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娟
(煙臺黃金職業學院,山東 煙臺 265407)
創意是藝術設計的靈魂,創造性人才的培養最重要的是對創意思維的培養,創意思維是創造力的基礎,也是人們完成創造活動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對藝術設計者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是高等學校美術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無論是在學習過程中,還是在日常生活里,或是對于就業或創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都是至關重要的。作為教師,再培養藝術設計人才時,在加強專業理論培養的同時應著重對學生創意思維的開發與培養。
思維指的是人類大腦對于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以及內在聯系的概括和反應,思維的活動過程以問題的產生為源頭,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創意思維是人類高級心理活動中的一種,是指通過獨特的有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對客觀事物的本質進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人類智力水平的反應,在普通思維活動的特點之外,還包含了創造性、聯想性、綜合性等其獨有的特征。創意思維并不脫離其他任何一種思維獨立存在,而是多種思維的有機結合,有其特有的運行規律,可以理解為個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發散思維以及抽象思維形成新的觀點和思想,或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顯示出的獨一無二的、有創造性的成果,為社會生活帶來有價值的產物。因此,創造性的活動與人們的創意思維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人們在完成某種任務的過程,實質上是思維活動的過程。問題的產生是思維活動的前提,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適時的啟發學生,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藝術設計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對社會生活而言,它幾乎涉及到了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如工業產品、服裝、平面、包括動畫新媒體等等。藝術設計作為一門高校藝術類課程,對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藝術設計和教學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對于設計者的創新思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從事藝術設計專業的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意思維,并能夠將創意思維應用于藝術設計之中。
藝術設計課程對于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設計課程的最終目的之一也是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在涉及領域中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那么想要突破學生固定程式化的思維,提升設計的綜合能力的方式就是培養其創意思維。因此,當前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是當前藝術設計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
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創意思維培養存在的問題主要從教學方式單一和內容缺乏新意兩個方面展開分析。
藝術設計作為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作力、應用能力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較為古板,我國藝術設計教學在課堂的教學方法上來看,大部分教師采用的教育方式是填鴨式講授。比如在一堂課中,教師所講授的時間幾乎占據90%,多數情況下是教師自問自答,完成課堂任務即可。講授的內容僅僅是教材上固定的知識,其中互動時提問的問題也比較簡單,這種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缺乏相應的交流與溝通,沒有結合學生的現有水平,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利于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在教學中應注意創設情境,始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自主探索。因此,如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增強自己的知識水平,激發創意思維,并建立與生活的聯系,是現階段美術課程中需要正視的問題。
第一,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待改進,對于教學目標的定位存在偏差,教學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在藝術設計課程中不應只注重傳授基本的軟件操作技術,比如構圖、色彩、排版等,還應結合多方面的角度進行引導和評價,注重其內涵的表達。如對于作品如何表現主題,如何傳達思想,反應社會等深刻的意義。第二,藝術設計的方向內容較為局限,方向應包含專業知識以及多種領域的認識,拓展知識有利于開拓學生的眼界,引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意思維。第三,目前很多高校的課堂教學依然沿用傳統美術技法的教學,比如對美術作品的臨摹,內容不夠豐富,長時間固定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墨守成規,不利于學生的創新發展。
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創意思維培養的措施可以圍繞提升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提升教學質量,注重引導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和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三個方面展開探討。
教師的專業水平是影響教學質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提升藝術設計教學的質量首先應當對專業教師自身的素質進行提升。當今的時代發展日新月異,教師的教學理念應緊跟時代的腳步不斷進步,新的學習理念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發展。首先,高校應適時為教師組織專業培訓,不斷學習,可以通過專家講座的方式進行研究探討。另外,藝術設計教研室應當定期舉行研討會,對于當代最新的設計趨勢和理念進行分析,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促進教學的發展。
當進行藝術設計課程的講授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很重要的一點是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只有了解學生的想法和經驗水平,才能夠設置適合的學習方法和內容,使學生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經過教師的引導,能夠多方面的思考問題,結合生活中的信息豐富作品的內涵,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完成新知識的意義構建。另外,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想法和作品,對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創作熱情。
藝術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結合的產物,包含了很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因此,教學模式不能局限于固定、單一的方式,建構主義教學觀指出,教學的情境創設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當考慮是否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意義構建,包含問題的設置、教學內容的安排。第一,教師應當重視學習過程,在充分發揮學科特點,以有特色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比如實地參觀考察、自主探索等,加強實踐與社會的聯系,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使學生在實踐中主動獲取、自主構建,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第二,在授課過程中多選取優秀案例進行賞析講解,引導學生拓寬視野,讓學生多看、多思考,多互動,使不同的思想融會貫通。第三,在課堂教學之外,應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創作,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意思維。
作為教師,引導學生形成創意思維的解讀和發展是十分必要的。藝術設計的教學也是一種藝術創作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學的內容和思想不應該僅僅單純地局限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和解讀,更重要的是,需要從創意思維的角度,在教學理論的指導下,以創新創意的思維支持藝術設計教學不斷的進步,使藝術設計課程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