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恬恬
(江西廣播電視臺,江西 南昌 330046)
新媒體的出現使得每個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傳播者,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要想推動自身的健康發展,就必須要和其他新聞節目相比擁有與眾不同的特色。一方面,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要緊貼當地民眾生活,積極報道民眾關心的問題和話題,通過設置多種信息化平臺,開通老百姓熱線,聽取百姓心聲,并積極幫助百姓解決問題、謀求福利。另一方面,地方電視臺新聞要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文化特色等元素,精心打造屬于本地的具有影響力的新聞節目,全面真正的做到接地氣、不走套路。與此同時,由于觀眾群體生活在同一個區域內,因此地方電視臺還應當結合當地觀眾群眾的心理和行為習慣,將群眾進行分層,以能夠有針對性的向群眾推送新聞信息。
例如,河南衛視開通的《梨園春》節目就深受當地觀眾喜愛,其不僅收視率一直穩居前位,還榮獲了“星光獎”“金鷹獎”等國家級電視大獎,在獲取更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對當地的電視文化事業及弘揚民族文化起到了積極推進的作用。由此可見,針對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來說,其必須要立足于老百姓的視角,采用樸素、緊貼生活實際的素材,從而拉近和群眾之間的親切距離,讓老百姓愿意看、喜歡看,最終獲得可觀的收視成效。
地方電視臺應當緊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深度挖掘不同新聞信息背后的資源和價值,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搭建多樣化的互動平臺,善于利用多屏聯動的傳播渠道,并從網絡直播、微博互動、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上,設立有獎問答等活動,從而有效的將群眾聚合在一起,持續提升廣大群眾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利用觀眾來傳播新聞資訊,也能夠達到提升新聞收視率的目的。一方面,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要積極應用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從多方面吸納精彩的新聞視頻等資源,以此來豐富新聞節目,確保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另一方面,地方電視臺還可以對群眾關心的新聞節目進行跟蹤報道,通過建立信息反饋渠道,真正聽取群眾心聲,并耐心汲取意見和建議,不斷優化自己的節目形式和內容。觀眾通過和新聞節目一對一的溝通,不僅增加了觀眾的粘性,強化了觀眾的忠誠度,還能夠充分發揮新聞的價值優勢,促進新聞節目持續化發展。
例如,江蘇省的一檔新聞資訊節目《零距離》是當地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其主要是圍繞民生新聞,節目內容十分平民化和人性化,以貼近群眾生活實際為主題,以服務南京為宗旨,通過群眾連線等多種形式,不僅最大化發展了自身潛力,還把握了觀眾心理,拉近了群眾和電視臺的距離,是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中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必須要遵循內容為王的宗旨,圍繞新聞內容不斷改革創新、沖破局限。從傳播學的角度上來說,新聞事實和觀眾群體的心理層面很容易產生共鳴,因此地方電視臺在獲取新聞事實的基礎上必須要做好素材轉變工作,融入相應的編輯技巧,由此提升觀眾的認同感。在實際撰寫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語言詞句的精確性,注重內容與地方特色的結合讀,并從多個層面合理的把握細節,切實提升新聞內容的針對性。與此同時,采編人員還要深入挖掘新聞事件的價值,通過合理的編排,不斷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提升節目內容的針對性,強化觀眾對新聞的預期和后續關注。此外,地方電視臺的新聞節目為了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還需要深入挖掘信息資源,增加節目的深度和廣度,針對同一個新聞事件,向觀眾傳遞明確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深入挖掘事件的真相,客觀公正的分析新聞現象,揭示其本質,最終有效的發揮出新聞正面的輿論價值,在當地形成積極的影響。
例如,上海東方衛視的節目《深度105》,該節目的名稱來源于人類徒手潛水的最高紀錄105 米,寓意了該節目在制作的過程中要竭盡所能,將所有的新聞內容做真做深,不斷追求思想的高度,由此將新聞節目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信息技術的背景之下,地方電視臺的新聞節目創新也必定離不開對其的應用。要想發揮地方電視臺的優勢,一方面,地方電視臺要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將自身的發展和新媒體巧妙融合,整合多樣化的信息資源,創新節目內容和形式。另一方面,地方電視臺還必須要轉變陳舊的思想理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和價值,提升新聞節目的時效性和精準性。地方電視臺還可以應用大數據技術,對觀眾的年齡、喜好數據進行收集和處理,通過掌握觀眾的觀看規律以及對不同新聞內容的關注程度,由此有針對性的優化和改進節目形式,最終借助信息技術來補己之短,實現信息傳遞便捷和信息內容廣泛的目標。
與此同時,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還要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宣傳傳播渠道,如通過在微博短視頻等平臺上,及時更新新聞內容,還可以采取網絡同步直播的方式,擴大地方電視臺的觀眾面。這樣觀眾能夠通過電視、電腦、手機等方式實時觀看新聞,不僅提升了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的知名度,還彰顯了其電視魅力。開通專屬的網站,開設節目回放欄目,觀眾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隨時隨地點擊觀看,大大增加了新聞節目的觀眾緣和觀眾面,突破了傳統的電視節目束縛。
總而言之,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要想獲得多元化發展,其必須要結合市場形勢,精確市場定位,將本土特色和新聞內容相融合,堅持走特色發展道路,進而從多個角度做好新聞節目的創新,不斷提升新聞節目的影響力和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