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
如果說幼兒是學生成長的基礎階段,則小學就是學生道德發展和品行培養的重要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學在培養學生品行和核心素養的發展上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行為等。雖然現如今很多學校進行了相關課堂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引起了很多學科代表人的思考和探究,如何能夠更好高效的提升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育成了重中之重。
首先,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很多教師無法擺脫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總是將成績看為評價學生的重點,所有的相關教學都與應試考試的內容和重點作為教學形式,這樣的長期發展不僅僅會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該教學失去信心,從而影響學生的發展。
其次,教學課堂安排不夠合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屬于理論型課程,課堂氣氛等本身就較為枯燥乏味,但是出現這種情況教師沒有及時地進行處理和反思,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學生的學習效率低。
最后,學生的學習方式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在新課改下,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運用自己的長期探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式。即使現如今大多數教師仍然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及相關的缺陷,沒有辦法更好的養成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針對現如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育中所出現的問題以及現代化教學工具和手段這一系列情況筆者進行了探究和分析。
隨著我國信息化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教育方面的資源整合,多利用網絡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資源,讓信息技術手段成為教學的助手,更好地去提高學習效率。在課堂上利用信息化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與學生多進行交流,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在今后的教學中充分抓住學生的學習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在豐富課堂內容的同時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現如今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進步,現代化教學種類也更加的多樣化,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道德與法治教育其實和語文有點類似,我們可以借用語文上的一些優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其實道德與法治教育不僅僅在課堂上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也可以從生活中通過學生的信息觀察進行學習,嘗試著讓學生利用寫語文觀后感這個記錄的方式來將自己生活中觀察到的事情盡情記錄分析和總結并寫出自己的觀點和認知,例如“在上學的途中發現公交車上有小偷大家都視若無睹”“校園暴力”“碰到扶老奶奶過馬路或者讓座”等行為,學生可以進行記錄并且寫出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認識和見解,并且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該怎么去做。然后在課堂中定期進行討論分析,讓大家一起發表對同一件事情的見解,教師進行引導和觀察總結。這種通過觀察到記錄到分析再到討論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關鍵同時教師也能夠從中發現學生的問題并進行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更好地去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在新課改的深入下,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位置,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教學中提高認知能力以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還要遵循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現代化教學模式相結合,創新出新的適應學生的教學模式,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育的最終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多換位思考,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分析,有效地去創新教學方式,通過多樣化以及適應學生需求的教學模式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能夠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有效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同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更好地融入社會和為國家做貢獻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