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富順縣兜山鎮中心小學校,四川 富順 643200)
小學英語高效教學的開展,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本校的教學實際,把握英語的學科特點,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在現有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通過自身教學水平及教學素質的提高,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參與英語教學的興趣。
教師要對教室內的環境進行統一布置,使得學生能在進入教室以后就被濃濃的英語氛圍包圍住,有種躍躍欲試,急于求知的學習感覺。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為學生講授有關“購物”的相關內容,其中使用到的單詞和功能性語言需要學生掌握,教師可以將教師布置成商場或者超市,然后在教室的墻壁上掛有基本的英語標識。例如“bicycle shop,clothes shop,food shop,”,然后讓學生牢記超市或者商場內的常用對話,使得學生能在身臨其境中,更好的感受到模擬的購物場景,進而能自覺的學習到英語,并能在不自覺中運用英語,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能自愿學習英語,必然會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在英語教學中,要本著樂學的角度,結合學習內容給學生創設有利于學生們參與的游戲,使學生們在快樂中體驗英語學習,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的良好效果。針對小學英語教育的游戲應更強調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因此在設計教育游戲時,應當考慮以下兩方面的特征:第一,知識性,作為傳播知識的載體,教育游戲應當首先強調知識性。教育游戲中的學習內容和培養目標應以教育部制定的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覆蓋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培養小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小學生學在其中;第二,趣味性,趣味性是游戲的必備要素。小學生的興趣所在是設計小學英語教育必須考慮的要素,讓小學生樂在其中。教育游戲以小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將傳統的單向灌輸的學習模式轉變為雙向互動的學習模式。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通過有效的學習來應用這門語言以解決問題,切實發揮英語學科語言的工具性。表演就是非常好的形式,在課堂上一次簡短的英語對話,既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語感,考驗學生的詞匯積累,特別是對于學生深化學科的理解更有價值,從而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
多媒體技術的特點是直觀性和趣味性,能將相關內容以更加逼真的效果展示出來,其實這種直觀性的教學手段更符合小學生的好奇心理,能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的調動起來,并能優化課堂的結構,讓課堂的整體效果得到極大的提升。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授有關Christmas相關內容的時候,先要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西方圣誕節的熱鬧場景,讓學生結合視頻和圖片,在配以簡單英文說明的情況下,能讓學生深刻的感知到圣誕節的快樂氛圍,進而能在此過程中低相關的詞匯與句子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幾張圖片,鼓勵學生使用“who is/are the from?It's/They're from”的句型進行操練,使得學生能對本節課的內容有清晰的認知,進而能掌握重點句型,能讓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更好的拓展,也能為高效課堂的建立提供必要的保障。
音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可以運用音樂節奏的美來渲染學習英語的氛圍,把枯燥、機械的誦讀英語變得富有節奏感,使得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初期就對英語產生了美感和好感。而兒童最喜歡看的動畫片也是完全可以用來教學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阿拉丁神燈、長發公主等童話故事是我們從小就喜歡的,純正美語發音的迪士尼動畫,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小學生可以從動畫里學習簡單的英語口語。
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英語教師要能夠將這一教學理念融入到對學生的課堂教學中,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將需要學生學習的英語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的同時能夠將自己代入其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在學生熟悉的事物或場景中,使學生參與到知識的運用中,提高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例如,在“Our animal friends”單元的教學中,從“pets”入手,問一些學生感興趣又容易回答的問題,觸發學生的表達欲,引導學生對自己喜愛的寵物進行描述,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以書面的形式開始,之后再以口語的形式進行表達,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
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工作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越來越重要,且作為英語系統學習的起始階段,抓好開頭非常重要。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立足于學科教學的現實,立足于學生成長需求,不斷尋求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推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現代化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