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霖 王新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作為高校教師我們堅決響應“所有課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當做政治理論的事,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號召。把這一精神貫徹到高職院校的教學中,使學生不但掌握課程所包含知識,同時也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
我們所面對的學生,都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也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成敗興衰。作為教師培養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接班人,就能保證我們幾代人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薪火相傳、生生息息,保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興旺發達。
作為高等職院我們培養的人才是當代社會主義祖國建設的重要力量,同時也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參與者。那我們培養的這些人才的質量不僅應該具有扎實的專業素質,還應該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質。他們應該具有熱愛科技,獻身事業的思想,在工作中有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以身作則,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
在高校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也是當前高校教育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在高校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基礎,有效地展開相關的思想政治教學,在專業課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將思想政治教學融入其中,做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
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屬于一個漫長的系統過程。首先,思政教學并非只是增加幾項活動或者多開一門課,而是有機的與自身教學的目標進行精準對接,轉變原有思政課程單一化的特點,有效的將專業課和思政課之間進行結合,形成完善的思政教學體系,師資團隊,讓輔導員,教師,專業課教師以及各個校內外專家進行有機的結合,讓這個教師的德育意識和能力提高,具有如此才能將思政教學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做到立德樹人任務細無聲,讓思政教師、輔導員教師專業課教師之間進行有效的聯動,全方位的形成立體化的育人體系。
高職院校的教育的側重點不能只放在基礎知識的講授上,而要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只有這樣可以間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時有助于這些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也要更新這些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就要改變以往的灌輸為主的教育觀念,倡導以引導為主、灌輸為輔的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去。
以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主要以被動灌輸為主,而學生被當成了記憶的工具,老師強迫學生接受所教的內容。在這樣固定模式下教育出來的學生走入社會后就容易形成思想和行為的偏差。所以我們要正確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學習,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專業課程教學中去,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水平,并不是一味地把知識強加給學生。另外,要創新多樣化的專業課程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進行專業課程教學的時候要重新設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及內容,我們要在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后加上素養目標,這樣我們就能很好地把專業課程教學和思政教育好好的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讓專業知識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出比較大的功效。但是專業課程每部分知識所包含的思想教育內容不同,我們就要根據學生的精力和興趣愛好來選擇教學的內容,設計好教學內容,并讓思政內容融入進去,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比較大的思想沖擊和改變,并且讓思想深刻的政治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水平,達到專業課程教學的目的,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情感和思想教育。因此我們可以把專業課程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共同推動高職院校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培養他們既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又有一定的道德水平的技術人才。
在學生日常思政教學和管理的過程中,輔導員作為該項工作的實施者和組織者,一定要注意將自己的責任明確,輔導員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工作的展開。在此過程中一定要與學生之間進行聯動,形成關系鏈條,主動聯系各專業課的教師以及家長、宿管人員等形成完善的育人關系網,并且加強分類管理,注重在工作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尋找規律,讓輔導員的工作水平提高。
在高職院校中進行思政教育,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形成正確的政治思想態度打好基礎,培養專業人才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以及社會責任感,大力提升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才能適用現代化建設需要,才能夠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教書育人是學校的根本,教師的基本使命就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我們應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