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蓉
(中共嘉興市秀洲區委黨校 浙江嘉興 314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要堅持和完善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廣泛凝聚人心和力量,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履職能力建設”。民主黨派在社會服務中綜合運用人才、信息和社會聯系等優勢充當了國家和社會的橋梁和紐帶,充分發揮了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密切政黨關系、增強社會凝聚力等作用。因此充分認識新時期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對最大限度發揮民主黨派履職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體現多黨合作制度的優越性,促進社會和諧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民主同盟章程》明確指出:“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而努力。”社會服務工作是民主黨派的一項重要職責,黨派成員憑借專業技能面向社會、走進基層直接向民眾提供服務。隨著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推進和民主黨派參政黨職能的日益凸顯,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都了新的拓展和變化,其內涵、特點及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民主黨派的社會服務工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獨特實踐形式,具有濃厚的政治性色彩。各民主黨派的社會服務工作圍繞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的中心緊密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專業優勢,廣泛聯系和動員各級組織和群體,積極服務社會和民生,是參政黨充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實踐。通過開展社會服務工作,對民主黨派自身建設及彰顯黨派影響力都具有促進作用。
2.民主黨派的社會服務工作是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兩項基本職能的延伸和具體化,更具實效性和廣泛性。黨派的社會服務工作是通過廣泛深入的調研,了解實際情況后直面基層和群眾開展的,服務領域廣泛。相對于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而言,對解決群眾的迫切需求更能起到實實在在、立竿見影的效果,具有更強的指向性和實效性。
3.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工作是社會階層利益反映訴求的過程,是實現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民主黨派的成員構成匯集了社會各階層人士,他們可利用自身平臺開展大量調研,調節社會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要求,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民主黨派的社會服務工作是協助執政黨化解矛盾、理順關系、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徑。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1.社會服務工作特點鮮明。社會服務是貼近民眾的活動,民主黨派的社會服務是為促進各項基本職能的發展而服務的,具有政治性、專業化、社會化、無償性和靈活性的特點。
一是政治性顯著。民主黨派的社會服務工作都是在一定的政治框架內開展的。嘉興民盟為響應市委統戰部“紅船引領.同心追夢”統戰陣地建設口號,結合自身特色,以“黨盟合作、攜手共進、立足需求、服務社會”為總體思路打造黨派履職新陣地。
二是專業化較強。民主黨派成員大多在自己的行業領域內有較強的專業水準和豐富的專業知識,特別是參加社會服務的成員,一般都有著一技之長。桐鄉民盟成立了桐盟玫瑰志愿者服務團隊,教育系統盟員定期、定崗、定人為陽光家園托管中心的殘障學員開展音樂、繪畫、書法等專業化教學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三是社會化服務特點。嘉興民盟經過多年努力,民主黨派參與的各項社會服務工作,從人力物力的投入基本實現社會化模式。比如民盟海寧市基層委員會建立“五心社區服務站”,與硤石街道探索在東苑社區開展社會服務定點化建設。在社會服務活動中基層委有效利用社會資源,捐贈部分資金在社區建立黨盟共建活動宣傳室,不定期開展座談、調研等聯誼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常態化便民服務,解決社區實際困難。自建站三年多以來,服務居民3200多人次,開展親子教育、環保宣傳、社區調解等各類服務200多次,成為居民身邊的“便民站”,受到廣泛好評。
四是無償性和靈活性特點。民主黨派參與社會服務工作注重社會效益,以服務為宗旨,所參與的各種社會活動都是無償的。例如秀洲民盟的“康康行動”七年來,依托嘉興市腦癱兒童康復醫學中心,立足盟員資源,攜手社會各界,定期開展關愛、扶貧、咨詢、助醫、幫教等公益活動,對被服務對象來說都是無償的。黨派成員的非專職身份又體現出了靈活性的特征,對參與活動的時間、地點、對象和內容可單獨也可聯系多方機構合作進行,在2019年“康康行動”的首次活動中黨派成員在攜手眾多企業加盟的同時又攜手浙師大、市青少年宮,讓社會不同身份的志愿者們走進康復中心,用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將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愛傳遞給這群特殊孩子,溫暖他們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將“身心康健社會康寧”的公益理念傳播給全社會。
2.社會服務工作優勢突出。近年來,民盟嘉興市委會發揮界別優勢和專業特長,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工作。現今黨派成員多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他們擁有嫻熟的專業技巧和豐富專業知識,能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和專業資源,更好地達到服務的預期效果。嘉興民盟在社會服務中綜合運用到人才、信息和社會聯系這三大優勢,使社會服務工作突顯優勢。
民盟海寧基層委為打造“五心社區服務站”品牌化志愿者服務,建立了專家人才庫,為常態化開展服務活動提供智力支撐,目前人才庫已招募藝術和教育領域優秀人才19人,并下沉與社區黨組織結對,探討社區治理過程中的有關情況,以此作為黨派吸納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為黨派能更好地參政議政提供助力,同時也推動了社區治理工作水平的提高。2017年全省第二家“民盟同心.名師服務站”在民盟嘉興市秀洲基層委揭牌成立,三年來全體盟員上下聯動,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爭取盟內外資源為服務站學校提供菜單式服務,推進其教育教學開展和管理水平提高,為秀洲區教育教學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同年9月“民盟同心.名醫服服站”在新塍醫院落戶,定期組織醫療專家走進基層開展義診活動,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診斷與咨詢服務。新塍醫院在服務站的引領下,通過專家坐診、學術講座等形式在人才培養、專科建設、診療水平等方面做到了“輸血”與“造血”并舉,已逐步成為轄區內醫療服務的一張特色金名片,為促進醫療下沉、推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均等化、持續改善醫療服務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2020年9月“民盟同心,名師服務站”第二分點又在大橋鎮的嘉興市中醫院南湖分院揭牌,這既是對之前工作的延續,也是嘉興民盟進一步整合盟內優質醫療資源,支持助力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的的具體舉措,更是為緩解基層群眾“就醫難,就名醫更難”的實際困難做出了積極貢獻。
3.疫情下社會服務工作基層落地。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民盟嘉興市委會積極響應上級民盟組織的號召和倡議,緊緊圍繞中共嘉興市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時組織動員各級基層組織和廣大盟員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社會服務工作中去,團結一心為抗擊疫情貢獻民盟力量。醫衛界盟員沖在抗疫第一線,36名醫療系統盟員堅守崗位職責,加班加點忘我工作。教育界盟員們在立足本職教學工作之余對途徑武漢或回湖北老家過年的學生進行跟蹤關心和疫情的預防宣傳與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減少焦慮情緒,保持良好心態。文化界盟員紛紛拿起手中的筆,用作品來謳歌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人民警察和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感人事跡,鼓舞戰勝新冠肺炎的信心。為了支援抗疫一線,市委會及時動員各基層組織和廣大盟員捐款捐物,為疫情防控貢獻民盟力量。據不完全統計,民盟嘉興市委會共有近400人次累計捐款486208元,累計捐贈各類物資價值48萬多元,充分展現了盟員的大愛與擔當。為應對疫情幫助企業攻克時艱、恢復生產,基層盟員紛紛響應全民復工號召,進入企業做起“臨時工”,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在一次次的社會服務中,民盟人提升了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展示了黨派良好的社會形象,積極譜寫了黨盟同心的新篇章。
經過多年的實踐,民主黨派在開展社會服務工作中積累經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和長足的進步,已成為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但由于社會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不斷發展,參政黨自身資源相對不足等諸多因素的客觀存在,社會服務工作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主要體現在:
1.社會服務內容趨同,黨派的界別特色和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八大民主黨派各具特色,自成立起就有各自的發展對象和明顯的界別劃分,由此也形成了民主黨派各自的優勢,這些優勢的彰顯和發揮對于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從多年各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工作現狀來看,欠缺時代特點和深邃內涵。常見的形式是扶貧開發、送醫下鄉、幫教助學為主的傳統項目,黨派的界別特色和優勢潛力沒有充分挖掘和發揮。民主黨派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近年來,黨派均吸收了很多民營企業創業和技術人員、外企管理技術人員、私營企業主等新社會階層人士,他們在各自的行業領域中都是骨干和精英,但是目前的這種優勢并沒有充分利用起來,成員的能量和作用沒有充分調動和有效發揮。如能將自身的智力優勢與社會服務工作的實際需求有機結合,將組織的團隊作用和成員的個人行為有效整合,能使民主黨派的社會服務工作更顯活力和效力。
2.社會服務工作地區差異較大,品牌效應不明顯。由于受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中部和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相對落后,各地區黨委組織工作條件相對較差,與沿海發達地區合作交流較少,使社會服務工作受到諸多客觀因素的制約。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工作任重而道遠,一方面因受某些現實條件的影響,只能維持常態性和臨時性工作,很難創立適合自身實際、較有影響力的品牌項目;另一方面,即使形成了品牌,也會在加強品牌持久性上遇到各種現實困難。以嘉興秀洲民盟為例,“康康行動”社會服務品牌以“牽手腦癱兒童,點燃希望之星”為主旨,七年來依托國省市區盟員資源,全面踐行“善.和.達.美”的服務宗旨,開展了一系列社會服務活動;桐鄉民盟為拓寬社會服務渠道,創新服務方式,經過多年努力,也形成了“桐盟玫瑰行動”社會服務品牌。但這些品牌并非一勞永逸,需要在不斷探索中創新提升,深入推廣,做大做強,才能真正發揮出品牌效應。
3.社會服務工作保障機制不健全,社會聯動不足。社會服務工作的有效開展,既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各民主黨派和黨委部門相互協調配合。中央、省級民主黨派機關內設機構都有社會服務部門,從人員、經費、活動安排等多方面提供相應保障,組織各項工作的開展。但地市一級民主黨派機關沒有設置專職社會服務部門,也沒有專人具體負責實施各項社會服務工作,這對社會服務工作有效開展的組織保障是不利的。此外,民主黨派沒有社會服務的專項工作經費保障,在人力、財力和物力上的資源有限,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社會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甚至導一些有著良好社會效益的服務項目被擱淺。民主黨派在社會服務實踐中的作用就是緊密聯系各級黨委、地方政府協助共同推進國家民主化進程。但實際上民主黨派的地方組織參與社會活動多數為自籌自辦,缺乏專職部門統一牽頭,導致民主黨派與其他部門和社會組織在社會服務過程中的合作程度并不密切,一定程度上也影響社會服務工作的成效。
1.整合優勢資源,樹立社會服務新理念。民主黨派要充分發揮聯系廣泛的優勢,使社會服務工作發展為各方助推的全新模式。首先要準確定位社會服務工作的功能和方式,打破黨派界限尋求廣泛整合。在物質上要廣泛吸引黨派外的社會各界人士和企業家給與支持,在服務理念上要尋求創新,在服務內容上要從“隨意化”向“精準化”轉型,力求找準短板、精準發力。其次要積極借力拓展資源,開闊視野,挖掘人才潛力,探索借助外部力量為我所用的社會服務新機制。
2.結合參政議政職能,堅持開拓創新,打造品牌服務。首先,社會服務工作需圍繞參政議政職能努力推進,要積極協調利益關系,疏通各方利益訴求渠道。民主黨派需充分發揮言路暢通、聯系廣泛等優勢,幫助黨和政府更好地體察民情、順應民心、消除對立情緒。在社會服務過程中要加強調查研究,注意收集熱點、難點問題,反映社情民意,并充分利用人大、政協平臺認真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為社會管理保駕護航。其次,要取得社會服務工作的成功必須堅持開拓創新,為黨派社會服務工作提出新課題,跟上時代步伐,適應新形勢。同時還需要讓社會服務形成特色品牌,將地方特色和界別優勢結合起來,精準選擇精心策劃,集中資金和力量固定持久地做實、做強、做深重點項目。再次,民主黨派要隨時總結經驗和交流做法,注重宣傳,激發公益力量的引導作用,打造品牌效應。
3.完善民主黨派參與社會服務工作的保障機制。社會服務工作是民主黨派的一項長期基本工作,需要建立長效工作保障機制對民主黨派的社會服務工作加以引導和規范。一是進一步完善現有工作機制,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將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二是要把社會服務工作去行政化,進一步推動社會參與度。民主黨派的社會服務是在固定的政治框架中開展的,帶有行政化特點,長期以來對政府已形成了過度依賴,因此要推行全面深化改革將其社會化,突出服務本身,擴大社會參與。三是設立專門工作部門,強化人員隊伍,提高參與社會服務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目前參與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工作的成員具有臨時性和分散性特點,因此成立專職的社會服務部門,配備專業專職人員,強化專業素養能讓社會服務工作在組織、策劃、聯絡、實施方面更好地協調溝通,使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工作取得更加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