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偉麗
(保定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互聯網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信息的獲取方式、閱讀方式以及交流方式等多個方面都更加的多樣化,同時對我國高校的思政教育也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和影響。互聯網不僅給高校的思政教育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發展機遇,只有正確加強對互聯網的認識,才能結合互聯網的優勢,對高校思政教育進行創新和優化,才能減少負面消息和思想文化垃圾對學生的影響,才能有效的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推進高校思政教育的高效發展[2]。
如今在互聯網的發展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并沒有及時結合互聯網的優勢,導致其中存在的不足越來越明顯,進而影響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以下就是新時期下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不足: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已經成為高校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但是在開展思政教育過程中,教師并沒有意識到互聯網對教育工作的有效價值,依舊是按照傳統的板書進行教學,導致教學內容無法及時更新,就造成思政教育的實效性缺失,從而影響了思政教育的效率和水平。
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背景下,一些外來文化和思想給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同時也影響了思政教育的有效開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應該及時的創新和改革教學觀念,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學習需求,然而實際上,思政教育觀念并沒有及時的轉變,依舊是陳舊的教育觀念,教師也沒有及時的掌握新時期下大學生的心理發展變化和需求,導致思政教育工作難以有效的開展。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在利用互聯網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虛假信息或者垃圾信息的影響,而影響了大學生自身的判斷能力,給大學生的思想和身心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甚至會落入到網絡信息的黑洞中。這一情況,也表明了教師缺少對互聯網信息的有效引導,同時也缺乏對學生判斷能力的指導和教育。
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作為高校教育體系中的重點內容,要想切實有效的改進和提升思政教育的水平和效率,就需要將互聯網思想合理的融入到教學理念當中。為此教師應該積極的創新和改革自身的教育理念,合理的融入互聯網思想,將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務和目標,并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不斷的提高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對海量信息的判斷能力,指引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核心素養。只有這樣才能規避外來文化以及各種垃圾思想對大學生的影響,才能更好的促進大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種信息以及資源的交流和共享,也更加的高效和便捷。這一特點剛好能夠解決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內容陳舊的弊端。為此教師應該合理的利用好互聯網技術,來豐富思政教育的內容,將新的社會熱點和各種教學資源合理的應用到思政教育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做好教學資源的選擇,將有價值的內容合理的進行篩選,從而來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以及教師深入的擴展,而且教學內容的豐富,還能有效的提高高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對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和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為高校思政教育的開展,開辟了更多新型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所以教師應該合理的,結合互聯網的優勢,實現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創新和優化,從而來解決傳統思政教育單一、落后的教學問題。利用好互聯網這一有效的教學平臺,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保證其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合理的利用微課、微信、微博等多種信息平臺開展思政教育工作,讓思政教育工作真正的融入到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借助網絡平臺的優勢,去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需求,從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和教育,讓思政教育真正的在互聯網技術下,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從而推動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
眾所周知,互聯網背景下,各種信息充斥在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對其思想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所以針對這一情況,高校也應該利用好互聯網技術來實現校園網絡環境的優化,加強對校園網絡環境和信息的管控,建立起專業的監管平臺和部門,來實現網絡環境的凈化,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網絡環境基礎,推動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思政教育作為高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在互聯網發展的視域下,也應該結合互聯網的優勢對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進行創新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思政教育的水平,才能促進高校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而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高素質的人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