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
(云南省曲靖市特殊教育學校,云南 曲靖 655000)
近年來,有關部門要求相關教師加大對特殊學生的教學力度,確保特殊學生具備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學習能力。特殊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價值是有目共睹的。提高鞏固教學質量,有利于鞏固教學成果。教師要重視特殊教育工作,把教學情境設計作為保證數學教學有效發展的主要手段。
在特殊教育學校工作的教師通常得不到系統的培訓。這些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時,參考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卻沒有考慮到特殊學生與普通學生的差異,無法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從長遠來看,不僅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而且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越來越大會繼續下降,這不符合教學的初衷。
近年來,隨著人們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特殊教育的重要性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相關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在此背景下,特殊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更直觀地暴露出來。具體表現為:宿舍條件簡單,教室面積小。特殊學生沒有康復訓練的場所和設備。另外,少數學生不具備入學條件,只能在課堂上選擇閱讀的方式來學習知識,學習效果自然達不到預期效果。
現有的研究和結論表明,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教學方法仍以傳統教學方法為主,難以因材施教,即教師很難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要求調整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很少有教師不能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要解決上述問題,教師應轉變觀念,把課堂交給學生,通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近年來,對情境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式、創設方式等方面。吳長康認為,教學情境的設計不僅能使教師形成批判性思維,同時也起到積極的氛圍作用。對創設情境的方法進行了總結,得出“應用辯證眼光看待情境教學”的觀點,情境教學雖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也占用了相對有限的課堂時間。筆者對教學情境設計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在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的當下,教師教學情境設計還存在諸多問題。
例如,我們以個人喜好為立足點,在情境設計中不考慮學生的需求而選擇材料。因此,教學情境強調在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完成的基礎上,營造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景或背景。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往往扮演著建構者和組織者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鼓勵學生探索所學知識。
以“認識人民幣”為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在課堂上創設超市購物情境,并提出“學生知道在超市購物時用什么嗎?”等等,自然介紹一下這堂課的教學內容——人民幣,通過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事實證明,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更加熱情,教學質量和效率更加符合預期。
1.活動情境。只有以實踐活動為載體,才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活動情境強調問題情境的活動加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將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的方法。教師的責任是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共同特點組織實踐活動,保證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全面、更準確的認識。
2.故事情境。無論是特殊教育學校還是普通學校,二年級學生的特點都是好奇心強,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材時既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成長背景,也要高度重視興趣。通過創設情境,將枯燥的感覺轉化為興趣,學生自然會主動探索知識。綜上所述,故事情境的創設就是以故事的方式來反映教材的內容,從而賦予課堂更突出的趣味性,往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3.問題情境。眾所周知,學習數學不僅要掌握知識,而且要應用知識。近年來,數學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學目標由講解知識、傳授技能、強化能力轉變為形成觀念、強化意識、養成習慣。情境創設的重要性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創設情境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情境,讓學生有一個表達自我的平臺,進而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
4.生活情境。眾所周知,數學不僅來源于生活,而且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研究表明,學生對貼近生活的知識掌握程度較高。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創造生活情境,幫助學生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提煉知識。另外,小學數學難度相對較低,生活切入點容易確定。因此,教師應結合實際,激發學生的興趣,既能使學生對知識有更清晰的認識,又能增強學生觀察細節的能力。
小學生往往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學習水平和能力參差不齊,特別是對特殊學生。因此,教師應以因材施教為核心原則,以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為導向,完成創設教學情境的任務。以100 以內的加減法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課件內容,并要求學生放置具體的圖形(左側20 塊,右側 10 根)進行擺放根據視頻,鼓勵學生發散性思維,計算出支數(20+10)。事實證明,特殊學生普遍希望接受與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將實踐活動引入課堂,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認可和尊重,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的目的。此外,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發展的思維能力,從而保證學生將來能夠更加適應社會。
對于特殊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教師需要調整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保證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積極性,掌握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相關的教學方法有:一是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二是掌握情境創設法的實際應用策略。實踐證明,這將有助于特殊學生適應生活,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