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PDCA循環揭示了管理工作發展的內在規律,在企事業單位的日常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本文從PDCA的角度對事業單位思政工作進行分析,總結出其在計劃、實施、考核及總結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優化建議,強化PDCA在思政工作中的運用,促進事業單位思政工作的改革。
關鍵詞:PDCA;思政工作改革;事業單位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368
和諧統一是國家發展的主題,構建和諧社會是國家發展的目標。事業單位作為人民心中國家形象的重要代表,在發展過程中要突出和諧的主題。而思政工作可以增強員工思想素質,促進員工心理狀態的穩定,對事業單位和諧發展有重要作用。同時思政工作還能提高員工價值觀念,使員工工作更加積極,對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起到推進作用。
1 PDCA的概念
PDCA是管理學中常用的管理方法,為英文plan do check action的首字母縮寫,中文為計劃、落實、考核、行動。主要內容為制定計劃并按照計劃進行工作,對工作進行考核,將成效較好的措施保留到計劃當中,對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設計解決辦法并在下一次工作中進行嘗試。PDCA核心為在實踐中解決問題,以循環發展的方式促進管理工作進步[1]。
2 基于PDCA看思政工作中的問題
PDCA將工作劃分為工作前的計劃、工作中的行動、工作后的考核和反思改進四個步驟。我國事業單位思政工作開展效果較差,內部存在問題較多。從PDCA的角度來看,事業單位思政工作中問題可作如下總結:
1)思政工作開展沒有計劃性。思政工作是事業單位工作開展的基礎,可以增進職員的責任意識與團結意識,使事業單位內部更加團結,提升事業單位工作效率。思政內容隨時代變化不斷擴展,事業單位思政工作的展開需要更具計劃性。但現階段,各事業單位的思政工作多為在國家硬性要求下被迫開展。沒有充足的前期準備,內容也沒有隨時代發展與國家要求而改變。思政工作形式化較嚴重,無法起到應有的效果。
2)思政工作落實效果較差。思政工作在落實中形式化嚴重是事業單位廣泛存在的問題。各部門領導只重視思政工作是否開展,職員敷衍態度明顯。思政工作的作用只能體現在政府文件與各界報道上,對事業單位自身影響不顯著。例如,很多上級下達思政要求在事業單位中往往只是口頭或文件通知,沒有切實落實到工作中去;對于國家要求的黨課與會議,思政工作人員準備時間不到一周,職員在會議前一天才得到消息,會議進行時也只是保證人員到場,玩手機與閑聊狀況經常發生。
3)思政工作沒有明確評價標準。思政工作的監督檢查是對思政工作開展效果的綜合評價,對思政工作的改進有巨大作用。但事業單位內部監督檢查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監督手段與評價體系混亂,往往一張考卷就是思政考核的最終標準。職員只需要在考核之前背誦相關文件,就可以得到良好的評價,打消了職員對思政工作的積極性,無法為思政工作的改進提供指導,使思政工作落實的表面化現象越來越嚴重。
4)思政工作沒有進行反思改進。反思改進工作是PDCA循環系統中促進工作進步重要一步。改進是在良好的評價上進行的。事業單位思政工作評價體系混亂,反思改進工作更是難以順利進行。大多事業單位在相關方面工作空白,無法找到思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使思政工作中問題不斷累積,導致思政工作效果越來越差。
3 PDCA視角下思政工作改進措施
PDCA管理體系強調發現問題并在實踐中對問題的解決進行嘗試,所以利用PDCA改進事業單位思政工作的現狀,要對現有的問題設計解決方案。
1)增加思政準備工作。思政工作的準備不足反映的是整個事業單位對思政工作的不重視。所以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從事業單位領導入手。各領導要提升自身,加強對思政工作的重視程度,以身作則,將思政工作融入到自身的日常工作中。同時加強對下屬的要求,提升單位整體的重視程度[2]。其次,計劃制定要詳細。制定計劃時一定要結合各方面條件充分考慮,盡量避免計劃落實時發生問題。計劃中對落實辦法要進行詳細規定,避免只有大綱造成工作表面化。計劃要有書面體現,并且下發到每個人手中,保障落實中不會因個人失誤影響整個工作的進行。再次,思政工作要提前制定計劃。依據PDCA的要求,下次工作計劃應在上次反思工作結束后就可以使用。在思政工作中,由于工作要求隨社會發展與國家需要而不斷改動,計劃應在上次反思時已經具備框架,并對需要改進的問題予以足夠重視。在思政工作進行時,可以結合當下要求對計劃進行合理的補充。最后,好的計劃需要子計劃的補充。思政工作是針對職員個人思想建設工作,是一項極具個性化的工作。所以思政工作計劃也應該逐級下放到個人。事業單位制定全局計劃之后,各部門根據部門的工作特點進行補充,最后由個人形成個性化計劃。
2)加大工作落實力度。思政工作的落實不能走形式主義。要嚴格按照計劃實施,并將各種工作精細化與規范化,保證思政工作的效果能在每個人身上體現。同時,思政工作執行中,要重視情感互動與交流,單純的教育無法改變個人的思想。所以思政工作的執行者要從日常入手,加強與各部門間的交流,挖掘職員的內部需求,從對方角度出發推進思政工作的進行,可以大幅降低員工的敷衍心理,使思政工作效果真正的落到實處[3]。
3)建立思政考核體系。工作需要優秀的計劃指導。考核也需要明確的考核計劃來確保考核工作能有序、高效地展開。首先,制定整體考核計劃。整體考核計劃是對思政工作全局計劃的考核。對計劃中主要措施是否落實、取得什么進展、獲得什么經驗、發現什么問題進行詳細考核,針對考核結果整理過程中出現大量的類似答案的現象,可以要求相關人員重新接受思政教育。對考核結果進行科學分析,從中提取有用信息為下一次考核工作改進作準備。其次,要明確考核目標與考核范圍。考核是以基層為起點的工作,所以在考核計劃制定時,要將責任分配到小組,由各組依據要考核部門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計劃制定。如針對行政部門考核政策、文件的傳遞效果;針對人事部門考核對新人的培訓效果。再次,在開展考核工作中明確考核重點。考核重點要堅持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以問題為導向就是針對工作計劃中的重點問題與上次實施失誤加大考核力度,促進思政工作與PDCA循環的有效進行。以目標為導向是突出思政工作中的個人建設,確保思政工作使個人發生改變。最后,考核總結與反思。PDCA的運用不只是在思政工作的總體進行當中,在考核中合理運用PDCA可以促進考核工作不斷優化,更好地支持思政工作進行。在考核結束后,思政工作人員要對考核進行總結,對于考核過程中有效的策略可以直接作為之后工作的標準,對于存在問題或考核結果不明顯的地方,設計改進措施并在下一次考核中進行試驗。
4)組織會議反思改進。反思改進過程是促進思政工作進步最重要的一步。要組織會議對考核進行總結,將此次工作的成功經驗納入工作標準,不斷優化思政工作流程。同時要求各部門派出代表參與此次會議,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此次工作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科學分析,尋找解決辦法,避免以過去工作經驗為主導進行方案改革,導致工作中對一個問題反復嘗試,減緩了思政工作的改革效率。
4 結論
思政工作可以提高事業單位員工穩定性,對事業單位的和諧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事業單位要想做好思政工作,就要在充分了解PDCA的前提下,對自身工作進行改革,提高重視程度、細化方案制定、加大落實力度、優化考核體系、增添反思改進,用切實的行動促進思政工作的改革,為事業單位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楊穎.基于“互聯網+”的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途徑研究[J].傳媒論壇,2019,2(23):77-78.
[2]馬曉偉.如何做好新時代基層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和傳承[J].智庫時代,2019(47):70-71.
[3]姚如佳.基于PDCA循環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督查機制研究[J].大學教育,2019(02):112-114.
作者簡介
余光建(1975-),男,湖南洞口人,大學本科,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