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衣加馬力·熱合曼
(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先拜巴扎初級中學,新疆 于田 848400)
在我國教育領域的所有知識科目中,數學學科是最為基礎的一門課程,數學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很大的關系。新的發展環境下,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深化改革,數學學科的分類變得更加細致,應用數學開始走進公眾的視野,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應用數學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內容,培養學生的個人素質,能夠在數學學習中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提高學生邏輯性思維的養成。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本身所具有的知識經驗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標準也對學生的自身素質做了較高的要求。但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形成了課堂上聽老師講授知識,自己則更多是聽、記和寫的學習習慣,因此面對新的學習情境難以適應,久而久之產生抵觸情緒。另外,受應試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學生往往重視課本而忽略生活,不少學生狹隘地認為數學就是計算和解題,目的是得到計算或者證明出正確答案,進而在競賽或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數學只在考試中才有用,離開學校也就不會感覺到數學的存在。因此,面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各樣有趣的、和數學相關的問題,學生由于經驗不足、對數學常識缺乏了解而難以辨認,最終錯過了現實生活中豐富多彩的數學知識,和數學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這種對數學問題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體會到數學的魅力所在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自身數學應用意識的發展。
在教學中,好多教師“以本為本”,教材寫什么就教什么,教材沒有的就不能隨便教,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在教材中有很多“節”,內容不多,也沒有相應的練習,處理這部分內容時,有的老師是一帶而過,有的將這一節作為一堂課。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不能刻板地“以本為本”,應根據教學實際進行合理的重組、取舍,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從而跳出刻板的教材,真正激發學生的應用數學意識。
數學教師在進行應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思想觀念,將傳統的死板的教學手段改變成現代化的教學方法,結合啟發式和引發式的思維方式,帶領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并合作討論,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教師要在應用數學教學當中為學生構建良好而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以掌握數學知識和應用能力為主,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分層教學,真正落實因材施教,重視對學生的情感體驗的關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意識和水平。
初中階段學習的數學知識中,有很多源自于實際的社會生活,很多數學知識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都有具體而直接的應用。例如,幾何當中的點、線、面、體等是從物體的具體形狀中抽象出來的;自然數是根據事物的次序排列當中抽象概括而得到的。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更要讓學生知曉知識形成與發展的全部過程,促進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這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作用。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充分實踐與體驗知識及其來龍去脈的基礎上,感知到數學具有的廣泛的應用價值。教師應該從學生熟悉的社會生活中挖掘問題,為學生創造數學應用機會。例如,老王的手機話費有兩種不同的套餐選擇:A套餐無基本費用,通話費用為0.25元每分鐘;B套餐有固定套餐費每月18元,但包含50分鐘免費主叫,超出部分按照0.19元每分鐘收費。老王某月的通話分鐘數為80分鐘,他選擇哪種套餐最合適?在學生解答完題目后,教師要進行總結性的講解,并且可以要求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找出類似的例子。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學生感知到數學問題來自于社會實踐,同時又應用于社會實踐,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與學生的互動式教學,需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即學生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平等的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學習和社會實踐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積極啟發,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在進行相互討論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致,學生在平等的基礎上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引導學生開展生活觀察、實踐操作、邏輯推理、課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互動活動,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知識和技能,提高動手能力,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了解事物、思考觀察過程中的問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和興趣。在互動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定位自身的角色,借助“活動”這種形式,把數學知識、學習能力、團隊合作等意識潛移默化地沉淀學生的心中。
結語:實際證明,單純的數學知識的教學是不理想的,要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還需要多樣化的教學。中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非常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對于應用數學意識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決定作用,因此,數學教師要合理創設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輕松地進行數學學習,并充分經歷自主活動、合作活動、知識的產生及應用的過程,培養初中生的應用數學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