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師宗縣環境監測站,云南 曲靖 655700)
當前環境監測中使用到的環境監測技術大致以采樣技術、監測分析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等為主。這其中采樣技術能夠為環境監測工作開展提供重要的基礎,通過樣品采集來保證環境質量,并為后續監測技術的應用提供真實的信息依據。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監測分析技術作為核心,同時也是環境監測過程中需要謹慎處理的環節,否則會對監測結果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在監測分析技術具體應用過程中,通過應用科學儀器和相關設備來對樣品進行采集,針對采集到的樣品進行監測分析,整個過程中對于精度具有較高的要求,能夠為數據處理環節提供重要的數據。
環境監測能夠明確環境中存在的污染物種類及其含量,明確這些污染源以后,就可以做到對癥下藥,有效解決這類問題。除此之外,環境監測能夠檢驗各個工廠的環保工作是否到位,重工業,尤其是鋼鐵、化工、建筑等領域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造成一定污染,我國對于污染物的排放做出了明確規定,違反此規定的單位會受到一定的處罰,判別各單位是否滿足此要求正是通過環境監測實現的。
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并行不悖的,經濟社會的發展不能以環境為代價,但是,在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城市環境總是會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面對環境污染,不可能因噎廢食,完全放棄經濟建設,而是應當同步推進環保工作,平衡好經濟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從最近幾年國家環境保護立法和環保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國家在政策上是十分重視環保工作的,而這就需要在城市環境規劃上下足功夫,從而達到環境與經濟二者協調發展的目的。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進步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而有一些科學研究往往是以環境監測為依據的,例如:自然資源考察中的環境背景值調查、環境監測和環境容量研究中的污染源調查等。通過諸如此類的研究,可以對環境保護工作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并反哺科學研究,從而推動環境保護工作邁向更高水平。
在當前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而且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因此在環境監測工作中,需要提高對環境監測技術的重視,并針對現有的環境監測技術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了解,在實際環境監測工作中嚴格遵循技術規范要求,更好地發揮出環境監測技術的優勢,全面提高環境監測的質量。而且通過提高對環境監測技術的重視度,還能夠為環境監測人員提供重要的保障,使環境保護工作能夠取得較好的成效,從而構建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良好氛圍。
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定期校準環境監測儀器設備,保證監測數據的精準性。同時還要根據環境監測工作的實際要求,選擇適宜的環境監測技術。在實際工作中還要運用環境監測技術標準,使其能夠與國際技術標準接軌,將其在各環境監測崗位中進行普及,實現對環境的有效監控。針對于環境監測技術標準還需要不斷對其進行查新,促使監測方法、監測內容及檢測數據能夠運行有效,全面提高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為環境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并基于環境監測技術標準為主,加快推動環境監測技術的創新發展,從而為環境監測技術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引入物聯網技術,打造“設備+網絡+平臺”的環境監測技術,可以實現環境的實時監測,進一步提高環境執法治污的高效性和及時性。在具體應用物聯網技術,并不是單純的獲得準確地感知和互聯的網絡,還需要加大應用的深度,通過挖掘大數據和數據模型,即建立統一的數據平臺或是實現跨系統的數據整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數據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并通過建立相應的分析模型,利用仿真模型來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和預警方案,為事前預警、事中觀察及事后處理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
為了能夠提高環境監測技術水平,還需要針對環境質量例行監測數據和自動監測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建立健全環境應急監測預案,并通過加大對環境監測站應急監測能力的建設,積極鼓勵各行業及企業參與到應急監測中來,發揮各自的優勢,進一步提高應急監測力量。并通過打造應急監測網絡,重視應急監測人員的培訓,定期開展應急監測演練。具體還要基于自身的環境風險源情況,積極建立環境風險源應急監測數據庫,一旦發現污染事件,能夠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開展應急監測,為污染事故的處理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在具體工作中,需要組織環境監測人員開展業務大練兵活動,并通過開展多種形式來提高環境監測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業務水平,熟練使用各種環境監測設備,能夠有效應對環境監測設備使用過程中一些常見問題。每周設定一天為學習日,制定具體的業務培訓計劃,采用主講和現場演示的方式,強化環境監測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進一步規范實驗操作技能。另外,還要定期不定期地開展測試和點評活動,針對環境監測人員實際監測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全面促進環境監測人員整體水平的提升。
總之,在當前新形勢下,環境污染形勢仍十分嚴峻,環境監測工作任務艱巨,為了全面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需要在實際環境監測工作開展過程中要重視環境監測技術水平的提升,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