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作文
(南京 210000)
肉類食品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主要食物之一,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肉類產量快速增長。尤其是近十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我國肉類加工企業得到迅猛的發展,然而,在我國,肉品類生產企業主要為生產型產業,肉類產品屬于初加工或者粗加工,肉類產品的附加值低,導致肉類產品總體質量不高,肉類原料以及肉類制品的品質較差。由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于肉類以及肉制品的需求量增加,一些不法生產商盲目追求肉類產量的提高,甚至以損害消費者的健康來獲取利益,我國肉品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
肉品以及肉制品的食用安全問題,飼養環節的優缺是肉品質量的關鍵。家畜的飼養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1.飼料原材料受到污染,比如飼養牲畜時,喂養含農藥殘留過多的谷物或者含有增長劑的飼料,飼料原材料的污染,造成牲畜肉類中的有害殘留物,最后這些牲畜成為食物中的有害物質流入人類體內。2.飼料中添加違禁藥物及添加劑。牲畜的飼養大都是農村住戶散養的,他們本身學問不高,對于飼養牲畜的飼料挑選大都以牲畜吃的多、長得快為主,一些飼料加工場根據農民的心理,在飼料中添加大量香精來增加牲畜的食欲,最終人類通過食用這類肉品從而對健康造成損害。3.飼料中微量元素添加過多。微量元素有利于動物的增長,然而,大量的添加對于動物和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此外,飼養環境污染、養殖不當等也會造成動物體內致病微生物的聚集,從而產生污染。
在肉品加工環節,主要有微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化學污染三方面,引起這些污染的罪魁禍首有以下幾種:
1.肉品加工企業的規模較小、設備較簡陋、員工操作不當、衛生不達標等問題,導致肉類產品受到微生物的直接污染或者交叉感染,致使肉制品的衛生問題不達標。
2.濫用食品添加劑,濫用食品添加劑,以及肉類中摻雜、摻假嚴重問題,例如注水豬肉、“瘦肉精”等事件的頻繁發生;近年來,國外一些研究表明,由于在肉品中的藥品和添加劑的應用,使一些微生物病原體的抗藥性和對環境的適應性逐漸加強,在傳統保鮮環境下,微生物對于環境的適應性變強,使得肉品以及肉制品的存放時間減低。病原體的這種變異嚴重威脅了人類的健康。
3.新原料、新工藝所帶來的安全問題。隨著改革發展,我國的一些新型技術被應用到各方面,食品新技術的發展,大量新的化學物資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得以應用,現代生物技術、酶制劑等的應用對食品安全帶來隱患。
4.食品監管機構缺乏協調機制,執行力度不夠,使食品衛生管理及食品安全措施難以落到實處,從而產生加工過程中的各種食品安全衛生問題,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肉類檢疫制度不合理。肉類檢疫標志是廣大消費群眾對于肉品的安全保障,是購買選取肉類的最直接方法。我國食品加工企業的肉類檢測是一個大問題,發達國家在肉品加工企業中,對肉質的檢測獸醫不隸屬于任何肉品加工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做到公平公正檢疫。而在我國,檢疫獸醫隸屬于企業旗下,不論是從企業的經濟利益出發,還是從本身獲得的利益出發,獸醫能否公平檢疫成為問題,造成很大部分本身質量不合格卻貼著合格標簽的肉類流入市場,危害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嚴格控制源頭安全,保證肉品加工企業的材料安全。“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用在人才培養上適用,用在肉品加工上依然適用,若是肉質本身存在問題,后期再如何外加工,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存在。一些不法企業為節約成本賺取最大利益,購買病畜進行加工并貼上安全標簽流入市場,賺取大量消費者的錢財同時,對于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漠不關心。對于解決這些為題,嚴格控制源頭安全是根本,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來進行肉制品的安全控制:
1.國家可以培養專業的檢測人員,對于肉品加工企業購進的肉類材料進行危害分析,以確保肉質產品的安全。
2.在養殖過程中,國家可以區為單位,定時對各養殖戶進行教育,確保其做到按嚴格的標準使用獸藥,確保牲畜飼料、添加劑、獸藥的正確投入。
3.國家應加強對動物的疫病防治,研制疫苗,來控制、治療發生疫病的動物,嚴格控制工業三廢、生活污水、動物糞便的排放,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凈化養殖環境等,從源頭上加強動物的肉質安全,最大程度保證流入市場的肉類質量過關。
國家應加強肉品加工企業的控制。國家的重視在很大程度上能促進事情的有利發展,就如深圳,鄧小平的一根手指點在深圳,促使深圳發展快過內地幾十年。對于肉品加工企業的安全問題,國家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嚴格檢測肉品企業加工安全,頒布相關法律法規,明文規定食品的安全問題,食品檢驗機構嚴格把關,以保證流入市場的肉制品質量優良。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的肉品加工企業仍有許多不足問題,在危害著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國家應加強肉類加工企業的質量管理并頒發相關法律法規,企業間,也應加強內部安全衛生制度、以及對于員工的綜合素質教育,教育員工重視肉品的安全問題等,提高肉品安全控制,保障廣大消費者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