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君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特教中心,山東德州251100
中華傳統文化滲透進了當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培智課堂當中應當考慮如何引導培智學生們去發現這些潛藏在生活當中的傳統文化元素,進而讓學生們能夠更加自然的學習。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培智課堂教學進行的更加順利,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景能夠讓學生們與心理感受方面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只有讓學生們能夠從情感和思維的自由交流的這樣的空間中才能夠讓培智學生們以更加高漲的情緒投入到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當中。
例如想要讓學生們正確認知金錢的概念,教師可以創設商店購物的游戲情景,以貨幣在中華發展歷史上的變化為游戲的主要文化滲透點,來讓學生們從了解貨幣的發展歷史方面來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魅力。教師可以通過場景的布置或者是著裝方面的改變來提醒學生們在這一情境當中的主要時代元素,并且由教師充當售貨員,讓學生們來作為消費者進行購物,教師可以用貝殼、銅錢和硬幣三種類型的貨幣作為游戲道具,讓學生們在正確的時代背景下使用正確的貨幣進行消費,在學生們熟悉了主要的購物流程之后,讓他們根據這一游戲規則進行角色互換,由教師作為消費者,在學生們的引導下進行購物,考驗學生是否能夠區分出教師所使用貨幣類型與背景之間的契合度,通過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購物活動這樣的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們了解我國的貨幣發展史。這樣別出心裁的教學情境創設,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創設熱情,又可以讓學生們了解我國歷史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通過創設情境,使得整體的課堂教學氛圍從嚴肅轉為愉悅,引導學生們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活動下,自然而然的掌握了這些中華傳統文化的知識。
在教學活動當中,學生個人的情緒和行為意志往往是不穩定的,再加上培智學生們對于外界的感觸往往更加敏感,然而在先天條件的限制下,他們又無法正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感覺,因此如果在培智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們并沒有感覺到生理安全以及情感表達的保障的話,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就不會處于最佳狀態。因此想要讓學生們在培智課堂當中,能夠更加積極的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就必須要營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寬容的課堂氛圍,借此來穩定培智學生們的學習狀態。首先是在教學語言的應用技巧上,鼓勵教師使用平等交流的口吻以及鼓勵性的語氣,要明確知道學生們會根據自身的家庭背景以及生活經歷的不同對傳統文化的接受程度也會各不相同,在學習進度相對較慢的時候,教師應該保持充足的耐心,站在平等的角度上,用商量的語氣來鼓勵學生們進行發言,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和處世態度,用正面引導的方式讓他們能夠敞開心扉。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對于培智學生們來說,有人明確主題的游戲活動,是他們獲取知識規范行為的有效學習方法之一,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們在學習過程當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使得學生們培智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提高。在往常的培智課堂教學當中,往往三五分鐘,學生就不知所為,要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而游戲教學恰恰符合了學生們的生理、心理特征。我在教學中設置多種游戲,因勢利導,盡量利用學生好動、好玩、好奇的特點。例如:比一比、賽一賽、奪星游戲等等,學生們的好勝心理讓他們很樂于參與教學活動中,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游戲活動當中,最好是能夠確立明確的主題,如環保、藝術傳承、工匠技藝等等,通過確立明確的游戲主題來,讓整體的游戲活動能夠變得更加具有實質意義。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勞動人民在5000年的生活當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和沉淀下來的歷史精華,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到了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培智課堂當中想要更好的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話,就應該結合生活實際來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讓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們的人文素養,更能提高他們在往后生活當中的適應能力。因此在平時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貫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借助學生的日常生活、具體事例,激發學生透過生活的觀察來學習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欲望,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解決一些生活當中所遇到基本問題,并且學會如何運用中華傳統文化的思維去與別人交流。
綜上,通過改善在培智課堂教學當中學習狀態、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內容,結合教學的主題,讓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變得更加新穎而具有創意,并且通過合適的游戲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讓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不會變得枯燥乏味,反而會隨著教學進度的深入,讓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愈發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