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
(東北電力大學理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2)
“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通俗的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2015 年3 月5 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ITFIN)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做好計算機的實踐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但是,現階段計算機實踐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高校計算機類實驗教學,平時老師很少改變教學內容,往往是課內實驗的實驗內容六七年之內都不改變。由于當今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學生對新知識極度渴望,但教學內容過于老舊,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很多的教師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實踐的內容安排不切合實際,根據自己的心意來安排。上課做幾道練習題,而普通的練習題網上都有答案,由于答案輕易可以被獲得,學生往往存在抄襲的現象。
在計算機類課內實驗的實踐教學中,最普遍的教學方法就是演示法,老師在電腦上演示,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跟著操作。表面上學生知道怎么操作,但是,這都是簡單的演示和簡單的重復,沒有創新性教學方法。同時教師沒有幫助學生去分析問題,也就是老師沒有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后提出編程方法。而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節省時間,都將代碼編寫好,學生只要去復制一下代碼,然后,會運行出結果就行。表面上學生的實驗報告即有代碼又有實驗結果,感覺學到了不少知識。但是如果真的要讓學生去解決實際問題,就變得很難了,這一點,可以從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這幾點的比賽結果中等到驗證。由于沒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是將自己的一套理論知識和操作模式灌輸給學生,學生缺少了自主構建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這種形而上學的教學方法亟待改進。
實踐考核內容與生產實踐相脫節情況比較嚴重,課堂所學的知識與實際應用相差較遠,無法實現直接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導致不能學以致用。在實踐教學與考核方面,教學內容在教學設計方面缺乏系統性和邏輯性,內容枯燥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在考核方面,缺乏規范的標準化考核體系,考核隨意性太強,考核內容簡單易會、流于表面形式,導致實踐教學效果欠缺。實踐考核在實踐教學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檢驗學生學習情況。同時也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學習的不足之處。由于考核方式的不科學,直接導致學生對所學學科的掌握,達不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同時一般考試都選擇通過上機考試來進行,由于機房空間有限,電腦數量也有限,無法讓考生們保持一定的考試距離,這為學生的作弊提供了條件。這主觀的幫助了學生作弊。除此之外,由于部分老師對考試結果的批改不負責任。導致學生認為計算機類實驗課容易通過,主觀上就學習壓力不夠,導致教學效果極差。
雖然高校不斷的在改進計算機機房的硬件設施,但是現在計算機品牌型號仍然有很大差異,有的高校機房各種類型的電腦都有,給實驗室機房維護帶來挑戰,很多情況學生在上機的同時,電腦容易出現問題,有時候,寶貴的上機時間都浪費在維修電腦的時間上了。本來一個學期,實驗類上機課就不多,鍛煉的機會就很少,再加上計算機硬件的限制,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針對上述目前在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改革管理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實踐教學應該以頂層設計的制度優先,良好的實驗室管理制度,有助于學生開展積極的實踐教學。以往實驗室沒有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設備進來后,很少有老師去積極維護。為了保證實踐教學順利開展,積極向學校申請勤工助學崗位管理的學生,對學生計算機維護進行科學有效的培訓,保證計算機和網絡的使用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并且安排專門的學生對計算機實時監管,保證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同時實踐教學的內容是提升實踐教學的關鍵,對于實驗教學的內容,建立跟蹤和評價體系。并積極培訓教師,保證實驗教學內容的更新和與時俱進的教學內容。同時和多個企業溝通,保證第一時間知道企業的發展需求與學生實踐環節無縫銜接,做到有的放矢,學以致用。
如今傳統的實踐教學方法,幾乎都是演示講解法。雖然直觀,但是難以激發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理解。應該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主,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允許不同特點的學生,采用不同方法來進行課堂實踐教學。只要學生能夠學到知識點,就應該多多鼓勵,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可以讓學生自己找一些喜歡的問題,大家一起討論,一起建模,然后進行編程,最后完整的輸出結果。實現一條龍的學習。而不僅僅是老師給布置學習題目和任務。其次,發揮互聯網的優勢,積極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如微信和騰訊會議等等其他方式,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學習。
對于計算機類實驗課程的考核,應該采取多種方式結合的形式,而不單單是進行簡單的上機考試,編寫一個程序來進行考核。可以通過平時的實驗,加入到期末考試的權重里面。結合平時學生的表現以及對知識點的掌握和學習的主動性方面,多方面的全面的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每一門課程設立單獨管理小組,有各課程小組長主持集體討論,核定好實踐課應該承擔的教學任務,力爭做到每一次實踐都有全面的設計方案
為了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學校應該與企業進行合作,對于計算機類實驗教學來講,要多到企業進行實習實訓。因為企業中有相對比較成熟和實用的技術,另外企業最了解所需要的人才形式和人才具備的最基本條件。所以,學校有必要和當地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合作,以求高校培養的大學生能夠真正適應社會的需求。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盡早了解和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也可以接觸和了解企業內部管理與工作流程,能夠更切合實際地來鞏固和深化已學過的專業知識。同時,學生也可以到學校自己的產業園區進行實習實踐。也希望學校多提供這樣的實踐機會,這就要求老師和學校管理人員多溝通,多聯系,多創造實踐的機會。
人才培養目標、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賴于課程體系的建立和教學過程的實施。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應根據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目標,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調整目前人才培養方案,對計算機類專業人才的教學課程體系做進一步改進。在人才培養思路上,我們始終秉承創新是第一發展要義的教學理念,即以創新為前提條件,以學到知識為目標。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計算機類實驗教學專業課程體系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企業的新理念和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