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鵬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長沙學校,江西 贛州 342100)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這就要求學校教育要注重對學生能力及素質的培養。小學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基礎,受到了社會各界認識的高度重視。作為小學數學教育者,需要明確自身所肩負的重要與人職責,要在教學中轉變傳統的知識教育思路,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從而為學生更好地成才奠基。那么究竟該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呢?下面將針對此主題分析。
自學能力是新時代人才必須要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老師的教學觀念過于落后,導致課堂教學中老師成為了主角,學生成為了配角,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不受重視,更不用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地培養了。因此,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具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識,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更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用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方面,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培養。
比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知識時,如果教學中老師仍以傳統教育觀念為指導教學,那么就會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這樣學生在學習中便會缺少自學和思考的空間,不僅學習效果不理想,而且還會逐漸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所以老師要主動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前先要求學生自主預習,預習中向學生提出一些思考性的問題,如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是什么?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征?等,讓學生在課前對新知識進行初步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先對學生們課前自學的成果進行檢驗,根據學生疑惑的內容進行精講,之后以小組的方式對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進行推導,并提示學生可以從長方形和四邊形的關系入手,先由各小組的學生獨立思考其關系,并對其推動思路進行思考,當各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讓他們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利用長方形的長乘以寬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底乘以高。在此次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通過自己和合作的方式,不僅掌握了知識,還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順利培養。
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實際生活中處處可以發現數學知識的影子,所以老師在實際教學中,不可以再僅局限于理論知識教學中,更需要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數學教學的實用性和實效性,將數學學科的魅力更好地展現出來。但要想實現此理想的教學目標,需要老師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如實踐教學法,讓學生進行理論結合生活實際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與實際生活問題結合起來,這既能夠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理解和強化知識,又能夠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有效培養。
比如在教學《認識立體圖形》內容時,老師在完成此部分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后,老師要注重對其實踐作業的設計,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立體圖形,并對找到的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進行計算。比如在學習完后老師可以讓學生找下教室中的立體圖形,有學生說出了講臺,老師可以趁機讓學生對其表面積和體積進行計算,學生們在實際測量和計算中,不僅對其公式理解得更加透徹,而且給學生提供了發現生活中問題和解決生活問題的機會,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了培養。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會逐漸養成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初期,正是對其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合作能力和溝通交往能力,只有學生具有這兩項技能時,學生后續在學習及生活中才可以更好與人合作和交往,這對于其學習及發展都十分有利。因此,在數學這一門基礎性學科教學中,老師要善于運用課堂互動、小組合作等方式,對學生的合作能力、溝通交往能力進行培養,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教學《圓錐體積》內容時,由于此公式無法直接推導,學生獨立推導難度較大,老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組內討論及思維碰撞,利用不同的方式對其嘗試推導,此過程中老師要及時參與各小組,給予有效的指導,讓學生通過合作的力量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提高學生們的合作能力。各小組所運用的推導方式,可以讓小組派代表闡述,進一步拓展學生們的思維。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能為學生終身的學習及發展奠基。因此,老師要從創新教學理念、手段及方法視角,提出多樣化的培養策略,真正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及發展奠基。