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良
(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永安鄉完小,貴州 銅仁 554107)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應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多給學生思考空間,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在課堂中鼓勵學生積極舉手發言,這樣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還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本篇文章將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進行探究,并提出幾點意見。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師要做出適當的改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那就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中,讓學生的的思考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不要對學生進行過多的約束,要讓學生發揮想象,并且積極的回答問題。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者回答問題的答案錯誤,也不要去批評,這樣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要適當鼓勵學生,讓學生不再因為害怕被批評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想象。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長久下去學生就不想去想象,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學生灌輸回答錯了可以重新回答,回答的不完整可以進行補充的想法,這樣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會輕松愉悅,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也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大膽的去發揮想象,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小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還會約束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教師都是從頭講到尾,沒有給學生良好的思考空間,學生很少舉手發言,也很少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想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就要使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善于思考問題,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再利用學生所表達的想法進行擴散,引發出更多的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發散性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小蝌蚪在長大后變成了青蛙,那么青蛙與他們遇到的鯉魚阿姨有什么區別呢?與烏龜有什么區別呢?小蝌蚪與青蛙有什么區別呢?你們還能想出有哪些小動物從小變大的變化過程?教師可以通過這樣問題來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師的教學目標應放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上,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如果想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那么就不可能離開想象力的發展,想象力可以使學生思想更加活躍,促進學生的有效思考。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觀察,觀察一定要仔細、認真,讓學生通過觀察來對事物展開各種想象。其次要讓學生增加知識量,豐富的知識量可以使學生的想象更加豐富、更加完整。例如在學習《彩色的非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關于非洲的景色,非洲人的日常生活等,還可以播放一些關于非洲的短片,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量[3]。從而促進想象力更好的發展,從而實現學生創造力的提高,實現學生長遠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一樣的問題創造出不同的方法來進行全方面的思考[4]。例如:在學習《鹿與狼的故事》時,教師可以這樣問問題: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為了保護鹿而下令捕殺狼,哪位同學還有保護鹿的辦法?同學們紛紛回答自己想到的辦法。那么如果當時西奧多羅斯福沒有下令捕殺狼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同學們紛紛回答自己想到的結果。那么同學們發揮想象力,在森林中狼可以吃掉鹿,那么森林里還有哪些動物會被哪些動物吃掉?同學們紛紛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同樣的問題同學們可以創造出不一樣的想法,讓學生自己去想問題,自己去發現問題的答案,進而獲取新的知識,這樣有利于學生創造力的形成,實現學生長遠發展和進步[5]。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只有學生想要主動學習,其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會大膽的去發揮去創造;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來培養其創造能力,通過善于思考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良好的思考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有著很大的幫助。想象力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至關重要的,豐富的想象力可以使學生的思想更加活躍,思想活躍了創造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提升了。另外,還可利用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學生們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創造出不同的問題,這有助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總之,要想讓學生全方位發展,那就必須要重視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