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熠
(重慶市銅梁區外國語實驗小學,重慶 402560)
音樂在人類的精神、情感、靈魂和性格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音樂教育是人類文明建設的需要。素質的培養是音樂教育的基礎,其重要性就像漢字一樣。因此,小學音樂素養的培養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刻不容緩的。重視小學音樂素養的培養,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方面,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成為跨世紀建設培養人才的關鍵。加強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對于提高民族音樂文化素養,具有十分長遠的意義。小學音樂教師應深刻認識到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性,通過相關措施創新小學音樂教法,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行為會不自覺地影響學生們的成長。音樂教師不僅要做好教學工作,還要在教學過程和教學之外,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知識和教學水平,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通過專業技能培訓,主動學習音樂專業的相關知識。他們還可以參加各種音樂活動,參加專業等級考試,去進一步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素質。同時,教師還應充分了解小學生們的一些心理特點,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出最適合他們的教法。
在小學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們的學習興趣不高,即使教師的教學水平高,課堂內容再好,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激發這一點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教師要能了解小學生年齡階段的一些基本特征。
例如,小學生都喜歡玩游戲,所以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充分運用游戲的方式,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合理的游戲,為學生整合有趣的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準確地掌握教育功能,并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比如:唱名練習訓練可以被添加在游戲中。游戲教學不僅能保持游戲的趣味性,還能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相應的知識,使學生對所學的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音樂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法時,應注意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于自己喜愛的事物,往往有著濃厚的興趣,同時,在不斷探索中學習和成長。小學音樂教學也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培養和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當我們設計課程的時候,也可以在教材的內容中,加入一些學生生活中喜歡的元素。例如,當我們欣賞和學習一些音樂時,我們可以在多媒體播放視頻里,放一些小學生更喜歡的卡通形象,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一些音樂的學習中,我們可以用童話的形式,向學生講解歌曲背后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并讓他們參與其中,從而,提高和保持其學習的熱情。
在小學的傳統音樂課上,主要是教學生唱相關的歌曲,所以,音樂課變成了“歌唱課”。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顯然不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當我們在小學教音樂時,可以試著擴大班級。讓學生多接觸課外音樂作品,多了解音樂方面的知識。例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示一些古典音樂作品,供其欣賞,包括:兒童歌曲、民族音樂、古典音樂、流行音樂等類型。進而豐富課堂內容,陶冶學生們的情操。此外,我們還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各種常見的樂器,讓他們體驗相關的內容。同時,教師也可以簡單地向學生們介紹相關樂器的知識和演奏方法,或現場為他們表演。提高學生們的知識水平,提高他們對相關內容的認知,提升孩子們的音樂素養。
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要多與學生交流,拉近與師生的距離,激發學生們的音樂情感,加深其對音樂藝術的理解和認知。在音樂素養教育中,學生處于主體的地位,他們才是音樂素養教育的主要對象。學生們希望向教師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但教師往往在教學中板著一副面孔,沒有學生帶來親密感。因此,教師應該多多創造與學生交流的機會,這不僅是關于音樂的交流,也要談論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和學生對未來的想法。當學生對教師有親近感,更信任教師時,也必將會更加積極地配合教師的音樂教學。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非常重要,這是所有小學音樂教師都應該關注的問題。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當地的教學情況,通過多種手段進行不斷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