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佳
(山東旅游職業學院,山東 濟南 250200)
旅游和文化有著密切關系,文化是旅游的載體,是旅游的靈魂。鄉村旅游和傳統觀光游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鄉村旅游更具當地特色,讓人們在欣賞風景的同時還能了解更多民族文化,甚至是我國傳統文化,這樣的旅游更有深度,對人們的影響也更深遠。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可以看出,我國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以此來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文化傳承的問題。
鄉村旅游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可以提升鄉村的價值,為鄉村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鄉村旅游也是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提煉,可以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學習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
大部分鄉村中都蘊含著一些當地特色文化,這是豐富的旅游資源,也是豐富的旅游產業,為鄉村旅游帶去了更多活力,也使得鄉村旅游更具生命力。鄉村文化包含的范圍比較廣,內容也比較多,鄉村建筑、民族活動等都屬于鄉村文化,當然也包括了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勞動工具、婚喪習俗等。由此可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是對當地居民生活的一種特殊展現。隨著時代發展,城市生活腳步越來越快,壓力也越來越大,人們逐漸開始向往鄉村生活,欣賞傳統文化,這樣可以為快節奏的生活增添幾分休閑。由此可見,鄉村旅游之所以能吸引大量游客,就是由于其與城市生活的不同,給人們帶來的感受也不同。
通過近幾年的各種政策可以了解到,政府逐漸加大了對鄉村經濟的建設,也在致力于發展鄉村旅游,讓鄉村更加繁榮和興盛。鄉村旅游的興起,加大了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宣傳,使鄉村旅游有了新的內涵。在此過程中,實現了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把其和經濟建設相結合,讓鄉村有了更好的發展。通過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吸引更多有利的發展因素,把傳統文化中融入更多先進文化,從而打破了傳統文化的局限性,實現了文化的與時俱進,進而使傳統文化獲得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另外,鄉村旅游使傳統文化煥發了活力,推動了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揚。
城市發展是鄉村發展的動力,但是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使傳統文化發展面臨著挑戰。如果缺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會使傳統文化遭到破壞,從而不利于傳統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在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失去了其本來特性,更加商業化,傳統魅力大大降低。對傳統文化的挖掘要基于保護的基礎上,采取科學合理的開發措施,也就是開發性的保護,這樣才能使傳統文化更具有本身的魅力。旅游資源開發雖然需要緊跟時代步伐,但是對其的傳統性保護也是不容忽視的,這是發展鄉村旅游需要堅持的基本原則。在時代發展過程中,旅游發展也需要與時俱進,要根據人們的愛好和審美,進行鄉村旅游建設。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追求自然風光和原生態的生活,這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契機,因此,要把鄉村最原始的狀態呈現給人們,吸引更多游客,滿足人們旅游的需求。
在推進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把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如果單純地依靠保護口號,或者是當地村民實施保護,會造成文化保護的片面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要借助社會各界的力量,把政府、企業等都作為保護文化的對象,其中政府發揮的作用是最大的,也是最具效力的。通過相關政府部門的加入,可以制定一系列文化保護措施,或者是完善文化保護體系,實現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監管,這樣可以使鄉村旅游獲得良性發展。同時,這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通過政府的加入,給人們起到了帶頭作用和警示作用,減少了對傳統文化的破壞。總之,要使傳統文化更有深度,更具吸引力,使鄉村旅游和傳統文化可以緊密結合,共同發展,共同促進,一起建設美麗新鄉村。
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因此,政府要建立有效的保護機制,引導人們積極保護傳統文化。只有在政府的監督下,保護工作才能更有效率,傳統文化的發展才能更長久。在進行鄉村建設之前,政府要開展全面調查,對當地各種旅游資源進行合理評估,弄清楚哪種是當地最重要的資源,最能吸引游客的資源,這樣才能保障鄉村旅游長遠發展。另外,還需要對當地的旅游資源進行評估,看其是否適合開發。傳統文化是對旅游資源的補充和完善,可以推動鄉村旅游的發展,讓當地旅游資源更具特色,更有文化價值。對于一些鄉村基礎設施也要不斷完善,這是發展鄉村旅游的硬件條件,通過鄉村建設可以使旅游更規范,文化市場更和諧。這樣不僅可以吸引游客,還能吸引更多企業來鄉村投資發展,為當地農民增加了更多收入來源,使鄉村的整體經濟水平可以得到較大提升。
綜上所述,鄉村旅游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需要政府發揮管理和監督作用,實現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鄉村旅游和傳統文化具有緊密聯系,傳統文化使當地的旅游資源更加豐富,從而吸引了更多游客,讓更多人了解了傳統文化,這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傳統文化十分具有當地特色,在挖掘傳統文化時,要找到傳統文化的內涵,讓人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