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媛媛
(河北省隆堯縣魏家莊中學,河北 隆堯 055350)
隨著我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以及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多元教學評價將會成為教學評價發展的方向,并被廣泛運用于各學科領域,成為評價學生水平的重要策略。利用多元教學評價來推進教學改革,給學生以人性化的發展空間的種種實踐已全面展開。實踐表明,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將成為未來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結合初中化學教學工作,下面筆者談一談對多元評價的理解和多元評價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單一的紙筆測驗和標準化考試在化學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弊端:
(一)標準化的評價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獲得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它是靜態的一次性操作方式,不利于將評價和教學過程結合起來,尤其忽略了對學生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形成過程的考查。測量的結果是學生“知道”什么,而不是學生“能做”什么。
(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知識建構是通過自我調節來完成的,因而每個人的知識建構方式不一定相同。教學評價用標準化的方式來進行,過分強調學生學習和思維方式的統一性,忽略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三)根據多元智力理論,學生的知識表征與學習方式有許多不同的形態,用單一的教學評價方式來評價學生是有局限性的,它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因此,多元評價的意義就在于:1.用動態的評價觀來取代傳統的靜態評價觀,關注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注重引導學生以適應自身的學習方式來學習,以形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2.重視學生的獨立性,考核學生對知識的自我組織能力;學生獲得知識的整體性;學生的建構過程和作業能力的發展。3.用多種評價手段和方法來衡量不同的學生,鼓勵學生發展和使用不同的智力方式來學習、記憶、表征和應用知識。
化學教學中多元評價的實質在于全面真實地評價學生的化學潛能、學業成就,以提供化學教學改進的信息,促進學生的發展。化學教學和評價是同一過程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多元評價觀點下的化學教學,實質上是對學生化學知識建構過程的介入。Campbell(1996)曾概括出多元評價方式的五項基本原則:1.評價是多角度的;2.評價關注學生不同階段的成長;3.評價要反映教學信息;4.正式與非正式評價同等重要;5.學生是主動的自我評價者。
因此,筆者認為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多元評價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評價不僅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評價的過程;不僅要關注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個體差異,實質上是要實現對學生多維發展的多維評價;不僅要考察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對化學概念及其規律的掌握與理解,還應該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價值觀、科學探究方法與能力、科學的行為與習慣等方面的變化與進步。
第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評價的主體中教師仍將發揮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評價應是激勵性評價。通過評價,一方面,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的好奇與探索精神,使學生對化學學習始終保持愉悅的情感體驗。另一方面,學生主動參與評價,從“被評價者”變為“評價的參與者”。通過自我評價促進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自我發展、自我成長能力。學生間的相互評價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建立一種新的伙伴激勵的機制,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合作學習氛圍。同時,家長和社區的合理介入,共同承擔評價的責任,以確保評價的客觀性。
第三,評價手段的多元化。評價不僅是考試和測驗的信息,或是具體的分數等等,還可以是激勵性評語,是電子作品,是成長記錄,是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一切資料的總和。
第四,評價時機的多元化。教學評價與教學不是分離的,評價不能僅在學習過程結束后再進行,而必須伴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應,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的鼓勵性的、指導性的評價。教師在課堂上要能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善于把握教育契機,運用恰當的評價來促進學生發展。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多元評價應該串穿教學活動的始終。多元的評價內容、多元的評價主體、多元的評價手段和多元的評價時機并不是隨意的結合,而是根據實際情況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實施多元評價引導學生發現和發展自身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在學習過程中清楚地給自己定位,樹立自信,體驗學習的愉悅、成長的快樂,促進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一)課堂教學過程的即時性評價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即時評價通常使學生感受最深,也是最能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動力的。
學生非常在意教師、同學的評價,因此合適的即時評價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起他們進行化學探究的欲望。教師可以通過有針對性、具體化的激勵性評價語言來評價不同的學生或探究小組,在學生進行“聽、說、想、探究、成果”等階段用不同的激勵性科學評價語言進行即時評價,并對學生的探究過程進行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即時評價。
(二)課堂教學過程的延伸性評價
學生的化學探究活動不能完全在45 分鐘課堂活動中解決,有些是要在課外進行探究的。教師不能只觀察學生的活動,還需要借助評價表、作品展示等手段進行延伸性評價,同時借助家長評價和學生互評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家長開放日、科技節等特別的日子,可以進行“學生化學探究成果展示”,學生、家長一起參與,讓學生展示出他最得意的作品、實驗報告、化學日記、化學模型等,并把所有成果收集進檔案袋中,以記錄學生的化學探究學習的成長腳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總之,在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只有充分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教師在評價中的主導作用,堅持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著眼于評價的激勵作用,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才能產生學習化學的強大動力,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最終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多元化地提高每個學生的化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