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凡閔
(貴州中建偉業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貴州 凱里 556000)
在我國國民經濟構成中,建筑行業作為重要的基礎民生設施保障,深刻影響國民經濟的走向。建筑企業政工建設是提高企業行業競爭力,維系企業關系的主要途徑,在新時期建筑企業走向規范化、標準化運營的背景下,研究建筑企業政工建設問題,找出相應的政工工作改進方案,對政治思想覺悟性、企業感召力及行業競爭力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首先,從政工建設本身的重要性上看,企業的政工隊伍是踐行黨的服務宗旨的生力軍,代表了黨在企業的政治力量。加強黨的政治引領,需要發揮企業政工隊伍的示范帶頭作用,確保企業能夠沿著正確的政治道路健康發展。其次,站在建筑企業自身角度上看,在市場經濟持續深入下,企業在經營及發展模式上有所變化,在利益分配、員工思想觀念、企業內部矛盾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嬗變,客觀上需要企業通過一支高水平的政工隊伍來進行溝通協調,潤滑企業內部關系,疏導企業員工向著更高職業素養及政治意識的方向進步。
建筑企業管理人員在愈加嚴酷的市場競爭氛圍下,往往將企業資源及精力更多地放在建筑項目的投標及建設上,以經濟效益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生命線。相應地,作為收效慢的政工建設工作,通常對其重視不足,企業政工建設沒有形成堅固的基礎。受此影響,企業疏于對政工專崗人員的教育培養,導致企業政工工作人員不具備過高的專業素質,在具體開展政工工作時,經驗主義思維嚴重,政工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不系統,企業政工工作形式大于內容,收效不大。
建筑企業政工建設受各環節重視力度不強等因素的影響,往往也無法全面構建企業自身的政工建設機制,從而給企業政工工作的有序推進增添了諸多阻礙,也導致企業政工工作過于被動。較為突出的表現之一就是企業政工工作過于松散,政工人員隊伍知識層次低,活力差。隨著建筑企業與市場經濟結合的愈加緊密,企業面臨的政工工作形勢更加嚴峻,被動狀態下的政工工作,在不同價值觀間無法及時有效地進行引導,導致企業向心力缺失。
第一,建筑企業政工人員隊伍中需要顧及到企業的屬性及經營業務,多補充一些中高端技術人員,讓其能夠攢足企業政工發展后勁。但在這一環節,多數建筑企業并未做到,企業政工人員缺乏中青年階段的高端技術人員,政工人員隊伍老齡化趨勢明顯,人員構成欠缺合理。第二,建筑企業在業務范圍上逐漸向著國際全球化方向發展,涉及到一些高精尖施工項目建設及管理,一方面需要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加以完成,另一方面也需要相配套的政工人員來輔助。
建筑企業在新時期背景下要獲取更加優異的項目收益及社會效益,圍繞企業黨建政工工作進行強化,是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建筑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細胞,應始終貫徹黨的領導這一思想政治工作方針,將黨的思政工作賦予企業的政治優勢充分放大,使之能夠為企業的經濟工作提供可靠保障。作為企業管理者來說,要看到思政工作的政治高度及惠及企業的長期作用,從思想上重視企業政工工作,在資金投入及人員隊伍建設上狠下功夫,免除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隨著國家持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及大力扶持非公經濟,建筑企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要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氛圍中脫穎而出,需要一手抓經濟,一手抓黨政,讓企業政工與企業經濟并行不悖。
建筑企業政工建設要納入到科學有序范疇中,企業政工建設機制的完善不可或缺。一是圍繞建筑企業政工工作營造良好氛圍。建立健全企業政工工作的制度規范,強化執行落實,提高企業政工工作的權威性。二是通過建筑企業思政工作會議的召開,給企業政工工作人員交流的機會,取長補短。三是制定基于企業政工工作的激勵措施,將激勵方向定位在企業政工干部薪酬待遇及職稱待遇的提高、政工工作先進工作者的表揚、企業優秀員工的評選等幾個環節,為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廣大政工干部注入強勁的動力。
首先,在對企業政工工作給予充分重視的基礎上,立足企業自身,加快企業政工人員隊伍的年輕化步伐,補充專業技能強,政治素養高的人才進入政工工作隊伍,增強隊伍工作活力及工作預見性。在政工人員的培養上,采取老帶新,傳幫帶的方式,讓年輕的政工人員充分吸取老政工干部所長,通過不間斷的政治學習,夯實政工工作基礎。
其次,結合建筑企業實際明確企業政工工作的難點和問題。在對本企業政工工作問題進行針對性分析的基礎上,對政工工作的目標及個人需要補充學習的內容加以確定,讓企業政工工作能夠有的放矢。具體到建筑企業,由于其在施工過程中帶有一定的噪音,在施工任務的推進中可能遇到某些阻礙,企業政工人員要緊隨黨和國家及建筑施工管理部門的相關政策文件,做好企業內部的思教宣導。
結語:新時期背景下,建筑企業政工工作在助推行業發展、輔助企業項目收益方面作用更加突出。針對建筑企業政工工作進展中凸顯的問題,要注重從認識強化、制度機制完善、人員隊伍提升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建筑企業政工工作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