樣做,對于落實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和加大管理力度有著重要的作用。職業院校體育教師、管理人員需要做好對學生體育活動的情況和身體素質進行全面、系統的采集,構建完善的檔案信息。學生和教師能夠根據相關數據反饋找到最科學、最合適的鍛煉方式,有助于教師進行針對性的體育鍛煉的培養。根據學生數據中體質情況的變化,構建完善、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堅持發展性評價原則,不斷提高公共體育教學評價的科學性。科學的檢驗和反映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情況。
4? 結語
職業院校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體育教師、管理人員加大管理力度,構建科學、完善的評價管理機制。還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配合,通過課內教學與課外鍛煉的緊密結合,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落實,對于提升學生的體育素質,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沈穎倩.課內外一體化模式在中學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 楊宣旺.高職院校體育課實施“課內外一體化”課程模式的實踐研究——以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浙江體育科學,2017,39(3):75-80.
[3] 汪雅蓉.課內外一體化視角下小學武術教學模式建構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4] 王亞飛.學校思想品德“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發展[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2):130-131.
[5] 任欣.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建立與實施[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16,18(3):74-76.
[6] 饒娟.學分制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的現狀及前景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