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明海
(貴州省大方縣雨沖鄉油杉小學,貴州 畢節 551600)
小學低年級學生,特別是數學學困生往往對教師存在敬畏心理,同時其也不愿意與教師和其他學生更多交流,針對這一情形,教師必須積極轉變言行,主動與學困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因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源于情感,小學階段,特別是低學段時期,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由于學生認知能力較差,需要數學教師耐心引導,在溝通交流中培育與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感情,教師應走入學困生內心,充分了解學生不配合數學教學工作的原始動機,這樣才能快速定位轉化數學學困生的突破口,另外,針對低學段學生,教師還需樹立生本理念,以家長和朋友姿態了解學生內心真實想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與數學學困生進行溝通交流時,應體現尊重與平等,尋找突破口層層遞進,讓學生樹立對學習數學的信心,以消除其內心對數學學習的認識偏差,進而為擺脫學困奠定基礎。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和諧班級文化的建設,以平等視角對待每一位學生,為學困生與優生搭建相互溝通和互動的場景與平臺,如果班級已出現“學困生”和“學優生”兩個團體,應及時予以引導和干預,這樣才能實現“以優促進”的目的,進而為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及生生關系打下堅實基礎。
在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背景下,教師應充分認識興趣的導向性作用,基于興趣,及時鼓勵并引導學困生積極參與數學教學各個環節。數學學科同時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部分學生數學學習自主性較差,主要是源于其無法準確認識數學及其應用的價值,使得其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因此教師應挖掘數學學習興趣點,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奧妙,比如在三年級下冊《數據收集整理二》的教學過程中,可從生活元素出發,讓學生討論數據搜集的重要性,例如學校周邊小賣部當天以及月度營業額,推算自己的貢獻度;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展示可視化數據,例如借助資料短片展示全球最高的20大知名建筑,通過圖形切換和數字變動,讓學生感受數據搜集與分析帶來的震撼,以引發學生去探索數字與數字之間的關聯性,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自主性。另外,教師還可以設置數學懸念,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年月日》的教學為例,教師可通過提問導入課程,即“孩子們,大家喜歡過生日嗎?”隨后教師分別提問若干學優生和學困生:“你今年幾歲啦,到目前為止你過了幾個生日啦?”待學生完成回答后,教師繼續向大家提問:“孩子們,如果小紅今年12歲,而她只過了3個生日,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想不想聽老師講講年齡之謎?”所以教師可以制造懸念能夠明顯提升學困生的參與性,并且為新課導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同時,除了多媒體教學以及懸念設置以外,通過搭建生活化場景也能明顯激發學生的參與感,以“圓、角、分”的教學為例,可將學生置于“超市收銀”的生活場景當中,并在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收銀員等角色,引導學生模擬真實的超市購買環境,通過這類生活化場景,不僅鍛煉能夠讓數學學困生積極融入數學課堂當中,消除學困生的自卑心理以及孤僻心理,還能讓學生深入理解元角分之間的數量關系,促使全體學生在生活化教學中感受數學學科的魅力。
利用錯題資源提升學困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是極為高效的,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對數學學習的關注點逐漸由興趣轉移到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上,因此教師應積極轉變角色與定位,由原有的主導教學向引導教學轉變,應培養學生理性分析學習過程中,科學分析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思想和行為并及時給予糾正。以錯題資源的利用為例,學生在平時訓練和考核過程中,應針對粗心導致的計算失誤進行備注,并讓學生回顧分析如何避免計算失誤,通過“當堂練習、當堂校對”的方式,讓學生對每一道題進行再驗算和分析,借助這種方式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數學學習習慣,促使自查成為數學學習的有效方法,以增強對數學新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兩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為例,學生在計算“42-15”這類型題時經常出錯,有學生的解題步驟是10-5=5,5+20=25,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逐步介紹42-15的解題步驟,該學生認為,個位的2不夠減,所以要向十位借1,所以10-5,當學生意識到這步出現問題后,馬上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隨后教師針對這一問題進行重點講解,進一步提升此類錯題的利用效率,也有效鞏固了數學基礎知識。需要注意的是,針對數學學困生的錯題資源必須基于其數學能力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適當分析每一錯題原因,并將其繪制成錯題本,以便提升單元復習效率。例如例題:需要做一個底面直徑和高分別為20cm、50cm的通風管,請問需要多少cm2的貼皮。教師需帶領學生認真審題,抓住題干關鍵信息:通風管,這一關鍵詞意味著不需要兩個底面,只需要側面即可,因此學生應分別備注錯誤解法、正確解法以及錯因分析,已形成較為系統的錯題分析。由此看見,教師在利用錯字資源時,應從心理和數學能力兩個方面同時引導,這樣才能讓學生認識自身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不足和誤區,以便隨時糾正,提高數學學習的針對性。
綜上所述,數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但由于小學是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向邏輯思維能力轉變的關鍵時期,加上學生自身認知能力受限以及自主意識較弱,因此在數學學習時,容易出現畏難情緒,由此可見,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應準確剖析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這樣才能實施精準化的轉化,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上文重點介紹了轉化學困生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