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宏慧 王瑞芹
(1.贛南醫學院醫學信息工程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2.贛州農業學校,江西 贛州 341000)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必須要有相應的基礎條件,智慧城市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典型場景,必須要有相應的基礎條件,支持智慧城市建設。
信息基礎設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智慧城市建設基礎條件,贛州的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完善,現代化通信網絡基本建成,覆蓋面廣泛,2018 年已經實現90%以上的覆蓋率,固定寬帶用戶超200 萬,移動互聯網用戶超800 萬,基本實現4G 全覆蓋,5G 試點31 個。三大通信運營商大力建設IDC 機房,可提供對應的云服務。
(4)分類目標物體:根據全連接層獲得的卷積特征進行分類,判斷目標物體是否為人臉,若目標物體為人臉則C=1,否者C=0。使用的分類函數為softmax中的交叉熵損失函數。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信息基礎設施的完善,雖然非常重要,但是其作為底層基礎設施,其作用的發揮,必須要在標準化、統一的數據資源標準之下,實現信息共享,隨著一化三通、集約化建設深度推進,信息資源數據標準建立,大數據更新、交換、共享平臺建立,基本可以實現全市各部門、各市縣之間開展數據交換、共享。基礎數據量,尤其是政務大數據平臺上數據資源目錄高達2483項,匯聚上億級別的數據量,信息資源共享已經見到成效,可謂贛州通、信用平臺、經濟核查等平臺提供數據支持。
痛定思痛,我們對公司業務做出重大調整,收縮重心,裁掉非核心向的員工。猶記得當時我對那些被辭退的員工首先說的是抱歉。
贛州位于中央老蘇區,老蘇區在黨和國家的政策中是振興的重點,政策紅利正在顯現,同時贛州位于珠三角、長三角、海西經濟區等幾個重要區域的幾何中心,是大灣區產業對接的橋頭堡,也是東南沿海向中部內陸延伸過渡的核心區域,優越的條件為其建設發展智慧城市產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必須要突出整體規劃,強調頂層設計。智慧城市是一個只有起點的工程,沒有終點,必須要做好頂層設計,有條不紊地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贛州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總體上圍繞建成一個運行中心、城市治理、社會民生、產業經濟、資源環境四大智慧應用、一個公共信息平臺、一套公共信息化基礎設施,即智慧城市1411 體系。在贛州蓉江新區開啟智慧城市建設,采取模式為中央企業與地方政府合作,以EPC 作為合作模式,通過對政務服務資源等多個體系信息的整合,通過物聯網、空間地理等新技術,運用于城市治理,對管網、交通、警務、城管等進行實時管理,實現各類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增值應用。按照贛州的經驗,必須要站在全市全局以及戰略高度進行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統一布局,重點圍繞1411 體系,實現全市統籌規劃網絡,共性支撐平臺,信息資源庫等支撐體系。同時應當充分重視數據資源的價值作用,通過建設數據平臺倒逼數據共享,打通各部門之間的共享通道,消除信息孤島,實現城市感知數據、政務數據、社會數據的全面匯聚。進一步需要需求牽引,以注重市民體驗為先,將智慧城市建設的需求點以及落腳點定義為群眾滿意度,促使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民生領域的深度應用。
多數城市河流都有美化城市環境的功能,甚至以城市標志的地位存在,而一旦發生污染,會直接影響城市形象。為此,必須借助科學合理的方式對河水污染情況進行處理,促使其恢復原有功能,而在處理技術的選擇上,需要結合城市河流污染實際情況。多元化處理就是綜合多種治理技術對城市河流水體進行處理,包括水體凈化功能恢復技術、人工生物處理技術等,但應用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經濟性原則。
智慧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要保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標準應當統一。要求必須要處理好法律法規與技術標準之間的關系,堅持法律法規完善和技術標準統一先行,這是保證智慧城市建設可持續的必要制度保障。因此需要結合本地實際以及產業發展情況,圍繞頂層設計方案,有的放矢地進行技術標準和應用規范的持續建設,發揮政府、企業與行業的效用,推動技術標準和規范的進一步完善,改變各自為戰的局面。
圍繞數據驅動、以人為本、需求導向的建設思路,基于數據強市、云上贛州的建設目標,對標國內外先進地區,充分梳理國家、省、市、區縣之間的關系,高效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IOT、云計算等,構建信息一體化體系,打造廣泛接入各單位、區縣的業務系統,向省級、國家級平臺提供接入接口,以未來5~10 年的信息化建設為目標,賦能經濟發展。打造一個中心、一個基礎、N 個智慧應用,一個基礎為城市基礎設施,重點是要打造涵蓋全市的全面感知網絡,電子政務網絡、計算存儲資源集約化管理系統,為智慧城市提供感知能力、數據存儲能力、數據共享能力。一個中心,圍繞大數據技術,打造數據資源中心,用以支撐城市數據資源管理與服務,通過數據的匯集,整合、提質、發布以及管理,構建多項數據資源庫,為大數據分析提供支撐。N 個智慧應用,突出圍繞智慧產業、智慧政務、智慧民生等領域,發展智慧旅游、智慧商務等業務系統。
基于高速網絡、全面感知網絡、數據中心、運行管理中心等重點工程,有的放矢地進行智慧城市建設,高速網絡力求完善無線網絡覆蓋,推進5G 部署,政務外網改造提質,尤其是要大力推動5G 網絡應用。基于物聯網實現對城市的全面感知,打造統一物聯網平臺,實現各行業應用物聯網設備的上網,對城市進行動態監控。圍繞大數據技術,構建全市統一的高效可靠、安全的城市大數據中心,通過與騰訊、阿里、百度、運營商等企業的合作,打造大數據中心,通過構建相關保障機制,實現數據開放共享。圍繞大數據中心,構建大數據運營、城市規劃、綜合管理、應急協調指揮等功能為一體的運營管理中心,實現跨層級、跨區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高度融合共享,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各地區都在探究研究智慧城市建設,以打造現代化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促進城市轉型升級。贛州市的智慧城市建設經驗,具有一定的成熟性,在贛州蓉江新區的智慧城市試點中所形成的經驗,可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