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云
(南昌市京安學校,江西 南昌 330029)
引言:由于小學生的天性是愛玩的,因此對于目前的學生來說,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推進,教師課堂教學模式逐漸發生變化,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已成為必然趨勢。課外教學活動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模式,將其有效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
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學仍舊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調,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一定的影響,導致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意識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這種教學模式下,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導致了課堂教學質量的下降,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初等教育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遇到一定的困難,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對學生不懂的內容要反復講解,直到學生完成理解。但是,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缺乏耐心,面對一些問題學習,教師選擇漠視,難以引導學生正確學習。
實際教學過程中,想要學生有效地學習語文知識,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使然下,會促使學生自主探究語文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拓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讓語文走向生活,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無限魅力,使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投入到學習之中,并且能夠讓學生領悟到更為深刻的真理。首先,語文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所開展的課外教學活動應當順應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舞臺,以此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小學生正處于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對其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課堂教學模式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直接的關聯,語文生活化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接收和消化知識,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使學生自主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究,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其次,課外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語文教學內容與生活結合起來,有助于打破傳統嚴肅壓抑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創設開放性的學習環境,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積極地進行交流探討,從而使學生的思維碰撞出新的活躍,進而實現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總之,小學語文課外教學活動開展意義重大,語文教師應當深入研讀課本內容,與現實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創新教學互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學生在心理上還不成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意志,對所感興趣的事情比較主動,所以老師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大致分成不同的興趣小組,讓學生去發現所感興趣的東西。接下來,老師安排不同的興趣小組進行不同的課后興趣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又能利用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比較的機會,使學生在品德、行為等方面的發展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開展調查活動,讓學生合作制作調查統計表,然后帶領學生去社區收集居民的生活信息基本情況,最后再讓學生根據調查統計表對人們的生活情況做出判斷,分析當下人們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幸福指數是否達標。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把學生調動起來,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有助于把學生培養成社會有用的人才,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不影響正常課堂教學的前提下,綜合考慮教學情況,開展競爭式學習。這樣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增強學習的參與性意識,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學習。舉例來說,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古詩的數量,可以舉辦對詩賽;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作文比賽等;在鍛煉學生寫字能力過程中,可以展開書法比賽。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效開展課外教學活動,可以促進學生有效互動,不僅引導學生有效進行知識學習,還可以培養學生交際能力,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
實際教學中,豐富實踐活動,有利于將知識融入生活實踐,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這種效果在寫作學習中尤為明顯。小學寫作要求學生寫出真實的自我感受,這種感受應該來自他們最真實的經歷。實踐活動是兒童直接體驗活動的有效方式。只有在學生個體生活實踐的基礎上,真正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學生才能剛好第感受,然后寫出好的作文。比如,語文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生活中感人的視頻內容,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出來,學生在觀看中,必然會有所感觸,之后,教師可以就視頻內容讓學生展開交流討論,以此引起學生情感共鳴。最后,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觀后感作文,讓學生把自己的感想寫到作文中,這樣可以讓學生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使學生有話可寫,進而實現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多收獲。
總結語: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教學活動,可以優化語文教學策略,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因此,教師應予以重視,并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種課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