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維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大柳河鎮大柳河中心校 ,河北 廊坊 065800)
課堂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語言是教師完成課程的主要手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率先運用精練、藝術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閱讀。這門藝術值得每一位語言教育工作者付出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去學習。
教師的書面語言應當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往往喜歡模仿教師的字體和書寫風格。因此,教師在黑板上寫下的每一個字,繪出的每一幅圖都應當是賞心悅目的。優美的板書是教師的基本功,教師提前設計課堂內容的板書,學生通過教師的板書不僅能夠回想起課堂講解的內容,還能對學到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進而進行深入思考。教師在批改學生的書面作業時,也應當注意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糾正學生錯誤的同時要對學生進行鼓勵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學生坐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課,一個最重要的目的是習得知識,這也是教師需要明確的一個目標。在教學時,要盡量能給出準確的語言,無論是在授課時,還是在與學生交流時,給出肯定的回答,加深孩子的印象,才能取得口語表達的效果。對于孩子的表達,教師所進行的評價要客觀,雖說我們課堂教學以鼓勵為主,但是一味的夸贊可能會讓學生有些迷茫、無味。針對學生的回答,給出有指導性質的評價,比一味的夸贊、鼓勵來得更為重要,學生也會倍加珍惜這樣的評價,教學語言才起到了真正的作用。
教材中一篇篇文章或講述了某個生動的故事,或描繪了動人的景色,學生只有站在第一角度去賞析、感受,才能領悟作者想要表現的內涵。朗讀的作用在于將他們帶入到畫面和情境之中,激起學生的情感。但試想,如果教師將朗讀作為一項硬性的任務布置下去,學生們就會應付了事的完成,是完全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的,更無法表現出作品原有的藝術性。藝術化的教學語言能夠根據文本類型和內容的不同,處理好語氣,設計好內容,感染學生的情緒,使他們帶著更飽滿的情緒去朗讀。
語文教材中有大量形象生動的文學作品,它本身就是用形象的文學語言寫成的;另外一些不屬于文學作品的課文,也是古今中外文質兼美的有一定特色、一定典范性的文章,它們的語言也是生動形象的。講這樣的課文,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生動形象的語言才能準確地傳情達意,使學生通過似乎看得見、摸得著的語言的描繪,在腦海里重現場景,感知故事,認識人物,思考問題。
而且教師的語言教學也有利于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有時候雖然是同樣的一句話,但是不同的語氣展現出來也會造成不同的效果,而語文教師則可以通過情感的轉換,很好的用語言達到他們所想要的效果。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好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還能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神奇之處。小學階段的學生模仿能力較強,當他們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之后,也會開始有意識的模仿教師,從而形成閱讀的興趣。而教師的有感情朗誦也會被學生們爭相模仿,從而使學生們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也可以趁熱打鐵鼓勵學生多朗誦古詩,或者開展口語交際活動,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使學生更好的全面性發展。而學生對語言產生一定的興趣之后,即使他們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問題,他們也會努力的克服,并不斷的學習進步。
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其在平時的學習中活潑好動,對于未知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但同時學生也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注意力,進而導致學生課堂注意力不夠集中。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維持課堂注意力,解決學生之間存在的學習矛盾。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只是單純的對學生進行批評是不可取的,這樣可能不僅無法緩解師生之間存在的矛盾,還會引發學生的反感之情,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熱情。針對這種情況,教師也需要做好正面的教學引導工作,要把握好批評的尺度,穩住學生的情緒,比如說在課堂上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首先應當反思是否是因為自己的教學存在不足,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才會喪失學習積極性的,然后再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其對于學習的看法和意見,然后再有針對性的對教學進行調整和改進,這樣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來說,其教學效果可能更加的理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更高。
在現在的生活當中,網絡已經完全滲透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甚至包括小學生,在假期時間都十分喜歡利用網絡進行一些娛樂軟件的使用,比如說抖音或者是快手等。所以在認識到這一點以后,老師就可以積極的在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一些網紅用語,去刺激學生,讓他們的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有利于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充分發揮了教師課堂語言的魅力。
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律的職業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