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
(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民族中學,內蒙古 赤峰 024000)
主題式語文閱讀這種教學模式提倡大閱讀觀,把主題閱讀當作線索對課內及課外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對課內教學和課外閱讀進行整合,把提高初中生的語文素養、價值觀念以及審美品位當作目的,把興趣、方法及分享當作引領,按照教育規律,倡導初中生進行紙質閱讀、經典閱讀以及深度閱讀,并且正確引導初中生進行深層閱讀、網絡閱讀以及時尚閱讀,逐漸提升初中生鑒賞能力,建立初中生知識體系及審美體系,進而為初中生后續發展奠定基礎。鑒于主題式語文閱讀的重要性,教師對提升主題式語文閱讀方面教學整體有效性加以探究十分必要。
初中生乃是我國未來的希望,所以對初中生實施良好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在初中時期,主題式語文閱讀教學除了能夠提升學生認知能力之外,同時還能促使初中生大腦思維深度發展,不斷提升初中生想象能力。可見,針對初中生開展主題式的語文閱讀教學對其未來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及影響。開展主題式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及價值首先應當從促使學生健康發展這一方面來說,促使學生逐漸進行主題式的語文閱讀,可以幫助學生通過這種方式掌握一定常識,并且讓初中生在閱讀世界之中自由暢想。站在這一角度來說,這對促使學生健康發展有著極大的積極影響[1]。
在初中時期進行主題式語文閱讀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就主題式語文閱讀具有的本質而言,其是一個看與讀進行結合的重要過程。在主題式語文閱讀教學期間,初中生除了對書本內容進行閱讀之外,同時還需在自身理解這一基礎之上用自身語言將書本內容講述出來。在此過程之中,能夠對初中生口語表達這一能力進行鍛煉。教學期間,初中生能夠與同學分享閱讀感受,或者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自身領悟進行抒發。在此過程之中,不同的初中生實施語言描述期間還會對其他同學的課本描述進行傾聽,這對提升學生語言表達及運用能力有著較大現實意義。
主題式語文閱讀教學除了能夠促使學生健康發展之外,同時還能逐漸提升初中生思維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具體而言,進行主題式語文閱讀教學期間,學生能夠通過對教材當中的圖畫來對教材內容加以了解。在此環節當中,圖畫當中包含的人物表情和人物動態全都是學生為對教材內容加以了解而進行觀察的重要對象。初中生通過對各個細節進行觀察,可以對主題式語文閱讀內容加以判斷以及合理想象。所以,通過閱讀教育能夠培養初中生的思維,為其日后發展奠定成長基礎[2]。
在初中時期進行主題式語文閱讀教學之時,教師需要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由于主題式語文閱讀教育是構建在一定的環境基礎之上的。一般來說,在良好環境氣氛當中,可以提升教師對于初中生的引導效果,從而促使初中生語文方面的閱讀能力不斷提升。例如,進行主題閱讀課堂教學期間,語文教師可以根據主題內容提前對教室進行布置,并且使用與閱讀主題有關的樂曲,通過音樂來為初中生營造一個良好閱讀環境。如進行“母愛”主題教學期間,語文教師可以選擇《母親》、《親愛的媽媽》以及《魯冰花》這些歌曲,并且在課堂之上進行播放,以此來從聽覺方面調動初中生情感。同時,教師也可實現在網絡之上查找一些與母愛有關的電影,選取其中一些經典片段在課堂之上進行播放,這樣可以從視覺方面調動初中生情感。這樣一來,可以為初中生創設一個良好閱讀環境,便于學生在主題閱讀當中對文本內容進行理解及感受。由此可見,閱讀環境至關重要,可以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整體效果產生直接影響[3]。
針對初中生實施主題式語文閱讀教學,教師除了要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之外,同時還需對閱讀形式進行豐富,借助不同形式促使初中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升。
第一,增加一些主題活動。在校園當中,語文教師可舉辦一些小型主題活動,并且按照不同的活動主題展開活動,從而對初中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激發。通過這種主題式的語文閱讀活動,能夠不斷提升學生口語能力。例如,語文教師可以把“母愛”當作主題舉辦校園閱讀活動,讓初中生自行閱讀一些關于母愛的書籍,之后通過故事講述形式讓初中生對閱讀故事進行分享。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同時還能對學生口語表達這一能力進行提升。
第二,增加一些文學作品的主題式語文閱讀形式。一般來說,初中生起初與文字書本進行接觸是從故事講述開始的。語文教師可通過一些文學作品對初中生主題式語文閱讀形式進行豐富。比如,每天早上都開展文學作品的講述以及傾聽活動,語文教師可運用清晨時間、午休時間和下午時間帶領初中生一邊閱讀文學作品繪本,一邊對配套的作品音頻進行播放。如此一來,初中生可以看著作品文字,傾聽和作品內容相同的音頻,這樣可以對作品內容產生聯想,對作品當中的語言和畫面美感進行感受,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初中生愛上閱讀,逐漸養成主題式語文閱讀的良好習慣。
教學期間,語文教師還需增強學生的閱讀交際這一能力,這樣能為初中生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進行主題式語文閱讀教學之時,教師應當不斷鼓勵所有學生把自身的閱讀感受分享給其他同學,并且還可在校園當中舉辦一些和主題閱讀有關的討論活動,讓所有初中生都能夠按照自身的主題閱讀想法進行發言,對自身想法進行表達。例如,在每年五月,語文教師可以在校園當中舉辦“經典閱讀”的活動,并未圍繞一部經典展開小組討論,如《紅樓夢》,讓初中生對自身在閱讀期間的想法在小組內部進行自由表達。通過上述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閱讀交際這一能力。
進行主題式語文閱讀教學之時,教師需引導學生根據書本順序展開閱讀,不能在看完第一頁以后直接跳轉到書本最后或者中間進行閱讀,這樣難以對閱讀內容進行了解,而且不利于初中生提升自身閱讀能力以及閱讀素養。教師通過上述引導能夠讓所有初中生清楚書本內容是具有較強連續性的。同時,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初中生進行閱讀期間需要同時觀看文字以及圖畫。只有這樣,初中生才可了解書本所講的具體內容,了解書本當中圖畫的作用,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
結論:綜上可知,通過開展主題式語文閱讀方面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健康發展,并且培養初中生的思維,進而為初中生日后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提升主題式語文閱讀整體教學效果,教師需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對閱讀形式進行豐富,增強學生的閱讀交際,并且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只有這樣,才可促使主題式語文閱讀教學整體有效性得以提升,通過閱讀教學對學生素養及能力加以有效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